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到底能不能通靈呢?
對于人類能不能夠通靈這個問題,很多人都有著強烈的好奇心,那到底能不能呢?一起來看看研究結果。
福克斯新聞網報道,2011年,《個性與社會心理學雜志》刊登了美國康奈爾大學心理學家達里爾·伯姆的一篇研究論文。伯姆在論文中聲稱人類擁有通靈力。這一發現一經公布便在心理學界引發激烈討論。為了驗證伯姆的研究,英國愛丁堡大學的心理學家斯圖亞特·里奇和同事重復了伯姆的一項實驗,結果未能發現所謂的“通靈能力”存在證據,其他一些英國心理學家同樣未能得出與伯姆相同的發現。
心理學家進行試驗模擬為發現人類有通靈能力的證據
《個性與社會心理學雜志》刊登伯姆有關人類擁有通靈能力力的研究論文后,其他心理學家立即對伯姆的統計數據以及所采用的研究方式進行分析,希望揭示他如何得出這樣一項令人難以置信的發現。如果想讓其他心理學家信服,伯姆的發現必須具有可復制性。如果其他任何研究人員都無法復制他的發現,說明這一發現可能并不存在。為了驗證伯姆的研究,愛丁堡大學的心理學家里奇和同事決定對伯姆進行的一項實驗進行模擬,看看能否發現通靈能力存在證據。
在這項研究中,伯姆的研究參與者似乎能夠逆轉因-果的時間順序。實驗中,他讓參與者記憶電腦屏幕上出現的48個單詞,而后進行一項記憶測試,要求他們盡可能多地回憶起他們記住的單詞。隨后,伯姆從48個單詞中隨機挑選出24個單詞,再次展示給參與者,同時再次讓他們接受記憶測試。至此,實驗結束。伯姆和同事對記憶測試結果進行分析后發現,參與者更有可能記住那些再次展示給他們的單詞,而不是那些沒有在第二次記憶測試中出現的單詞,彷佛他們能夠看到未來。
里奇在接受美國《生活科學》雜志采訪時表示:“這就像復習功課,應對未來的考試一樣。如果在考試后復習,而后再參加同樣的考試,你一定能夠取得更好的成績。這也就是為什么我們對他的研究發現感到吃驚。”
其他心理學家進行實驗也未發現證據
伯姆鼓勵其他科學家重復他的研究,同時將實驗中使用的電腦程序上傳到網上,供其他研究人員下載。里奇、赫特福德郡大學心理學家理查德·懷斯曼和倫敦大學心理學家克里斯托夫·弗倫奇分別在各自的大學重復了這項實驗,參與者人數均為50人。里奇表示:“我們并未發現通靈能力存在證據。”換句話說,在測試后讓參與者記憶單詞并沒有提高他們的得分。其他研究人員并不知道伯姆的實驗為何得出與他們不同的結果。里奇說:“可能是統計方面的問題,有時候,你會遇到誤報的情況。”
-
測試|你的心理年齡是多大關于這個心理年齡,大家相信也是非常熟悉的,有的人到了80歲確實有一顆孩子的心,但是有的人到了18歲卻是有的比大人還要成熟的,
-
心理測驗:你會嫁給自己喜歡的人嗎?這輩子你會嫁給自己喜歡的人嗎?你的婚姻會由你自己做得了主嗎?有多少人,關于自己婚姻、愛情的選擇,有著太多的無奈跟不舍。你
-
心理測試:你的人生會走什么樣的路線?所謂性格決定命運,究竟你的人生會是什么樣的人生軌跡呢?不一樣的性格基因,會給你帶來不一樣的生命路線,你平日的行為模式也無
-
心理測試:你的愛情直覺靈不靈?在感情的世界里,你和你的另一半是否擁有靈感默契呢?是否能夠做到心有靈犀一點就通呢?有了靈感,你就能敏銳地察覺對方是否真心
-
測試你是否自戀過了頭?平常你是一個容易自戀的人嗎?或許你會說,每個人多多少少都有點自戀的,誰不愛自己呢?那么,你是否自戀過了頭了呢?今天跟小編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