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決重病母親的心理問題?
問:我母親從41歲起患乙肝,每次檢查就會因一些指標的偏差而情緒低落,家里的氣氛就十分沉悶壓抑,而姨媽等就要來勸慰。45歲后又患上乳腺癌,從此與父親不再有性生活,母親認為這樣容易誘發其他婦科癌癥。55歲后腎臟出問題直至出現尿毒癥癥狀,透析至今已10年。動過2次大手術。常年失眠。
母親每次住院,我們要輪流通宵陪護、輪流送飯菜,種種一切,母親認為這是家人應該的。但是十年的每周三次透析,要女兒來去接送,哪怕再遠,出差、生病,都是要輪流。后來,我們開始為父母找了全天保姆。從此,我們父母家就開始陷入了母親每月要換保姆的境地。兩年工夫,換了幾十個保姆,現在情況更甚的是由于父親年事已高堅持不肯再換保姆,希望能依賴一個已熟悉的保姆。母親更是“作”到極致。和父親關系也是到了不說話,把保姆當作假想替代自己的競爭對象。請問,作為女兒,我們該從何角度來開解她,或者我們該如何做,才能正確讓二老安度晚年?
答:當一個人身患重癥、甚至絕癥時,他(她)會很害怕,怕什么?怕死。這個道理大概人人都懂的,但就是這個簡單的道理,問題往往一大堆。
首先,病人會羞于讓他人知道他(她)的害怕和膽怯,怕別人笑話,因為我們的文化就是鼓勵勇敢、視死如歸,尤其是作為母親,更無法在子女面前袒露自己的心跡。還有一個重要因素對人的心理打擊很大,那就是不確定性。臨床上垂死的病人通常能夠平靜地對待死亡,反倒是有一線希望的病人更加焦慮不安,道理就是后者的不確定性更高。你母親的病從乙肝轉為乳腺癌再轉為尿毒癥,病的種類不停地變化,不確定性也會隨之增高。所以,作為病人的家屬,確實要理解病人的心理壓力。
病人的這種焦慮和害怕,基于我上面說明的道理,往往無法直接表達,他(她)就會通過其他途徑來宣泄。你也許會說,我姨媽不是經常來勸慰嗎?其實,這種勸慰一點用也沒有,因為不會直接涉及“怕死”這個最核心的問題,等于是隔靴搔癢。其次,家人往往無法“真正”理解“死”對病人到底意味著什么,相反,你們和父親言行還會不經意中傳遞出對母親的微詞、不滿甚至是嘲笑。
那么,該怎樣做***媽的心理工作呢?最核心的一點是要體諒。你可以先想象一下,你自己得了絕癥,死亡隨時會降臨,你會是怎樣的心理?極有可能你的表現還不如你母親。明白這一點,你就能“真正”(我要再一次強調這兩個字)接受和理解你的母親。接下來,你當然不能直愣楞對***說:“媽,我們知道你怕死,你盡管怕好了,我們能理解。”相反溝通要注意技巧,一方面你母親不幸患有一種以上的重癥疾病,反過來你母親得了癌癥,已經存活了20多年,尿毒癥通過透析也可以長期生存,這些都有助于幫助你母親建立戰勝疾病的信心。我的建議是,你們可以到雜志上、網絡上尋找三類案例給她看,一類是相關疾病被治好或長期存活,一類是樂觀的心態幫助了治療;還有一類是只要活一天就要堅強一天、享受一天的案例。
-
最流行的5種心病 你全都中了嗎其實心理學家說,在生活中每個人都會多多少少的存在一些各種各樣的心理方面的疾病,而且在現在這種忙碌的生活里面,那么最主要的
-
心理學針對冠心病的治療方法冠心病屬于內科疾病中的高發病,并且它是一種多發性的疾病。對于患者來說,找對冠心病的治療方法很重要。如果能有效的運用心理醫
-
癌癥患者要學會心理自我調節癌癥治療過程中,不單只是患者家屬對患者進行護理,患者也要對自己做心理護理,癌癥患者要學會心理自我調節的重要性在于,
-
考試綜合征患者的心理學基礎考試綜合征患者的心理學基礎:(一)、從心理學角度看,考試綜合癥無非是“回憶”受到了緊張情緒的干擾。學生在考試時往
-
心理因素引發的“早泄”案件心理因素主要有下面幾點:1、不要害怕早泄,正確對待它早泄的男性多半會很焦慮,擔心自己是否會進一步發展為陽痿,甚至開始回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