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中年危機”不期而至了嗎
一個39歲的女性朋友突然辭去雜志編輯的工作,這是她17歲畢業以來第一次處于失業狀態。曾經那么自信、外向、活潑的她,現在連起床都得糾結半天。工作給了她良好的生活方式、社交圈和歸屬感,可是現在,她失去了奮斗的目的,覺得生活沒意思。另一位44歲的朋友,視家庭為己命,過著讓人艷羨的生活。但當孩子們考上大學后,她突然有點困惑、迷茫。最近一次見面,她半開玩笑地說:“我真想偷次情,為生活增加點刺激感。”
盡管她們都不愿承認,但是我要說,她們正步入中年危機。就像詩人但丁描述的那樣“人生之旅的半途中,我突然誤入秘密森林,迷了路”。女人習慣對中年危機不屑一顧,甚至錯誤地認為那是男人的事情。其實,無論男女,都脫不了干系。
首先,什么是中年危機?對肉毒桿菌或整容手術著迷,試圖挽留青春的做法算不算?或者如《絕望主婦》里,伊娃·朗格利亞扮演的性感模特和園丁偷情?對多數人來講,中年危機沒有這么戲劇性。缺乏價值感、厭煩、孤獨、抑郁、焦慮或者酗酒、頻繁地換工作、瘋狂購物但找不到心儀的東西,都是危機的表現。危機的原因可能是離婚、疾病、裁員或失去親人,或者干脆無厘頭地出現。重要的是,有沒有內在的因素使得35~55歲之間的女人卷入這場痛苦的蛻變?
心理學家詹姆士·霍利斯說,中年危機不是一場按時到來的考核,而是一次心理體驗。
第一次危機的來潮發生在20多歲。它意味著你童年天真的想法“我要當宇航員”、“我要當歌星”一去不返。它同時意味著青春期的“英雄式”理想“我要寫出最偉大的小說”、“我決不能犯父母的錯誤”歸于平寂。現實的殘酷會將我們天真的幻想瓦解得支離破碎。無論我們怎么努力,每個人都不可能齊頭并進。我們不能預料明天的事情,也無法控制什么。我們都是不完美的、普通的笨人。我們都在朝同一個方向前進,手里握著一張單程票。
霍利斯認為,中年生活最具震撼力的方面要數價值觀的沖擊。在成長過程中,我們總認為只要遵守規則,保持善心,那么每件事都會有個好結果。幸福的生活也會追隨你。可是中年之后,你卻可憐巴巴地發現,生活并沒有你想象得那么簡單。“好人不長命,壞人活千年”。這樣的現實迫使我們停下來仔細考慮做出的選擇以及以后要走的路。
我們生活在一個崇尚競爭、物質和個人主義的世界。對金錢、權利的追逐讓我們不敢有絲毫懈怠。我們都像上了弦的鐘表,鉚足了勁滴滴答答地前進。過程太痛苦,心理太受傷。特別是女性,研究發現,中年男性和女性在看待問題的方式上存在根本性的區別。女性的悲觀程度是男性的兩倍。
不過,一旦她們從最初的危機中“復蘇”,女性更容易把它看作挑戰,甚至機會。女人生來就被告知要把別人的需求——老板、伴侶、孩子——放在自己的利益前面。總會有那么一天,40歲的女人從夢中醒來,大聲質問自己:我是誰?我為誰而活?女性隨著年齡的增長,越來越愿意冒險,她們不再把取悅他人作為價值感的來源。
前面我提到的兩個朋友和我抱怨:她們覺得自己越來越陌生。仿佛她們的靈魂需要關注的目光。或許只有時間知道準確的答案;或許我們都應該從繁忙的生活中抽出那么一點時間捫心自問;或許我們可以重拾年少時的熱情,過一種更快樂的生活;又或許中年危機是上帝送給每個女人的一份驚喜,無需緣由。
-
最流行的5種心病 你全都中了嗎其實心理學家說,在生活中每個人都會多多少少的存在一些各種各樣的心理方面的疾病,而且在現在這種忙碌的生活里面,那么最主要的
-
心理學針對冠心病的治療方法冠心病屬于內科疾病中的高發病,并且它是一種多發性的疾病。對于患者來說,找對冠心病的治療方法很重要。如果能有效的運用心理醫
-
癌癥患者要學會心理自我調節癌癥治療過程中,不單只是患者家屬對患者進行護理,患者也要對自己做心理護理,癌癥患者要學會心理自我調節的重要性在于,
-
考試綜合征患者的心理學基礎考試綜合征患者的心理學基礎:(一)、從心理學角度看,考試綜合癥無非是“回憶”受到了緊張情緒的干擾。學生在考試時往
-
心理因素引發的“早泄”案件心理因素主要有下面幾點:1、不要害怕早泄,正確對待它早泄的男性多半會很焦慮,擔心自己是否會進一步發展為陽痿,甚至開始回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