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是治療心病的好契機
1、重演“家庭保衛戰”
個案:這位頗有成就的公司老總,曾是位三重人格的心理病患者。
病時,只要看到漂亮妻子和異性交往,就會有股無名火躥上心頭,抑制不住地對妻子拳打腳踢;打完后,他立刻對妻子百般疼愛,撫摸著傷口說:“這真不是人干的事,怎么下這么重的手?”之后他再次回歸到自己,寫保證書,保證不再打老婆,然后若無其事地去上班,或做其他的事。
多重人格,是由心理因素引起的人格障礙。通常是在受到精神刺激之后,突然轉變為另一個完全不同的身份,一切情感、思想和言行按照后繼人格的方式行事。這時,個體對過去的身份完全遺忘,仿佛從心理上換了另一個人。
研究表明,多重人格的形成,和兒時的經歷有關。個案中的該老總小時候,父親經常暴打他的母親,他總是為了保護母親而和父親對打,暴怒的父親便毫不留情地揮起木棒揍他一頓,當時他氣得總想:以后我一定要殺了你!
這經歷造成了他的三重人格:暴打妻子時,扮演“父親”的角色;對妻子百般撫慰,是在扮演“兒子”的角色;之后他回歸性格主體,扮演自己的角色。
心理咨詢師在對他進行了一定時期的心理治療后,勸他回老家一趟,因對父親痛恨,大學畢業后,他沒有回過一次老家。去年春節,他聽從建議回了家。回來后,盡管在看到妻子與異性交往時,仍會產生抑制不住的怒火,但此時他心中會有另一個聲音說:不能再打她,不能再扮演父親的角色!自此,他沒有再打過一次妻子。
點評:春節回家,他的心靈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他對父親的“仇”和“恨”,在第一眼看到父親那一刻,瞬間化為烏有了。
西方是狩獵民族,重視團隊力量;中國是農耕民族,重視家族的力量,導致了以血緣紐帶,以家族為核心的宗法文化的產生。春節的核心意義,在于它是維系傳統宗法血緣共同體和熟人社會得以和諧運轉的一種節日儀式,為人們提供了一種親情交流的契機和紐帶。
在這種文化氛圍中,他回到了久別的老家。在看到父親的那一刻,他愕然了,他沒有想到父親已那么蒼老,走路顫巍巍的,耳朵聾了,眼睛花了,脾氣沒有了,他發自內心地產生了一種失落感、恐慌感,有父親在,才有家在啊!“我真希望他的身體依舊硬朗,能揮得動木棒再打我幾下!”
以往,他知道妻子不是行為不端的人,但卻又始終不明白為何看到妻子與異性交往時會那般憤怒,回家后,他一切都明白了。回到兒時的環境,兒時的記憶一幕幕地在腦中閃現:當時一個叔叔經常在他父親不在家時到他們家來,當時他非常害怕那位叔叔來,怕媽媽跟叔叔走了。這時他對父親當時的行為有所理解了,父親是疑似母親有外遇,是在進行家庭保衛戰。
失去母親,對孩子來說是天大的事,這個心結深埋進了他的心里,所以他一看到妻子和異性交往,怕家散掉的心結,在相似的環境中被激活了,就情不自禁地扮演起了父親當年的角色;打完妻子后,他又情不自禁地扮演起“兒子保護媽媽”的角色。
一些心理疾病和兒時的經歷有關,待人成長起來后,再回到兒時的環境,重新審視產生負面情緒的事件,會有新的理解,產生頓悟,有利打開致病的心結。
2、怕異性怕到生幻覺
個案:這是位大一女生,一到學校就會心生幻覺。
她上大學不久,就吵著不想上學了。先是說飯菜難以下咽,后來說,有男同學追求她,讓她害怕;現在又說,一到學校頭腦中就會產生幻覺。有一次在學校,她路過球場,看到球場上有好多男生在打球,但定神再看,球場空空如也。之后不斷出現這種情況。但一回家,這種情況就沒有了,因此她說,下學期再不上學了。
點評:她之所以會產生“幻覺”,在于社交焦慮。在學校有不少男同學向她示好,甚至追求她,這讓她恐懼。
心理學家提出心理成熟10條標準:其中有“能在日常生活中與同齡人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包括異性朋友)”,以及“認真考慮選擇婚姻對象,并準備成家過獨立的家庭生活”。個案中該女生做不到這兩點,這說明,她人已長大,但心理上還是個孩子。
導致她長不大的原因是“錯過了與父母分離、成長為獨立個體的關鍵時期”。孩子10歲到了分離的關鍵期,父母如果過分地滿足孩子的需要,忽略其應承擔的責任,就會錯過“分離期”。
個案中的父母對她說:“你只要好好學習就行了,別的什么都不要管。”她上大學前連雙襪子也沒有洗過。
國外父母早早地讓孩子獨自睡覺,就是讓他早早地形成自己是個獨立的該女生,需要獨立地面對黑暗與恐懼,而該女生,人雖已上大學了,但回家卻仍要跟父母同睡。
心理咨詢師建議:
1、堅決讓她分床而睡.
2、春節期間帶她走親戚,讓她在熟悉的環境中和表兄弟、堂兄弟交往,進而在熟悉的環境里和陌生人——表兄弟、堂兄弟的男同學交往;鼓勵她在節日期間和同學聚會,其中包括異性同學。
盡管讓她心理長大需要時日,但切不可放過春節“走親訪友”這大好時機。
個案:這位頗有成就的公司老總,曾是位三重人格的心理病患者。
病時,只要看到漂亮妻子和異性交往,就會有股無名火躥上心頭,抑制不住地對妻子拳打腳踢;打完后,他立刻對妻子百般疼愛,撫摸著傷口說:“這真不是人干的事,怎么下這么重的手?”之后他再次回歸到自己,寫保證書,保證不再打老婆,然后若無其事地去上班,或做其他的事。
多重人格,是由心理因素引起的人格障礙。通常是在受到精神刺激之后,突然轉變為另一個完全不同的身份,一切情感、思想和言行按照后繼人格的方式行事。這時,個體對過去的身份完全遺忘,仿佛從心理上換了另一個人。
研究表明,多重人格的形成,和兒時的經歷有關。個案中的該老總小時候,父親經常暴打他的母親,他總是為了保護母親而和父親對打,暴怒的父親便毫不留情地揮起木棒揍他一頓,當時他氣得總想:以后我一定要殺了你!
這經歷造成了他的三重人格:暴打妻子時,扮演“父親”的角色;對妻子百般撫慰,是在扮演“兒子”的角色;之后他回歸性格主體,扮演自己的角色。
心理咨詢師在對他進行了一定時期的心理治療后,勸他回老家一趟,因對父親痛恨,大學畢業后,他沒有回過一次老家。去年春節,他聽從建議回了家。回來后,盡管在看到妻子與異性交往時,仍會產生抑制不住的怒火,但此時他心中會有另一個聲音說:不能再打她,不能再扮演父親的角色!自此,他沒有再打過一次妻子。
點評:春節回家,他的心靈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他對父親的“仇”和“恨”,在第一眼看到父親那一刻,瞬間化為烏有了。
西方是狩獵民族,重視團隊力量;中國是農耕民族,重視家族的力量,導致了以血緣紐帶,以家族為核心的宗法文化的產生。春節的核心意義,在于它是維系傳統宗法血緣共同體和熟人社會得以和諧運轉的一種節日儀式,為人們提供了一種親情交流的契機和紐帶。
在這種文化氛圍中,他回到了久別的老家。在看到父親的那一刻,他愕然了,他沒有想到父親已那么蒼老,走路顫巍巍的,耳朵聾了,眼睛花了,脾氣沒有了,他發自內心地產生了一種失落感、恐慌感,有父親在,才有家在啊!“我真希望他的身體依舊硬朗,能揮得動木棒再打我幾下!”
以往,他知道妻子不是行為不端的人,但卻又始終不明白為何看到妻子與異性交往時會那般憤怒,回家后,他一切都明白了。回到兒時的環境,兒時的記憶一幕幕地在腦中閃現:當時一個叔叔經常在他父親不在家時到他們家來,當時他非常害怕那位叔叔來,怕媽媽跟叔叔走了。這時他對父親當時的行為有所理解了,父親是疑似母親有外遇,是在進行家庭保衛戰。
失去母親,對孩子來說是天大的事,這個心結深埋進了他的心里,所以他一看到妻子和異性交往,怕家散掉的心結,在相似的環境中被激活了,就情不自禁地扮演起了父親當年的角色;打完妻子后,他又情不自禁地扮演起“兒子保護媽媽”的角色。
一些心理疾病和兒時的經歷有關,待人成長起來后,再回到兒時的環境,重新審視產生負面情緒的事件,會有新的理解,產生頓悟,有利打開致病的心結。
2、怕異性怕到生幻覺
個案:這是位大一女生,一到學校就會心生幻覺。
她上大學不久,就吵著不想上學了。先是說飯菜難以下咽,后來說,有男同學追求她,讓她害怕;現在又說,一到學校頭腦中就會產生幻覺。有一次在學校,她路過球場,看到球場上有好多男生在打球,但定神再看,球場空空如也。之后不斷出現這種情況。但一回家,這種情況就沒有了,因此她說,下學期再不上學了。
點評:她之所以會產生“幻覺”,在于社交焦慮。在學校有不少男同學向她示好,甚至追求她,這讓她恐懼。
心理學家提出心理成熟10條標準:其中有“能在日常生活中與同齡人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包括異性朋友)”,以及“認真考慮選擇婚姻對象,并準備成家過獨立的家庭生活”。個案中該女生做不到這兩點,這說明,她人已長大,但心理上還是個孩子。
導致她長不大的原因是“錯過了與父母分離、成長為獨立個體的關鍵時期”。孩子10歲到了分離的關鍵期,父母如果過分地滿足孩子的需要,忽略其應承擔的責任,就會錯過“分離期”。
個案中的父母對她說:“你只要好好學習就行了,別的什么都不要管。”她上大學前連雙襪子也沒有洗過。
國外父母早早地讓孩子獨自睡覺,就是讓他早早地形成自己是個獨立的該女生,需要獨立地面對黑暗與恐懼,而該女生,人雖已上大學了,但回家卻仍要跟父母同睡。
心理咨詢師建議:
1、堅決讓她分床而睡.
2、春節期間帶她走親戚,讓她在熟悉的環境中和表兄弟、堂兄弟交往,進而在熟悉的環境里和陌生人——表兄弟、堂兄弟的男同學交往;鼓勵她在節日期間和同學聚會,其中包括異性同學。
盡管讓她心理長大需要時日,但切不可放過春節“走親訪友”這大好時機。
相關文章
-
最流行的5種心病 你全都中了嗎其實心理學家說,在生活中每個人都會多多少少的存在一些各種各樣的心理方面的疾病,而且在現在這種忙碌的生活里面,那么最主要的
-
心理學針對冠心病的治療方法冠心病屬于內科疾病中的高發病,并且它是一種多發性的疾病。對于患者來說,找對冠心病的治療方法很重要。如果能有效的運用心理醫
-
癌癥患者要學會心理自我調節癌癥治療過程中,不單只是患者家屬對患者進行護理,患者也要對自己做心理護理,癌癥患者要學會心理自我調節的重要性在于,
-
考試綜合征患者的心理學基礎考試綜合征患者的心理學基礎:(一)、從心理學角度看,考試綜合癥無非是“回憶”受到了緊張情緒的干擾。學生在考試時往
-
心理因素引發的“早泄”案件心理因素主要有下面幾點:1、不要害怕早泄,正確對待它早泄的男性多半會很焦慮,擔心自己是否會進一步發展為陽痿,甚至開始回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