以為自己愛上老師心里發慌
案例:
高一學生小于來電:我很喜歡一位男老師,很喜歡聽他的課;我覺得他很有親和力,不像我的父親難以溝通,行為又粗魯。喜歡上老師讓我心里很慌,覺得這樣是不可以的,不知道自己是不是愛上老師了,請心理專家幫幫我。
專家分析:
青春期女生容易“誤認”愛情
我市心理咨詢師陳智雄說,少女到了生理成熟的年齡,再加上媒體、周圍環境的耳濡目雜,心理上會產生了對“愛情”的渴求,但“愛情究竟是什么?自己需要什么樣的愛情?”這些問題中學生并不容易搞清楚。小于也有對愛情的心理渴求,而此時心智未成熟的她就錯誤地把“父愛補償”和愛情混淆了。
中學生“戀師情結”發生的情況并不少,但在本案例中,小于拿男老師對自己的好跟父親對自己的不好對比,這里面反映出老師的親和性格和對小于的關心,滿足了小于對缺失父愛的心理需求。
陳智雄說,很多父親以為拿錢回家就行了,整天除了工作,下班時間就是和同事朋友一起,或者做自己的事情,女孩子在小的時候,如果沒有能跟父親建立良好的關系,長大后就會影響到她與男性的交往能力,在處理與男性的友情和愛情時,也容易出現問題。所以,小于的父親應多與自己的孩子溝通,在行動上和心理上多陪伴孩子,讓小于找到與男性長輩交流溝通的方法。
接受自己對老師的“愛”
陳智雄說,小于出現心理困擾,或許不是因為喜歡男老師,而是因為怪責自己喜歡了老師,由此產生了喜歡與怪責喜歡之間的心理沖突。所以,要消除煩惱,只需要接受自己對老師的喜歡和欣賞就可以了。而即使小于對老師有愛,也是一種晚輩對長輩的愛,與我們常說的愛情是不同的,這是一種很健康的愛,因此沒必要怪責自己。
主持人點評:教孩子與異性正常交往
青春期的孩子,對于愛情與友情的理解并不是很清晰,不少孩子在父母的錯誤暗示下以為與異性的交往就是愛情的體現;為了不讓自己犯“錯誤”,他們在異性面前變得不大方;有時候還會將自己對他人的純真友情錯以為是愛情,于是自責或沉迷。其實,教會孩子人際交往的能力,其中少不了與異性交往這一項。作為父母,在適當的時候應幫助孩子弄清友情與愛情的區別,讓他們在與異性相處時心理能夠正常化,或許這樣,才能讓孩子擁有更廣闊的生活空間,從而避免真正的“早戀”現象。
-
最流行的5種心病 你全都中了嗎其實心理學家說,在生活中每個人都會多多少少的存在一些各種各樣的心理方面的疾病,而且在現在這種忙碌的生活里面,那么最主要的
-
心理學針對冠心病的治療方法冠心病屬于內科疾病中的高發病,并且它是一種多發性的疾病。對于患者來說,找對冠心病的治療方法很重要。如果能有效的運用心理醫
-
癌癥患者要學會心理自我調節癌癥治療過程中,不單只是患者家屬對患者進行護理,患者也要對自己做心理護理,癌癥患者要學會心理自我調節的重要性在于,
-
考試綜合征患者的心理學基礎考試綜合征患者的心理學基礎:(一)、從心理學角度看,考試綜合癥無非是“回憶”受到了緊張情緒的干擾。學生在考試時往
-
心理因素引發的“早泄”案件心理因素主要有下面幾點:1、不要害怕早泄,正確對待它早泄的男性多半會很焦慮,擔心自己是否會進一步發展為陽痿,甚至開始回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