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擺脫地震災難的心理陰影
在我們周圍的地理環境里面,有著很多不可預測的問題,比如說地震,他的災難讓我們的心理蒙上了陰影,甚至是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多難以想象的痛苦,那么我們怎么擺脫這種折磨呢。
如何疏導恐慌情緒?
面對突發事件,感到心理壓力大時,應當與親朋好友多溝通,讓情緒得到合理的宣泄,大膽說出你的恐慌。這時最好選擇電話、上網等方式溝通。說出自己的想法,通過交流來減輕內心的不安。坦然面對和承認自己的心理感受,不必刻意強迫自己抵制或否認在面對災害和突發事件時產生的害怕、擔憂、驚慌和無助等心理體驗,盡量保持平和的心態。切不可以煙酒來排遣壓力,更不可有發怒等不良情緒出現。同時,啟動科學的心理調節措施,進行一些能讓自己放松的活動,如聽音樂,看小說,寫日記,收拾家務等等讓自己感興趣的一些小事情,轉移自己的情緒,并保持良好的睡眠。
家里有老人或者孩子,可能會出現一些反常的表現:易怒、興奮、不安、絮叨,甚至聯想到以前的一些負性事件等。這時,家人要盡量理解,最好能夠在一起,以增強相互的依賴和安全感。要充分尊重他們的情緒反應,使他們感受到被重視和信任,從而充滿自豪與信心,以降低不良情緒的影響幾率,用自己的信心去鼓勵和激發親人。
如何應對痛失親人哀傷?
每一段哀慟歷程都是沈重的,而如果親人的死亡是突如其來的,是完全在意料之外的,那麼這樣的沖擊往往較可預期的死亡(如親人是因為癌癥病故等)更加的令人難以承受,也使得哀慟反應可能會更強烈,哀慟的歷程會持續更久,而這次大地震所造成的意外死亡正是如此。
失去親人會使人產生高度的情感失落,包括悲哀、憤怒(怨恨逝者棄己而去,或埋怨自己在某些方面的過失)、愧疚、自責、焦慮、疲倦、無助感、孤獨感、驚嚇、苦苦思念。
在哀痛之余,很多人還會夢魘和自責,想象原本可以把親人秋出來,然后把親人的死亡當成自己的過錯。這時候心理干預是很重要的,需要安撫生還者的情緒,讓他們明白是自然災害奪去了他們的親人,而不是他們的錯。
同時,生還者應該早日堅強起來,學會適應逝去的親人已經不存在的新環境,扮演一個以前所不習慣的新角色,并掌握以前不具備的一些生活技巧,從而適應新的環境。如果不能認識到環境已經改變,從而重新界定生命的目標,就容易長期陷入痛苦中不能自拔,對健康是極不利的。
不管遇到什么,我們回憶中有他們,這些就足夠讓我們活下去,因為他們一直在我們的記憶里面。
-
最流行的5種心病 你全都中了嗎其實心理學家說,在生活中每個人都會多多少少的存在一些各種各樣的心理方面的疾病,而且在現在這種忙碌的生活里面,那么最主要的
-
心理學針對冠心病的治療方法冠心病屬于內科疾病中的高發病,并且它是一種多發性的疾病。對于患者來說,找對冠心病的治療方法很重要。如果能有效的運用心理醫
-
癌癥患者要學會心理自我調節癌癥治療過程中,不單只是患者家屬對患者進行護理,患者也要對自己做心理護理,癌癥患者要學會心理自我調節的重要性在于,
-
考試綜合征患者的心理學基礎考試綜合征患者的心理學基礎:(一)、從心理學角度看,考試綜合癥無非是“回憶”受到了緊張情緒的干擾。學生在考試時往
-
心理因素引發的“早泄”案件心理因素主要有下面幾點:1、不要害怕早泄,正確對待它早泄的男性多半會很焦慮,擔心自己是否會進一步發展為陽痿,甚至開始回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