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機感更有利于人們成長
不少人喜歡與快樂、有安全感的人交朋友。以色列心理學家說,有危機感的伙伴也很重要,因為他們對潛在危險更敏感,能在危急時刻發揮作用。
背景解析
相關研究指出,當今人類可以按照“依附風格”分成兩類:情感上有安全感和無安全感。
依附風格為“有安全感”的人傾向于認為世界是安全的,他們的樂觀心態有助于注意力集中、不受負面想法干擾。他們合群并表現良好。人們在戀愛關系中更青睞這一類型的伴侶。
沒有安全感的人也可大致分為兩種類型:“焦慮型”喜歡“粘”住對他們意義重要的人或物,“逃避型”喜歡獨自解決問題,而不愿意和伴侶、搭檔共同面對。
先前研究顯示,有安全感的人在生命各階段具有更多適應優勢。但是,普通人群中仍大約有一半為“沒有安全感”的人。那么,為什么人類沒有全部進化成有安全感的類型?為解開這個疑惑,研究人員專門進行研究。
實驗為證
研究人員把實驗參與者分成多組,讓各小組分別進入單獨房間。房間里藏有制煙機,開啟后可造成起火假象。
研究結果顯示,有“高度不安全感”成員的小組更快注意到煙霧并作出反應。具體來說,有“高度焦慮型”成員的小組最快注意到煙霧,有“高度逃避型”成員的小組最快對危險作出反應,比如逃離房間等。
研究帶頭人、以色列海爾茲利亞新心理學學院實驗心理學家艾因-多爾說:“有安全感的人有一些劣勢,他們反應速度和行動速度都較慢,因為他們需要先組織安排。”
進化優勢
艾因-多爾說,依附行為是一種生存適應力。
舉例來說,嬰兒必須依靠父母否則無法獨立生存。當哇哇啼哭的嬰兒在父母的安撫下恢復平靜時,他就學會了因為愛和支持而信任別人。有些家長沒有時間精力對孩子作出回應,孩子就得學會照顧自己。
研究人員認為,當較為親密的關系面臨威脅時,依附風格不同的人會對安全情況做出不同判斷,反應也各不相同。身處其他險境時,這一特質同樣會影響人們的感受和適應情況。
與成員依附風格單一的群體相比,同時具有兩種風格成員的群體優勢更大、更容易生存。因此,“混合群體更具生存優勢”這一觀點可以解釋為何人類群體中半數人有“不安全感”。
-
測試|你的心理年齡是多大關于這個心理年齡,大家相信也是非常熟悉的,有的人到了80歲確實有一顆孩子的心,但是有的人到了18歲卻是有的比大人還要成熟的,
-
心理測驗:你會嫁給自己喜歡的人嗎?這輩子你會嫁給自己喜歡的人嗎?你的婚姻會由你自己做得了主嗎?有多少人,關于自己婚姻、愛情的選擇,有著太多的無奈跟不舍。你
-
心理測試:你的人生會走什么樣的路線?所謂性格決定命運,究竟你的人生會是什么樣的人生軌跡呢?不一樣的性格基因,會給你帶來不一樣的生命路線,你平日的行為模式也無
-
心理測試:你的愛情直覺靈不靈?在感情的世界里,你和你的另一半是否擁有靈感默契呢?是否能夠做到心有靈犀一點就通呢?有了靈感,你就能敏銳地察覺對方是否真心
-
測試你是否自戀過了頭?平常你是一個容易自戀的人嗎?或許你會說,每個人多多少少都有點自戀的,誰不愛自己呢?那么,你是否自戀過了頭了呢?今天跟小編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