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跳樓門”事件折射的社會心理
新年過后不到四個月的時間里,富士康已經發生了6名員工墜樓或者死亡事件。最近兩天內3名員工的相繼出事,將富士康再次推到了風口浪尖上。一時,負面評論潮水般地涌向富士康,猝不及防地將這位“代工巨人”裹攜進又一波新的輿論漩渦之中。
死亡總是帶著某種超自然的神秘色彩——尤其是自殺性的死亡事件,恐怕只有死者自己才知道其自殺的真正原因,更是給人們帶來了無窮的懸想的余地。在一定意義上,這6名員工的自殺是一個謎,它對公眾的好奇心來說雖然充滿了誘惑,卻也將混亂和不安帶入了他們生活于其中的那個有序的日常世界。為了擺脫這種令人感到不適的無序,他們需要找到一種合理的解釋——這種解釋是否是事件發生的真正原因倒并不重要,但在他們心理上,必須是可以接受的。就富士康“跳樓門”事件來說,大多數公眾將之歸因為“工作壓力太大”和“管理制度存在漏洞”這兩大誘因。
為了解開“六連跳”之迷,富士康總部所在地深圳的所有媒體都參與了對這一事件的調查和報道。綜合不同媒體從不同視角進行調查所得來的信息,尤其是《深圳晚報》于4月9日發表的,題為《死亡事件頻現,富士康員工怎么了?》的報道中隨機采訪8名富士康員工的情況表明,富士康公司的工作壓力和內部管理情況并沒有如公眾想象的那么糟糕——他們總體上認為工作壓力還是處于可以承受的范圍之內,對于公司提供的福利待遇方面,也都持贊成態度。
事實上,富士康的加班一般來說不會超過兩個小時,相對于國內其他企業,它在管理上也可以說是比較人性化和精細化的。俗話說,“細節決定成敗”,就拿富士康的工作證來說罷,它的背面印有公司的常用電話,包括“員工服務中心、社康中心/急救中心、員工投訴中心、集團周邊統一服務中心、工會主席熱線、餐飲投訴電話”5項,而且其廠區內有游泳池、足球場、網吧等休閑活動的場所,供員工免費使用,電影院也正在建設當中。這些都是不爭的事實,說明其對于員工的身心狀況還是非常關心的。而深圳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的調查也表明,未發現在富士康發生的六起墜樓事件與企業勞動用工管理等方面存在必然聯系,也沒接到富士康違反勞動法律、法規及侵犯員工權利的投訴,或發現富士康存在強制加班或超時加班的情形。也就是說,通過對從各種比較權威的信息源的調查表明,公眾的猜想并不能成立。
退一步言,就算6名員工確實與“工作壓力大”和“管理制度存在漏洞”有關聯,難道這6名員工自身在某種程度上就不應該對自己的生命負責么——自殺是一種針對自身的暴力行為,至少表明了自殺者以非暴力的方式處理人際沖突或應對心理危機的能力的缺失。
盡管如此,因“六連跳”事件而帶來的負面評價仍然如影隨形般地緊緊地貼附在富士康的身上,任這位巨人怎么掙扎,都驅之不去。為了緩和公眾非理性的負面情緒的狂潮,富士康新聞發言人劉坤不得不自我檢討,表示“在這些事件中,富士康管理存在一定的責任”,而且“不會拿深圳廠區有40萬人作為借口來解釋,只會更進一步地完善我們的制度”。事實上,據法國社會學家涂爾干研究,“自殺死亡率不僅在一個長時期內保持不變,而且這種不變甚至比主要的人口學現象的不變性還要大”(見《自殺論》),由此,我們假設深圳或中國當前的自殺死亡率為一常數,自殺雖是小概率事件,但攤上一個40萬的基數,有6名員工自殺未必就超出了社會正常的自殺死亡率。可惜這位新聞發言人如此輕易地丟棄了一個這么好的辯護理由,而且還承認自己在“管理上存在一定的責任”——應該說,沒有任何公司在管理上是十全十美的,6名員工的自殺與企業管理的不完善到底存在多大的相關度,恐怕誰也說不清楚——但為了盡快平息強大的輿論壓力,他別無選擇。
-
最流行的5種心病 你全都中了嗎其實心理學家說,在生活中每個人都會多多少少的存在一些各種各樣的心理方面的疾病,而且在現在這種忙碌的生活里面,那么最主要的
-
心理學針對冠心病的治療方法冠心病屬于內科疾病中的高發病,并且它是一種多發性的疾病。對于患者來說,找對冠心病的治療方法很重要。如果能有效的運用心理醫
-
癌癥患者要學會心理自我調節癌癥治療過程中,不單只是患者家屬對患者進行護理,患者也要對自己做心理護理,癌癥患者要學會心理自我調節的重要性在于,
-
考試綜合征患者的心理學基礎考試綜合征患者的心理學基礎:(一)、從心理學角度看,考試綜合癥無非是“回憶”受到了緊張情緒的干擾。學生在考試時往
-
心理因素引發的“早泄”案件心理因素主要有下面幾點:1、不要害怕早泄,正確對待它早泄的男性多半會很焦慮,擔心自己是否會進一步發展為陽痿,甚至開始回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