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絕望與自殺
人生中會有很多的不如意,最大的不如意會讓人絕望。絕望的人把世間的一切看得都灰暗無比,這對于絕望,可從生物性、社會性、真實性、虛幻性四個角度出發劃分為四種類型:抑郁型絕望、疑慮型絕望、臆想型絕望、失落型絕望。其中,生物性是指一個人的生理機能狀態,社會性是指一個人所處的社會現狀,這兩者是人生活的基本狀態,而真實性和虛幻性是一對相立概念,所反映的是人對世界的不同認知態度,是導致一個人產生絕望的心理因素。
四種絕望類型各有特點
抑郁型絕望
這種絕望的發生有明顯的生物學改變,研究表明,在一些有明顯抑郁情緒的人中,大腦生理機制發生了明顯的改變,體內5-羥色胺水平降低。而就認知層面而言,這類人在日常生活中往往表現得過于現實,他們對生活缺乏想象和期盼,對自身強烈不滿,不相信有美好的未來。一旦遭受挫折,很容易陷入絕望,所以飽受自殺意念的困擾,難以控制,無法自拔。如香港著名歌星張國榮之自殺。
失落型絕望
這種絕望的生物學的改變并不明顯,起作用的主要是“社會性”和“真實性”的認知水平。他們往往承受著巨大的生活和社會壓力,長期持續最終導致身心疲憊,不愿繼續面對壓力,所以越來越對死充滿了憧憬。如著名作家老舍之自殺。
臆想型絕望
這種絕望主要是社會性和虛幻性認知作用的結果。此型絕望中人往往主觀臆想,夸大絕望,弄假成真,結果硬是把自己逼上了絕路。因為如果一個人總是虛幻地看世界,那他就很容易陷入自身營造的誤區,在他看來,似乎是世間不能容我,但其實是他自己容不下自己。如香港著名影星翁美玲之自殺。
疑慮型絕望
這種絕望主要是生物性和虛幻性作用的結果。具體表現為死亡意念揮之不去。而且,處于這種絕望的人,他們往往認為死亡就是解脫。而絕望者從厭世到輕生,總有其精神和心理因素的積累、社會和生理機能綜合作用。如中國著名詩人顧城之自殺。
對絕望分類,是為了幫助人們認清自殺背后的絕望本質,不是每個人的自殺成因都是一樣的,其疏導與治療也不盡相同。
關于自殺的10大美麗謊言
簡單說來,自殺是個人經歷強大的心理刺激時激發的內部沖突所導致的、有意殺死自己的行為。其本質上都是對個人對其生活逆境與困境的消極反應,都是對生命意義和價值的最大蔑視。
自殺意念有10大美麗謊言,容易讓人陷入誤區:自殺是勇敢的表現,自殺是最大的解脫,自殺是最大的報復,自殺是一了百了的做法,自殺是對個人的負責,自殺是對親友的負責,自殺可以保留自尊,自殺可以證明清白,自殺是人生的權利,自殺是許多名人都做過的。
針對這些美麗謊言,我們應當擦亮眼睛,避免誤入雷區。
10大招數幫助絕望之人脫離泥潭
1.磨練意志
就是讓自己擁有堅強的意志。生活中常常會有不順心之事,當努力追求的目標得不到滿足時,就會有挫折感。尤其在一些人生轉折點上,如果達不到自己的預期,便會產生巨大的失落和抑郁。意志不夠頑強的人甚至會想到輕生。實際上,這是逃避的表現。正確的選擇是勇敢地接受挑戰。既然已經開始了,就持之以恒,直到達到目標。危機就是危險與機遇共存!
古人云:“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還有句歌詞是這樣的:“陽光總在風雨后。”越大的收獲就意味著需要越大的付出。
2. 幽默化解
就是善用幽默。有時太專注想一件事,尤其是還未成功的事,就容易鉆牛角尖、不能自拔。此時一種很好的解脫辦法就是利用一點幽默。任何事都有兩面性,但消極的一面有時往往能更容易被發現。請多看看積極的一面,而對于消極的那一面,則應努力把它轉化成有意義的、對自己進步有益處的因素。不管對自己還是和別人在一起時,提起自己的弱點,一笑了之。
-
最流行的5種心病 你全都中了嗎其實心理學家說,在生活中每個人都會多多少少的存在一些各種各樣的心理方面的疾病,而且在現在這種忙碌的生活里面,那么最主要的
-
心理學針對冠心病的治療方法冠心病屬于內科疾病中的高發病,并且它是一種多發性的疾病。對于患者來說,找對冠心病的治療方法很重要。如果能有效的運用心理醫
-
癌癥患者要學會心理自我調節癌癥治療過程中,不單只是患者家屬對患者進行護理,患者也要對自己做心理護理,癌癥患者要學會心理自我調節的重要性在于,
-
考試綜合征患者的心理學基礎考試綜合征患者的心理學基礎:(一)、從心理學角度看,考試綜合癥無非是“回憶”受到了緊張情緒的干擾。學生在考試時往
-
心理因素引發的“早泄”案件心理因素主要有下面幾點:1、不要害怕早泄,正確對待它早泄的男性多半會很焦慮,擔心自己是否會進一步發展為陽痿,甚至開始回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