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情緒胃”鬧的 得給孩子減壓
初二學生趙陽(化名)對上學有種莫名的恐懼,一進學校大門就肚子疼、惡心,重的時候就得到醫院打針。這嚴重影響了他的學習成績,而且由于偏食、厭食等毛病,讓趙陽較之同齡孩子瘦弱,身高也明顯矮小。經過醫生診斷,趙陽的癥狀均表現為“情緒胃”,主要是因為學習壓力過大所導致的。同時,本報康樂健康群中的很多家長也提出了這樣的困惑:“孩子上學的時候經常胃脹、食欲差,甚至惡心嘔吐,可是一到假期,這些癥狀竟然全消失了,不知道是什么原因。”
記者調查發現,在7歲~15歲的學生中,因為學習壓力過大、緊張、抵觸上學從而引發的腸胃問題并不少見,這是“情緒胃”的癥狀。心理專家提醒,除了采取必要的藥物調理外,不妨從學生的心理介入,真正解決問題。
95%以上的疾病與心理有關
人們常會說“氣都氣飽了”、“氣得吃不下飯”,這都體現出情緒與胃部是緊密相連的。長春陽光心理援助中心的格林老師指出,有數據顯示,95%以上的疾病都與心理有關系,而胃部就像是反映情緒的陰晴表,當出現緊張、焦慮、壓抑等不良情緒時,會使消化功能紊亂,消化系統會受到抑制、腸胃蠕動變慢,自然就沒有胃口;而當心情愉悅時,則會胃口大開。
這種因為情緒出現的胃部不適現象,其致病原因經常被忽視,所以在配合藥物治療的同時,也要進行心理輔導。中小學生由于自身心理調節能力有限,出現了這種因為課業壓力等原因造成的胃部不適,而在假期,課業壓力、升學壓力相對減少時,胃部不適的現象也得到相應的緩解。對于處在成長發育期的學生來說,消化系統出現問題,也影響了孩子身體的發育和營養的攝取,也會分散注意力,影響學習成績。
治療“情緒胃” 先從情緒入手
“情緒胃”除了與食用刺激性食物有關外,還和恐懼等情緒息息相關。消化能力主要隨情緒變化而變化,情緒穩定時,就不會引發腸胃疾病,一旦情緒波動較大,就會出現腸胃不適、腹痛、惡心、便秘等病癥,嚴重時會出現胃潰瘍。
治療“情緒胃”,首先要從減壓做起。上學時要給孩子營造一個輕松的學習環境,讓其健康快樂地學習;放假時要鼓勵孩子多參加集體活動,借此提高孩子的適應能力,必要時,在醫生的建議下利用藥物進行治療。其次,飲食上要注意讓孩子少吃油膩、辛辣、冰冷的食物,同時要拒絕暴飲暴食,以便減少對腸胃的刺激。再次,根據天氣情況為孩子增加衣物,以免因為著涼而引發胃痛。另外,可以進行適當的心理調節。格林老師建議家長要常與孩子進行溝通,傾聽其心聲,不要盲目把自己的意愿強加給孩子,還要經常鼓勵孩子,幫助其樹立自信心。
-
最流行的5種心病 你全都中了嗎其實心理學家說,在生活中每個人都會多多少少的存在一些各種各樣的心理方面的疾病,而且在現在這種忙碌的生活里面,那么最主要的
-
心理學針對冠心病的治療方法冠心病屬于內科疾病中的高發病,并且它是一種多發性的疾病。對于患者來說,找對冠心病的治療方法很重要。如果能有效的運用心理醫
-
癌癥患者要學會心理自我調節癌癥治療過程中,不單只是患者家屬對患者進行護理,患者也要對自己做心理護理,癌癥患者要學會心理自我調節的重要性在于,
-
考試綜合征患者的心理學基礎考試綜合征患者的心理學基礎:(一)、從心理學角度看,考試綜合癥無非是“回憶”受到了緊張情緒的干擾。學生在考試時往
-
心理因素引發的“早泄”案件心理因素主要有下面幾點:1、不要害怕早泄,正確對待它早泄的男性多半會很焦慮,擔心自己是否會進一步發展為陽痿,甚至開始回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