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對孩子痛下殺手心理分析
“狠心母親扔下一雙兒女”一事,此文刊出后,引起眾多讀者關注,其實,仔細搜尋國內報刊,此事件并非孤例,近幾年,年輕媽媽“殺子”慘案頻頻見諸報端。
到底是什么原因導致這些母親們對自己心愛的兒女們狠下“殺”手呢?這些慘劇的背后隱藏著怎樣的社會與心理因素?
專家說法:
孩子并不是媽媽的私有財產
“她們認為孩子是自己的,可以隨意處置,根本沒有把孩子當作一個獨立的人對待,這是對孩子的極端不尊重,也是缺乏民主人文觀念的表現。”有專家指出,這折射出了相當一部分女性對“媽媽”這一角色的認識誤區。
記者就年輕媽媽“殺子”現象采訪了一些同為母親的市民,她們的看法與專家趨同。一名已為人母的李女士表示,作為一名3歲兒子的母親,她能夠理解年輕媽媽們的心理。但身為人母,不能隨便把自己的情緒發泄在孩子身上,她說:“在作出任何重大決定的時候,首先應該想到自己是孩子的母親,這不僅是一種個人角色,也是一個社會角色。”
有法律界人士指出,孩子并不是媽媽的私有財產,無論是愛還是恨,媽媽都無權剝奪孩子的生命權。
還有一些受訪媽媽們表示,許多年輕媽媽之所以“殺子”,跟早婚有關。20出頭的她們,對世事的經歷不多,懵懵懂懂地就當了媽媽,對生命還缺乏足夠的認識,一旦出現情緒化的狀況又很難理智應對。
心理分析:
三種心理因素導致錯誤決定
湖南環境生物學院心理學教師劉忠生認為,主要有三種心理因素導致年輕媽媽們在情緒化的應激狀態下作出一些錯誤決定,以致發生了后悔莫及的慘案。
(1)幸福感缺乏。根據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現今生活條件下,雖然生理上的需要(主要是物質需要)得到了滿足。但由于在復雜的婆媳關系、夫妻關系、社會關系中,一些年輕媽媽的尊重需要沒有得到滿足,所以感覺不到幸福,甚至認為生活沒有意義,對社會產生了冷漠心理。
(2)心累,F在社會競爭壓力加大,就業困難,人與人的交往減少,因此心理上的孤獨感加強,心情抑郁,輕生念頭無形中得到了強化,并且容易波及到身邊的孩子。
(3)在激情狀態下,意識變窄,人會失去理智。在氣憤狀態下,很容易做出錯誤的決策,從而發生了這樣或那樣的悲劇事件。
此外,社會競爭越來越激烈,一些母親對年幼孩子的要求過高,在“怒其不爭”的心理狀態下,容易發生不理智的行為,這也是導致“殺子”慘案發生的原因之一。
專家指出,年幼的孩子正處在貪玩的年齡階段,媽媽們不要以成年人的標準要求孩子;孩子的身體承受能力弱,更不能以粗暴的形式對待孩子;要尊重孩子的獨立人格,要進行引導性的教育,而不是暴力。當家人發現孩子媽媽出現過度打罵孩子或是將不良情緒遷怒于孩子時要及時制止;如果孩子的母親經常出現抑郁、自閉的心理現象,家人要及時進行開導,嚴重時可請心理專家進行心理干預,化解心理危機。
>>>>相關鏈接
近期國內發生多起年輕媽媽的“殺子悲劇”,悲劇發生后,除了后悔莫及,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1、一時心煩,母親竟親手掐死了兩歲的女兒
21歲的陜西渭南人張某,因向家人索要100元回娘家不成,心煩意亂之中,竟將女兒掐死。今年6月4日,咸陽市中級法院判處這位狠心的母親有期徒刑15年。
2、媽媽推兒入水致其喪命
今年10月,陜西禮泉縣一26歲的母親陳某,與丈夫關系惡化欲離婚,進而遷怒兒子,竟狠心將4歲兒子推入水庫中致其溺亡,事后還假裝兒子失蹤報警。警方查清真相,將這名殘忍母親刑拘。
3、女兒背不出“床前明月光”被媽媽失手打死
今年3月29日晚,從貴州老家到浙江省嘉興市嘉善縣打工的女子小諾(化名)因為3歲女兒對不上李白的《靜夜思》,竟失手將女兒打死。在法庭接受審判時哭了一小時,最后,檢察官向法院建議對小諾判處四年左右有期徒刑。
-
最流行的5種心病 你全都中了嗎其實心理學家說,在生活中每個人都會多多少少的存在一些各種各樣的心理方面的疾病,而且在現在這種忙碌的生活里面,那么最主要的
-
心理學針對冠心病的治療方法冠心病屬于內科疾病中的高發病,并且它是一種多發性的疾病。對于患者來說,找對冠心病的治療方法很重要。如果能有效的運用心理醫
-
癌癥患者要學會心理自我調節癌癥治療過程中,不單只是患者家屬對患者進行護理,患者也要對自己做心理護理,癌癥患者要學會心理自我調節的重要性在于,
-
考試綜合征患者的心理學基礎考試綜合征患者的心理學基礎:(一)、從心理學角度看,考試綜合癥無非是“回憶”受到了緊張情緒的干擾。學生在考試時往
-
心理因素引發的“早泄”案件心理因素主要有下面幾點:1、不要害怕早泄,正確對待它早泄的男性多半會很焦慮,擔心自己是否會進一步發展為陽痿,甚至開始回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