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不誠則不靈的吸引力法則
你聽說過吸引力法則嗎,所謂的吸引力法則實際上就是吸引法則,在生活中應該有很多人有這樣的體會,自己更加喜歡和那些與自己有著相同意識的人交往,而更加不愿意與那些意識想法不同的人相互交往,這就是吸引力法則。
吸引力法則又稱為吸引定律,認為一個人的想法能夠吸引外界與之相似的事物。換言之,你的心愿和態度會把類似的人和事吸引到你的身邊,即“心想事成”。有時這是成立的,例如我們通常與喜歡我們、有著同樣價值觀的人在一起,而避開那些在原則性問題上有分歧和價值觀不一致的人。
然而,只需稍作思考就能明白,吸引力法則是荒謬不經的。這種不理性的心理屬于奇幻思維的一種,被心理學家認為是幼稚的思維方式。天真的人希望心想事成,吸引而來的卻可能是騙子。
信念力量讓人趨之若鶩
吸引力法則起源于19世紀的“新思維運動”,早期的倡導者阿特金森經歷了身體、心理和財務上的挫折,后來得以恢復,便認為是信念的力量幫了他,于是寫了《思維波動或思維世界的吸引力法則》等多本暢銷著作。信念的力量在幾百年來吸引了無數人,到了這幾年,津津樂道吸引力法則的心靈暢銷書《秘密》更是被大量讀者追捧。
宣揚吸引力法則的美國暢銷書作家葛瑞·祖卡夫稱:“每種性格都會吸引到具有類似頻率和強度的性格。憤怒的頻率會吸引憤怒的頻率,貪婪的頻率會吸引貪婪的頻率,等等。這就是吸引力法則……因此,憤怒者活在一個由憤怒者組成的世界,貪婪者活在一個由貪婪者組成的世界,充滿愛心的人則活在一個充滿愛心的世界。”
“吸引力法則”全靠詭辯
然而,至今沒有任何證據證實光是想某個事情,就會令它成為現實。很多“例子”都只不過是傳說,如通過信念的力量來治療嚴重疾病,在科學上從來沒能證實。那些聲稱通過祈禱、想象、積極想法治病的人都是一廂情愿,離事實很遠。
與吸引力法則相悖的例子比比皆是——賣家不會吸引賣家,他們吸引的是買家——除非他們是搞傳銷的;愛不勞而獲的人不會吸引愛不勞而獲的人,卻會招來滿臉帶笑、滿嘴虛假承諾的騙子;脆弱的人不會吸引脆弱的人,卻會引來欺負他們的惡棍。
支持吸引力法則的人也許會說,貪婪和欺騙都是不好的,所以他們相互吸引也符合吸引力法則,但美國哲學家卡羅爾認為這是詭辯,把明顯不符合的情況也說成符合。例如,當好心沒有好報,吸引力法則的粉絲就說那種好心不是真誠的。
吸引力法則給人們制造了一種錯覺:你能夠控制自己的人生,你只要改變你的態度和愿望,就能像磁鐵一樣吸引到錢財,或者能夠實現減肥等任何愿望。如果沒有成功,就是你的錯,你沒有真正改變你的態度和愿望。這跟神棍們的把戲如出一轍——“不靈是因為你不夠誠心!”
那么在生活中你是不是也經常有這樣的想法呢,你是不是也會經常的吸引身邊相類似的事物呢,如果是的話,那么這就是相吸引的法則了,可以讓你更好的學會如何去做。
-
最流行的5種心病 你全都中了嗎其實心理學家說,在生活中每個人都會多多少少的存在一些各種各樣的心理方面的疾病,而且在現在這種忙碌的生活里面,那么最主要的
-
心理學針對冠心病的治療方法冠心病屬于內科疾病中的高發病,并且它是一種多發性的疾病。對于患者來說,找對冠心病的治療方法很重要。如果能有效的運用心理醫
-
癌癥患者要學會心理自我調節癌癥治療過程中,不單只是患者家屬對患者進行護理,患者也要對自己做心理護理,癌癥患者要學會心理自我調節的重要性在于,
-
考試綜合征患者的心理學基礎考試綜合征患者的心理學基礎:(一)、從心理學角度看,考試綜合癥無非是“回憶”受到了緊張情緒的干擾。學生在考試時往
-
心理因素引發的“早泄”案件心理因素主要有下面幾點:1、不要害怕早泄,正確對待它早泄的男性多半會很焦慮,擔心自己是否會進一步發展為陽痿,甚至開始回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