齲齒可能引發兒童心理疾病
今天是第22個“全國愛牙日”,今年愛牙日的主題以兒童口腔健康為重點。據調查,我國5歲兒童齲齒患病狀況處于世界較高水平,如何保護好兒童的口腔健康,讓他們有一口好牙齒?杭州網記者采訪了省兒保口腔科的專家。
第三次全國口腔健康流行病學調查結果:我國5歲兒童、12歲兒童、35-44歲年齡組、65-74歲年齡組的齲齒患病率分別是66.0%,28.9%,88.1%和98.4%。其中,我國5歲兒童齲齒患病狀況處于世界較高水平,口腔疾病將對他們的健康和成長產生不良影響。因此,兒童是口腔疾病防治的重點人群之一。
滿口爛牙可能導致兒童產生心理疾病
省兒保口腔科主任阮文華介紹,孩子在很小的時候,已經開始產生羞恥感了。一個孩子如果上頜門牙爛得只剩下牙根,不但影響發音,而且當受到同齡孩子取笑時,也會感到難堪,產生不愿意展開笑臉,甚至不愿合群的心理障礙。
“曾經碰到一個家長,無意中對我說起他的小孩不愿意笑,實在不行時就用手掩住嘴巴笑一笑。這位家長就帶孩子去看心理醫生,診斷說是強迫癥,治療效果不好。”阮文華當時猜測孩子的牙齒可能存在某些缺陷,于是建議家長帶孩子來口腔科看看。“我在檢查中發現,他的門牙奶瓶齲相當厲害,門牙爛得光禿禿的,后牙也爛得坑坑洼洼的,全口一片黑,我看了都覺得慘不忍睹。”
阮文華開始對孩子開展治療,從爛得最前的牙齒補起,逐步深入,花了近一個月的時間將他的爛牙全部補好。“在治療后期,我就已經看出孩子的笑慢慢自然起來。有一天,孩子貼著我的耳邊,悄悄地說‘叔叔,我以前很怕同學笑我爛牙!’”
孩子的口腔健康與成長心理健康關系如此緊密,這點應該引起家長注意。
奶瓶齲成為乳牙的“殺手”
省兒保口腔科主治醫生張峰介紹,現在門診發現,嬰幼兒奶瓶齲很多,而家長對此又不太了解。這是發生在嬰幼兒時期的一種特殊類型的齲病。
最初在上頜乳切牙的唇面齦緣處出現白堊色斑點,或帶狀脫鈣,而后逐漸向兩旁及下方蔓延,形成環形齲,最終發生牙冠這段,僅剩殘根。
奶瓶齲的發生有多方面的原因,比如,睡前用奶瓶喂奶,入睡后口腔中殘留的牛奶味細菌生長提供了充足的營養。而且,嬰幼兒睡眠時間長,乳牙本身抗齲能力很差,就更容易患齲。
那么,作為父母,如何對孩子的乳牙進行清潔愛護呢?
6個月左右的嬰兒,下頜乳牙的中切牙開始萌出。此時,父母就應該為嬰兒清潔牙齒。張峰醫生介紹了一種行之有效又簡便易操作的方法:父母將自己的手洗干凈,然后將柔軟紗布裹在食指上,蘸溫開水后輕輕擦洗小兒的牙齒和牙床,清楚口腔里留有的奶汁、奶糕、菜泥、水果泥等殘余物。需注意的是,紗布必須是清潔的,如需反復使用,用完后要進行煮沸消毒。
-
最流行的5種心病 你全都中了嗎其實心理學家說,在生活中每個人都會多多少少的存在一些各種各樣的心理方面的疾病,而且在現在這種忙碌的生活里面,那么最主要的
-
心理學針對冠心病的治療方法冠心病屬于內科疾病中的高發病,并且它是一種多發性的疾病。對于患者來說,找對冠心病的治療方法很重要。如果能有效的運用心理醫
-
癌癥患者要學會心理自我調節癌癥治療過程中,不單只是患者家屬對患者進行護理,患者也要對自己做心理護理,癌癥患者要學會心理自我調節的重要性在于,
-
考試綜合征患者的心理學基礎考試綜合征患者的心理學基礎:(一)、從心理學角度看,考試綜合癥無非是“回憶”受到了緊張情緒的干擾。學生在考試時往
-
心理因素引發的“早泄”案件心理因素主要有下面幾點:1、不要害怕早泄,正確對待它早泄的男性多半會很焦慮,擔心自己是否會進一步發展為陽痿,甚至開始回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