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孕夫婦要注意心理治療
心理療法是指通過心理學的方法來解除病人的心理壓力和無能,心理醫生運用言語的方式來達到治療的目的。
有些人的疾病原因可能是次要的,而心理因素才是主要的,一旦心理障礙排除,很快就達到了受孕的目的。而由于精神情緒的變化可影響受孕,反過來不孕癥也可導致精神情緒變化,如不孕夫婦得不到心理治療和不能控制自身感覺和情緒,則將導致不孕的惡性循環。
心理療法有各種各樣不同的療法、脫敏療法、催眠療法,以及輔以藥物治療。同時也要求在日常生活中,社會和家人要多關心她們,了解女性不孕癥患者的心理,老人不要太多的過問,否則會無意中給她們增加了思想負擔,造成精神壓力,這樣更不容易懷孕。同時,有思想負擔的女性更應該從痛苦中走出來,調整心態,減輕壓力,打破惡性心理循環,以積極的心態配合治療,才能順利達到懷孕的目的。
工作節奏的緊張使得許許多多的職業女性推遲了要孩子的時間,30多歲以后懷孕的現象也已經屢見不鮮。“我想什么時候生孩子就什么時候生”似乎并不是什么難事。然而,我們身邊很多做好要孩子準備的女性,卻突然發現自己千呼萬喚卻怎么也懷不上了。
不孕患者心理壓力大
我國不孕不育癥的發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趨勢,由于受環境污染、工作壓力等因素的影響,有些地區不孕不育患者竟超過了20%。胡三紅介紹,生育本來是每個人與生俱來的能力,通常不孕不育患者被確診后,在治療過程中承受了巨大的精神壓力。
“治療這個病都兩年了,可還是沒有希望,花了那么多的錢不說,精神上再受不了刺激了:做了6個周期的促排卵治療,兩次人工授精,一次腹腔鏡的手術,兩次輸卵管的造影。這周做造影,醫生說我的左側輸卵管堵塞,右側可能通而不暢。更加糟糕的是,老公少精且活力不足。要個寶寶怎么這么難啊!”曉琳對不孕治療幾乎喪失了信心。
在治療過程中,一旦得知治療失敗,不孕不育患者會不可避免地產生恐懼、痛苦、悲傷等情緒,而且也習慣于逃避現實。
不孕不育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常常表現得容易緊張、焦慮,有些患者甚至出現抑郁癥的特有癥狀,比如睡眠障礙、消極厭世等。這些負面情緒顯然對其治療不利。然而,對于“不能生育”這樣一個話題,患者大多選擇秘而不宣,更少主動尋求心理醫生的幫助。
許多患者不主動尋求心理醫生的幫助,其一是認為不孕不育是一種身體的缺陷,覺得和心理醫生討論自己的缺陷很不自在,而如果能獲得家庭成員(主要指配偶)的商量會比較有效緩解自己的心理壓力。其次,目前能為這類患者提供的專業心理咨詢不多,醫生對這些患者的社會心理特點還不了解,很難開展有效的心理咨詢。患者獲得心理咨詢的信息渠道也有限,這也是造成他們不愿意主動接受心理咨詢的原因。
心理咨詢有助于懷孕
不孕不育患者焦慮、緊張的心理不僅影響到治療,而且也會影響著他們的家庭生活、婚姻關系,這其中女性患者在夫妻兩人中的地位較正常夫妻低,而女性患者有時會面臨“不能生孩子就要離婚”的結局。大約有10%的不孕癥是不明原因的,這其中有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壓力大的原因,不孕患者去旅游,或者領養一個小孩之后又成功懷孕的例子不少。所以,釋放壓力、放松心情對不孕患者非常重要。
在治療不孕不育的同時,配合上心理咨詢及治療,將對不孕不育起到輔助治療的作用。據波士頓哈佛醫科大學艾麗絲·多瑪博士研究表明,心理咨詢活動可明顯提高一兩年都不成功受孕婦女的懷孕率。專家把184名條件相當的不孕婦女分為三組,一組專注于減少壓力,一組專注于情感和經驗,一組接受正規的醫治。結果,在一整年參加三個組活動的婦女中,第一組有55%的婦女懷孕,第二組有54%的婦女懷孕,第三組接受正規醫治的婦女,只有20%的婦女懷孕。
-
最流行的5種心病 你全都中了嗎其實心理學家說,在生活中每個人都會多多少少的存在一些各種各樣的心理方面的疾病,而且在現在這種忙碌的生活里面,那么最主要的
-
心理學針對冠心病的治療方法冠心病屬于內科疾病中的高發病,并且它是一種多發性的疾病。對于患者來說,找對冠心病的治療方法很重要。如果能有效的運用心理醫
-
癌癥患者要學會心理自我調節癌癥治療過程中,不單只是患者家屬對患者進行護理,患者也要對自己做心理護理,癌癥患者要學會心理自我調節的重要性在于,
-
考試綜合征患者的心理學基礎考試綜合征患者的心理學基礎:(一)、從心理學角度看,考試綜合癥無非是“回憶”受到了緊張情緒的干擾。學生在考試時往
-
心理因素引發的“早泄”案件心理因素主要有下面幾點:1、不要害怕早泄,正確對待它早泄的男性多半會很焦慮,擔心自己是否會進一步發展為陽痿,甚至開始回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