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心理測驗應抱娛樂心態
隨著電腦的普及,很多人特別是18歲到30歲的年輕人,常在網上進行心理測試,通過數十個問題的解答就告訴你:你是什么樣的性格,你的心理正常與否,是否患有心理疾病……
仙岳醫院中西醫結合科主任陳進東提醒,網上心理測驗題都是未經過論證或純粹是私人設計的,不具有可信度,也沒有針對性。他說,正規醫院與正規心理機構都不可能把這些心理測驗方面的量表放在網上。
實 例
有典型強迫癥特征 網上測驗卻心理正常
王小孟(化名)是名教師,今年29歲。他被家人懷疑患有強迫癥,理由是太愛干凈。父母說,王小孟每回洗手都特別久,出門只要碰到東西,回家立即換衣服。
仙岳醫院初步確定王小孟患了強迫癥,建議到醫院接受強迫癥相關心理測驗。他拒絕說:“我到醫院做心理測試,別人會怎么看我?”王小孟上網搜索了一個專業心理測試網站進行心理測驗,拿著從網上打印出的心理測驗量表,他告訴家人:“我測啦,心理一切正常。”
這份測驗的結果讓王小孟更加堅定自己是心理正常的人,完全不相信醫師的話,他至今未接受治療。
陳進東發現,這份心理測驗量表不正規。“表上的問題與專科醫師應了解的問題有出入,該實際了解的問題它設計得很模糊,計算分數的方法也不對。”他說,正確的方法是根據量表進行心理測驗后,再根據臨床經驗查看病情到了什么程度,服藥兩個月后,再對心理重新進行評估,調整治療方案,直至解決心理問題。
分手后被舍友開玩笑 網上測出“重度焦慮癥”
今年4月,剛上我市某大學大一的18歲女生何月(化名)匆匆來到仙岳醫院掛專家號就診。她一坐下,就拿出隨身帶的心理測驗量表對醫生說:“我完蛋了,得了嚴重的焦慮癥。我才18歲,怎么辦?”
原來,何月剛和交往三四個月的男友分手,舍友和她開玩笑:“還沒談多久就分啦!”她很在意別人的看法,因此心情很不好,甚至引起失眠。在網上搜索時,她用關鍵字搜索對號入座,發現心理測驗量表。她在網上做了3次心理測驗,“分數一次比一次高,代表焦慮癥一次比一次嚴重。我嚇壞了。”她坦白告訴醫生:“很多問題我也模棱兩可,但我都往答案‘是’或‘有’的地方打鉤。”測驗結果是“重度焦慮癥”,建議她盡早服藥治療。
最后經仙岳醫院診斷,何月根本沒有任何焦慮癥的癥狀,她被心理測驗誤導了。
-
測試|你的心理年齡是多大關于這個心理年齡,大家相信也是非常熟悉的,有的人到了80歲確實有一顆孩子的心,但是有的人到了18歲卻是有的比大人還要成熟的,
-
心理測驗:你會嫁給自己喜歡的人嗎?這輩子你會嫁給自己喜歡的人嗎?你的婚姻會由你自己做得了主嗎?有多少人,關于自己婚姻、愛情的選擇,有著太多的無奈跟不舍。你
-
心理測試:你的人生會走什么樣的路線?所謂性格決定命運,究竟你的人生會是什么樣的人生軌跡呢?不一樣的性格基因,會給你帶來不一樣的生命路線,你平日的行為模式也無
-
心理測試:你的愛情直覺靈不靈?在感情的世界里,你和你的另一半是否擁有靈感默契呢?是否能夠做到心有靈犀一點就通呢?有了靈感,你就能敏銳地察覺對方是否真心
-
測試你是否自戀過了頭?平常你是一個容易自戀的人嗎?或許你會說,每個人多多少少都有點自戀的,誰不愛自己呢?那么,你是否自戀過了頭了呢?今天跟小編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