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數(shù)惡性案件與心理壓力有關 鉆牛角尖易鉆出人命
幾個月來,邕城三姐妹命案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犯罪嫌疑人蘭新誠歸案后寫出萬言書,敘述了自己孤獨而壓抑的生活。一些人由此認為,這是一起由心理問題郁積而導致的悲劇。那么,現(xiàn)實中發(fā)生的重大惡性案件多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哪些因素容易引發(fā)悲劇?記者就此采訪了一些刑事法官,并請有關專家對這些案例暴露出的問題進行了點評。
歧視類
案例一:歧視讓他舉起了屠刀
欽州市那彭鎮(zhèn)英學村村民梁某娶了一名外地婦女做老婆,生了一個兒子10多歲也不會說話、走路,梁某因此經(jīng)常受本村人及鄰居小孩嘲笑,其妻兒分別被稱為“土婆”、“土鬼仔”。為此,梁某對村民產(chǎn)生怨恨。
2006年4月28日晚6時許,梁某聽到鄰居陸某廚房內(nèi)有多人在講話,遂懷疑是說自己壞話,于是沖進陸某廚房拿起一把柴刀,朝正在玩耍的兩個男童頭部猛砍。陸某得知后緊鎖房門,但梁某破門而入,將躲藏在床底的另一名10歲男童拖出砍死。陸某和其他小孩及時逃離或躲藏才幸免于難。
梁某從廚房出來后繼續(xù)行兇,又殺死了一名7歲男童和一名4歲女童。隨后,他看見婦女陸某某帶著4歲的兒子從隔壁廚房出來,又砍死了這對母子。
梁某作案后逃離現(xiàn)場,當天晚上被公安機關抓獲歸案。梁某的暴行一共造成6人死亡,一人重傷。
公訴機關指控梁某犯故意殺人罪,于同年6月13日向欽州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公訴。審理中,梁某和辯護人對指控的犯罪事實均無異議。辯護人指出,本案事出有因,村里人經(jīng)常嘲笑梁某的老婆及生理上有嚴重殘疾的兒子,使梁某產(chǎn)生了積怨。
欽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審理后認為,雖然梁某因生活瑣事而對本村的人產(chǎn)生怨恨,導致了本案發(fā)生,但是梁某故意殺害的大多數(shù)是無辜兒童,犯罪情節(jié)特別惡劣,手段特別殘忍,后果特別嚴重。
同年7月13日,欽州市中級法院依法判決梁某犯故意殺人罪,判處死刑。經(jīng)最高人民法院核準,梁某已被執(zhí)行死刑。
點評(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李耕巖):在人與人的交往中,不同的人心理承受能力是不同的,持續(xù)地受到人身攻擊和傷害,就有可能超出人的承受限度。而拿他人的缺陷對他人進行人身攻擊,被攻擊的人心理承受能力很弱的時候,就會引起很大的反應。本案中,當事人之所以對別人的嘲笑反應那么大,可能是因為他在潛意識里也認為這個孩子給他帶來了很大的屈辱,沒有完全接受自己的孩子,這是他本身的一個心理缺陷。如果他的心理健康一些,能夠正確地認識這件事,完完全全地接受自己的愛人和孩子,也許不會把村人的說法看得那么重要。生活中如果發(fā)生類似受歧視的情況,當事人應該多從自身尋找原因,想一想自己為什么會那么在意別人的說法,當認清自己了,情況就會大不一樣。同時,遭遇不幸的人應該多與有相同經(jīng)歷的人交流溝通,尋找理解和支持。
案例二:被人嘲笑拿刀濫殺無辜
2008年2月11日(正月初五)凌晨3時許,昭平縣鳳凰鄉(xiāng)中央洞村吳屋寨發(fā)生一起特大殺人案,造成數(shù)死數(shù)傷的慘劇。案發(fā)當天,警方將兇手吳昌懷抓獲歸案。命案源于27年前一場調(diào)戲風波。
27年前,吳昌懷與朱妹結(jié)了婚。吳昌疋是吳昌懷的堂哥,比吳昌懷年長5歲,見弟媳朱妹長得漂亮,他動了邪念。同年3月份的一天,吳昌疋見到躺在床上養(yǎng)病的朱妹時,欲對朱妹強奸。由于朱妹極力反抗,吳昌疋沒有得逞。
自始,朱妹像變了一個人似的,悶悶不樂。一年后,朱妹終于向丈夫訴說了受辱經(jīng)過。氣憤的吳昌懷當場用手電筒打了吳昌疋,吳昌疋逃出老屋,從此不知下落。
十多年后,吳昌疋帶著兒子吳生回到村里。此時村里人才知道,吳昌疋當年到了鐘山縣望高鎮(zhèn)當上門女婿。傷疤一揭就痛。2005年的一天,吳洪校的小兒子當著吳昌懷的面叫朱妹做“晚婆”(吳昌疋與吳洪校的父親吳昌提是親兄弟,意思是朱妹是吳昌疋的小老婆)。此言一出,吳昌懷頓感當年的恥辱涌心頭。
吳昌懷對吳洪校兩兄弟的仇恨越積越深。2008年春節(jié),吳昌懷拿了個手電筒及斧頭、菜刀、柴刀,徑直到了吳昌提家。吳昌提家大門沒有上鎖,房間睡著吳昌提的5個孫子,年齡在14歲到19歲之間。吳昌懷砍一通,結(jié)果造成3人當場死亡,兩人受傷。凌晨4時許,吳昌懷砸開吳洪校的房門,用柴刀砍傷已入睡的吳洪校。之后,他又砍向吳洪盞。吳洪盞后因傷勢過重死亡。吳昌懷落網(wǎng)后這樣描述聽到這些流言時的心態(tài):“他們欺人太甚,害我生不如死。”
2008年3月21日,賀州市中級人民法院作出一審判決,以故意殺人罪判處吳昌懷死刑。自治區(qū)高院維持一審判決。
點評(廣西律師協(xié)會刑事專業(yè)委員會委員龔振中):27年前的一場調(diào)戲風波,但吳昌懷卻把這種恥辱的陰影深埋心里,于是因27年后經(jīng)后輩的提起并嘲笑,使得他內(nèi)心的憤恨和壓力急劇膨脹,一時沖動喪失理智,以致釀成慘劇。本來他可以用合理的方式化解仇恨,通過司法途徑尋求法律上幫助的,追究那些人侵犯他名譽權(quán)的法律責任,但他以行兇殺人的方式來解決問題,已經(jīng)觸犯了法律,最終受到了法律的嚴懲。希望這種悲劇能給大家?guī)砭琛?
情感類
案例一:戀人分手釀慘劇
年近五旬的陸某是一名廚師,他和小自己幾歲的趙某曾經(jīng)情投意合,兩人同居了8年。然而不知從何時起,感覺悄悄溜走了,趙某向陸某提出了分手。陸某想不通,堅決不同意。
2006年12月19日下午2時許,陸某將趙某約到他暫住的出租屋,想好好談一談,誰知趙某再一次提出了分手。陸某惱羞成怒,拿出事前準備好的濃硫酸,劈頭蓋臉地朝趙某潑去。
趙某大喊“救命”,已經(jīng)失去理智的陸某又將趙某扯在地上毆打,造成趙某頭面部嚴重受傷,被送往醫(yī)院急救。5個多月后,趙某因植皮手術(shù)感染,不治身亡。
陸某很快被抓獲歸案。審理中,陸某反復辯解說,他不是存心要殺害趙某,只是一時氣憤才用硫酸潑她的。但審理此案的南寧市中級法院認為,趙某的死亡與陸某的犯罪行為有直接的因果關系,陸某因故意傷害致人重傷,主觀惡性大,手段殘忍,罪行極其嚴重,最終判處趙某死刑。
經(jīng)最高人民法院核準,趙某于2008年11月21日被執(zhí)行死刑。
點評(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李耕巖):因不愿分手而采取極端方式,是一種兒童式的思維邏輯。幼童分不清什么是屬于他的,什么是屬于別人的,凡是自己喜歡的東西,就一定要拿到手,否則就會哭鬧,因不愿分手而行兇的人與此道理相同。事實上,在成人的戀愛關系中,“我的感受”與“對方的感受”是不一樣的,換句話來說,“我愛他”是我的事,“他愛我”是他的事,只有分清人與人之間的界線,才是一個成年人應有的思維方式。
案例二:被“戴綠帽”連奪兩命
嚴勇華是柳州市柳城縣人。2003年年底,遠在防城港的梁芳麗給他發(fā)來短信。2005年1月16日,嚴勇華與梁芳麗確定戀愛關系。
2006年11月初,梁芳麗到防城區(qū)打工,并租房居住。嚴勇華則在靈山縣打工。同年11月下旬,嚴勇華發(fā)現(xiàn)女友的出租房里有幾個避孕套。嚴勇華很是痛苦,好幾次提出分手,但梁芳麗說不舍得他。嚴勇華的心又軟了,但他忍受不了這種情感困擾,辭掉了在靈山縣的工作。
2007年2月10日,嚴勇華帶上一把“牛角刀”,再次到梁芳麗的出租屋附近守候。當天晚上,嚴勇華發(fā)現(xiàn)梁芳麗和情人陳于沅牽手從出租屋的小巷走出來,等兩人走遠后,嚴勇華潛回到梁芳麗出租房里,并躲進床底。過了許久,梁芳麗和陳于沅回來了,兩人脫衣上床睡覺,發(fā)生關系后漸漸入睡。
2007年2月11日凌晨1時多,嚴勇華從床底爬出來,舉刀捅向陳于沅和梁芳麗,兩人當場死亡。因犯故意殺人罪,防城港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審判決嚴勇華死刑。經(jīng)最高人民法院核準,目前嚴勇華已被執(zhí)行死刑。
點評(防城港市人民檢察院公訴科科長黃建林):嚴勇華說他好后悔,對不起自己的父母,也對不起梁芳麗的父母,不知道用什么去補償死者家屬。嚴勇華人長得挺帥的,是個上進的青年,不是不務正業(yè)的小混混。他之所以走上殺人這條路,主要是走不出對梁芳麗的那段愛情,當感情受到挫折后,由愛生恨。對于梁芳麗來說,她的一個同學也勸過她,不要玩感情,不要太玩火了,但是梁芳麗依然“一只腳踏兩只船”,結(jié)果引來殺身之禍。其實,年輕人要有正確的愛情觀,當發(fā)現(xiàn)對方出軌時,如果在勸說無果的情況下,應該學會放棄。
債務類
案例:鉆牛角尖鉆出人命
今年5月底的一天,34歲的何某被南寧鐵路運輸中級法院宣判了死刑,他當庭表示認罪。他走到這一天,竟然是由于多年前與工友的一次調(diào)班引起的。
何某曾在田陽鐵路給水所工作。2002年初的一天,何某與工友韋某因調(diào)班發(fā)生矛盾,何某因此受到單位處分。何某十分氣惱,不久,他伺機用藥麻醉韋某,并搶走了韋某身上的錢物,但很快就被查了出來。當年8月,何某被判3年有期徒刑。
刑滿釋放后,何某到廣東投靠朋友鐘某。其間,鐘某向何某借了一些錢,這些錢是何某向自己的大姐借來的。2008年10月,何某多次向鐘某要債都沒有結(jié)果,他因此也無法向大姐還錢,十分尷尬。何某惱羞成怒,決定殺了鐘某解恨。但他思前想后,覺得自己如今的困境都是當初和韋某鬧矛盾造成的。于是他準備先回去殺了韋某,再來殺鐘某。
當年11月的一天,何某乘火車趕到田陽,在田陽鐵路給水所的值班房內(nèi)找到鐵管、菜刀、剪刀等工具,將韋某捅倒在血泊中。隨后,何某用棉被蓋住韋某的尸體點燃焚尸,并掠走了韋某身上的財物。6天后,警方在廣東東莞將何某抓獲。
點評(李耕巖):很顯然,這是一種鉆牛角尖的行為,當事人所關心的已經(jīng)不僅是錢的問題,而是由錢引發(fā)出來的情感仇恨。他把注意力過于集中在這件事上,結(jié)果形成惡性循環(huán),越想越覺得憤怒、委屈。事實上,這筆錢肯定不是當事人生活的全部,有時候現(xiàn)實的問題無法一下子解決,不妨轉(zhuǎn)移精力暫緩一下,跳出牛角尖去關注別的事情,等再回過頭來,原有的矛盾也許就沒那么重要了。
■說法
多數(shù)惡性案件與心理壓力有關
采訪中,不少法官都說,現(xiàn)實中真正因為性格兇殘而專門殺人的案件十分少見,多數(shù)惡性案件的起因都是些很瑣碎的糾紛,而促使當事人最終動手的,除了脾氣暴躁、性格沖動等因素外,很多都與現(xiàn)實的壓力有關,比如經(jīng)濟問題、感情糾紛、人際關系等等。
“三姐妹命案”的犯罪嫌疑人蘭新誠在歸案后也寫出萬言書,稱自己飽受失敗壓力的折磨,充滿了挫敗感。
那么,我們應該如何認識生活中的壓力?當壓力無法承受時,我們又該如何進行疏導和排解呢?
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李耕巖老師分析說,生活在現(xiàn)在社會中,壓力總是不可避免的,每個人都應該學習應對壓力的辦法。壓力的形成,是由于注意力過于集中造成的。比如,在上述因受歧視而殺人的案件中,他的注意力過度集中在自尊上;因分手而釀成的血案中,當事人把注意力過多地集中在了自身的欲望上。因此,緩解壓力最根本的辦法就是轉(zhuǎn)移注意力。比如,當感覺注意里過于集中在某件事情,甚至產(chǎn)生極端想法的時候,可以暫時把這件事放在一邊,緩一緩再去處理。可以做做深呼吸,聽聽音樂,做做運動,或者把心思放到身邊其他的人和事上。等過一段時間再來處理這件事,就會有不同的心態(tài)。
歧視類
案例一:歧視讓他舉起了屠刀
欽州市那彭鎮(zhèn)英學村村民梁某娶了一名外地婦女做老婆,生了一個兒子10多歲也不會說話、走路,梁某因此經(jīng)常受本村人及鄰居小孩嘲笑,其妻兒分別被稱為“土婆”、“土鬼仔”。為此,梁某對村民產(chǎn)生怨恨。
2006年4月28日晚6時許,梁某聽到鄰居陸某廚房內(nèi)有多人在講話,遂懷疑是說自己壞話,于是沖進陸某廚房拿起一把柴刀,朝正在玩耍的兩個男童頭部猛砍。陸某得知后緊鎖房門,但梁某破門而入,將躲藏在床底的另一名10歲男童拖出砍死。陸某和其他小孩及時逃離或躲藏才幸免于難。
梁某從廚房出來后繼續(xù)行兇,又殺死了一名7歲男童和一名4歲女童。隨后,他看見婦女陸某某帶著4歲的兒子從隔壁廚房出來,又砍死了這對母子。
梁某作案后逃離現(xiàn)場,當天晚上被公安機關抓獲歸案。梁某的暴行一共造成6人死亡,一人重傷。
公訴機關指控梁某犯故意殺人罪,于同年6月13日向欽州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公訴。審理中,梁某和辯護人對指控的犯罪事實均無異議。辯護人指出,本案事出有因,村里人經(jīng)常嘲笑梁某的老婆及生理上有嚴重殘疾的兒子,使梁某產(chǎn)生了積怨。
欽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審理后認為,雖然梁某因生活瑣事而對本村的人產(chǎn)生怨恨,導致了本案發(fā)生,但是梁某故意殺害的大多數(shù)是無辜兒童,犯罪情節(jié)特別惡劣,手段特別殘忍,后果特別嚴重。
同年7月13日,欽州市中級法院依法判決梁某犯故意殺人罪,判處死刑。經(jīng)最高人民法院核準,梁某已被執(zhí)行死刑。
點評(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李耕巖):在人與人的交往中,不同的人心理承受能力是不同的,持續(xù)地受到人身攻擊和傷害,就有可能超出人的承受限度。而拿他人的缺陷對他人進行人身攻擊,被攻擊的人心理承受能力很弱的時候,就會引起很大的反應。本案中,當事人之所以對別人的嘲笑反應那么大,可能是因為他在潛意識里也認為這個孩子給他帶來了很大的屈辱,沒有完全接受自己的孩子,這是他本身的一個心理缺陷。如果他的心理健康一些,能夠正確地認識這件事,完完全全地接受自己的愛人和孩子,也許不會把村人的說法看得那么重要。生活中如果發(fā)生類似受歧視的情況,當事人應該多從自身尋找原因,想一想自己為什么會那么在意別人的說法,當認清自己了,情況就會大不一樣。同時,遭遇不幸的人應該多與有相同經(jīng)歷的人交流溝通,尋找理解和支持。
案例二:被人嘲笑拿刀濫殺無辜
2008年2月11日(正月初五)凌晨3時許,昭平縣鳳凰鄉(xiāng)中央洞村吳屋寨發(fā)生一起特大殺人案,造成數(shù)死數(shù)傷的慘劇。案發(fā)當天,警方將兇手吳昌懷抓獲歸案。命案源于27年前一場調(diào)戲風波。
27年前,吳昌懷與朱妹結(jié)了婚。吳昌疋是吳昌懷的堂哥,比吳昌懷年長5歲,見弟媳朱妹長得漂亮,他動了邪念。同年3月份的一天,吳昌疋見到躺在床上養(yǎng)病的朱妹時,欲對朱妹強奸。由于朱妹極力反抗,吳昌疋沒有得逞。
自始,朱妹像變了一個人似的,悶悶不樂。一年后,朱妹終于向丈夫訴說了受辱經(jīng)過。氣憤的吳昌懷當場用手電筒打了吳昌疋,吳昌疋逃出老屋,從此不知下落。
十多年后,吳昌疋帶著兒子吳生回到村里。此時村里人才知道,吳昌疋當年到了鐘山縣望高鎮(zhèn)當上門女婿。傷疤一揭就痛。2005年的一天,吳洪校的小兒子當著吳昌懷的面叫朱妹做“晚婆”(吳昌疋與吳洪校的父親吳昌提是親兄弟,意思是朱妹是吳昌疋的小老婆)。此言一出,吳昌懷頓感當年的恥辱涌心頭。
吳昌懷對吳洪校兩兄弟的仇恨越積越深。2008年春節(jié),吳昌懷拿了個手電筒及斧頭、菜刀、柴刀,徑直到了吳昌提家。吳昌提家大門沒有上鎖,房間睡著吳昌提的5個孫子,年齡在14歲到19歲之間。吳昌懷砍一通,結(jié)果造成3人當場死亡,兩人受傷。凌晨4時許,吳昌懷砸開吳洪校的房門,用柴刀砍傷已入睡的吳洪校。之后,他又砍向吳洪盞。吳洪盞后因傷勢過重死亡。吳昌懷落網(wǎng)后這樣描述聽到這些流言時的心態(tài):“他們欺人太甚,害我生不如死。”
2008年3月21日,賀州市中級人民法院作出一審判決,以故意殺人罪判處吳昌懷死刑。自治區(qū)高院維持一審判決。
點評(廣西律師協(xié)會刑事專業(yè)委員會委員龔振中):27年前的一場調(diào)戲風波,但吳昌懷卻把這種恥辱的陰影深埋心里,于是因27年后經(jīng)后輩的提起并嘲笑,使得他內(nèi)心的憤恨和壓力急劇膨脹,一時沖動喪失理智,以致釀成慘劇。本來他可以用合理的方式化解仇恨,通過司法途徑尋求法律上幫助的,追究那些人侵犯他名譽權(quán)的法律責任,但他以行兇殺人的方式來解決問題,已經(jīng)觸犯了法律,最終受到了法律的嚴懲。希望這種悲劇能給大家?guī)砭琛?
情感類
案例一:戀人分手釀慘劇
年近五旬的陸某是一名廚師,他和小自己幾歲的趙某曾經(jīng)情投意合,兩人同居了8年。然而不知從何時起,感覺悄悄溜走了,趙某向陸某提出了分手。陸某想不通,堅決不同意。
2006年12月19日下午2時許,陸某將趙某約到他暫住的出租屋,想好好談一談,誰知趙某再一次提出了分手。陸某惱羞成怒,拿出事前準備好的濃硫酸,劈頭蓋臉地朝趙某潑去。
趙某大喊“救命”,已經(jīng)失去理智的陸某又將趙某扯在地上毆打,造成趙某頭面部嚴重受傷,被送往醫(yī)院急救。5個多月后,趙某因植皮手術(shù)感染,不治身亡。
陸某很快被抓獲歸案。審理中,陸某反復辯解說,他不是存心要殺害趙某,只是一時氣憤才用硫酸潑她的。但審理此案的南寧市中級法院認為,趙某的死亡與陸某的犯罪行為有直接的因果關系,陸某因故意傷害致人重傷,主觀惡性大,手段殘忍,罪行極其嚴重,最終判處趙某死刑。
經(jīng)最高人民法院核準,趙某于2008年11月21日被執(zhí)行死刑。
點評(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李耕巖):因不愿分手而采取極端方式,是一種兒童式的思維邏輯。幼童分不清什么是屬于他的,什么是屬于別人的,凡是自己喜歡的東西,就一定要拿到手,否則就會哭鬧,因不愿分手而行兇的人與此道理相同。事實上,在成人的戀愛關系中,“我的感受”與“對方的感受”是不一樣的,換句話來說,“我愛他”是我的事,“他愛我”是他的事,只有分清人與人之間的界線,才是一個成年人應有的思維方式。
案例二:被“戴綠帽”連奪兩命
嚴勇華是柳州市柳城縣人。2003年年底,遠在防城港的梁芳麗給他發(fā)來短信。2005年1月16日,嚴勇華與梁芳麗確定戀愛關系。
2006年11月初,梁芳麗到防城區(qū)打工,并租房居住。嚴勇華則在靈山縣打工。同年11月下旬,嚴勇華發(fā)現(xiàn)女友的出租房里有幾個避孕套。嚴勇華很是痛苦,好幾次提出分手,但梁芳麗說不舍得他。嚴勇華的心又軟了,但他忍受不了這種情感困擾,辭掉了在靈山縣的工作。
2007年2月10日,嚴勇華帶上一把“牛角刀”,再次到梁芳麗的出租屋附近守候。當天晚上,嚴勇華發(fā)現(xiàn)梁芳麗和情人陳于沅牽手從出租屋的小巷走出來,等兩人走遠后,嚴勇華潛回到梁芳麗出租房里,并躲進床底。過了許久,梁芳麗和陳于沅回來了,兩人脫衣上床睡覺,發(fā)生關系后漸漸入睡。
2007年2月11日凌晨1時多,嚴勇華從床底爬出來,舉刀捅向陳于沅和梁芳麗,兩人當場死亡。因犯故意殺人罪,防城港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審判決嚴勇華死刑。經(jīng)最高人民法院核準,目前嚴勇華已被執(zhí)行死刑。
點評(防城港市人民檢察院公訴科科長黃建林):嚴勇華說他好后悔,對不起自己的父母,也對不起梁芳麗的父母,不知道用什么去補償死者家屬。嚴勇華人長得挺帥的,是個上進的青年,不是不務正業(yè)的小混混。他之所以走上殺人這條路,主要是走不出對梁芳麗的那段愛情,當感情受到挫折后,由愛生恨。對于梁芳麗來說,她的一個同學也勸過她,不要玩感情,不要太玩火了,但是梁芳麗依然“一只腳踏兩只船”,結(jié)果引來殺身之禍。其實,年輕人要有正確的愛情觀,當發(fā)現(xiàn)對方出軌時,如果在勸說無果的情況下,應該學會放棄。
債務類
案例:鉆牛角尖鉆出人命
今年5月底的一天,34歲的何某被南寧鐵路運輸中級法院宣判了死刑,他當庭表示認罪。他走到這一天,竟然是由于多年前與工友的一次調(diào)班引起的。
何某曾在田陽鐵路給水所工作。2002年初的一天,何某與工友韋某因調(diào)班發(fā)生矛盾,何某因此受到單位處分。何某十分氣惱,不久,他伺機用藥麻醉韋某,并搶走了韋某身上的錢物,但很快就被查了出來。當年8月,何某被判3年有期徒刑。
刑滿釋放后,何某到廣東投靠朋友鐘某。其間,鐘某向何某借了一些錢,這些錢是何某向自己的大姐借來的。2008年10月,何某多次向鐘某要債都沒有結(jié)果,他因此也無法向大姐還錢,十分尷尬。何某惱羞成怒,決定殺了鐘某解恨。但他思前想后,覺得自己如今的困境都是當初和韋某鬧矛盾造成的。于是他準備先回去殺了韋某,再來殺鐘某。
當年11月的一天,何某乘火車趕到田陽,在田陽鐵路給水所的值班房內(nèi)找到鐵管、菜刀、剪刀等工具,將韋某捅倒在血泊中。隨后,何某用棉被蓋住韋某的尸體點燃焚尸,并掠走了韋某身上的財物。6天后,警方在廣東東莞將何某抓獲。
點評(李耕巖):很顯然,這是一種鉆牛角尖的行為,當事人所關心的已經(jīng)不僅是錢的問題,而是由錢引發(fā)出來的情感仇恨。他把注意力過于集中在這件事上,結(jié)果形成惡性循環(huán),越想越覺得憤怒、委屈。事實上,這筆錢肯定不是當事人生活的全部,有時候現(xiàn)實的問題無法一下子解決,不妨轉(zhuǎn)移精力暫緩一下,跳出牛角尖去關注別的事情,等再回過頭來,原有的矛盾也許就沒那么重要了。
■說法
多數(shù)惡性案件與心理壓力有關
采訪中,不少法官都說,現(xiàn)實中真正因為性格兇殘而專門殺人的案件十分少見,多數(shù)惡性案件的起因都是些很瑣碎的糾紛,而促使當事人最終動手的,除了脾氣暴躁、性格沖動等因素外,很多都與現(xiàn)實的壓力有關,比如經(jīng)濟問題、感情糾紛、人際關系等等。
“三姐妹命案”的犯罪嫌疑人蘭新誠在歸案后也寫出萬言書,稱自己飽受失敗壓力的折磨,充滿了挫敗感。
那么,我們應該如何認識生活中的壓力?當壓力無法承受時,我們又該如何進行疏導和排解呢?
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李耕巖老師分析說,生活在現(xiàn)在社會中,壓力總是不可避免的,每個人都應該學習應對壓力的辦法。壓力的形成,是由于注意力過于集中造成的。比如,在上述因受歧視而殺人的案件中,他的注意力過度集中在自尊上;因分手而釀成的血案中,當事人把注意力過多地集中在了自身的欲望上。因此,緩解壓力最根本的辦法就是轉(zhuǎn)移注意力。比如,當感覺注意里過于集中在某件事情,甚至產(chǎn)生極端想法的時候,可以暫時把這件事放在一邊,緩一緩再去處理。可以做做深呼吸,聽聽音樂,做做運動,或者把心思放到身邊其他的人和事上。等過一段時間再來處理這件事,就會有不同的心態(tài)。
相關文章
-
最流行的5種心病 你全都中了嗎其實心理學家說,在生活中每個人都會多多少少的存在一些各種各樣的心理方面的疾病,而且在現(xiàn)在這種忙碌的生活里面,那么最主要的
-
心理學針對冠心病的治療方法冠心病屬于內(nèi)科疾病中的高發(fā)病,并且它是一種多發(fā)性的疾病。對于患者來說,找對冠心病的治療方法很重要。如果能有效的運用心理醫(yī)
-
癌癥患者要學會心理自我調(diào)節(jié)癌癥治療過程中,不單只是患者家屬對患者進行護理,患者也要對自己做心理護理,癌癥患者要學會心理自我調(diào)節(jié)的重要性在于,
-
考試綜合征患者的心理學基礎考試綜合征患者的心理學基礎:(一)、從心理學角度看,考試綜合癥無非是“回憶”受到了緊張情緒的干擾。學生在考試時往
-
心理因素引發(fā)的“早泄”案件心理因素主要有下面幾點:1、不要害怕早泄,正確對待它早泄的男性多半會很焦慮,擔心自己是否會進一步發(fā)展為陽痿,甚至開始回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