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自己的“情緒”放個假
深圳周刊
開心時會笑, 悲傷時會哭,總是莫名其妙心情煩躁,容易發脾氣,腦海里不停地想著許多不愉快的事情……如果不能控制喜怒哀樂,失去七情六欲,生活會變成一池死水。所以,生活中時不時為我們的“情緒”放放假未嘗不是一件好事情。
在香港大約有一百二十萬情緒病患者,他們不能控制情緒,天天承受痛苦。去年張國榮的跳樓事件,香港著名演員劉玉翠的“癲狂”狀態等等都是情緒病的表現之一。情緒病是指以情緒困擾為主要特質的疾病,包括抑郁、驚恐、憂慮、煩躁或緊張等情緒病癥,甚至出現身體病癥,如頭痛、失眠、疲倦及原因不明的疼痛。這些病癥通常持續四個星期或以上,而且會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如工作、學業、社交或家庭關系等。
情緒病的成因有內在個人因素及外在環境因素兩種,個人性格與患情緒病有關,例如容易緊張、過分執著、完美主義者等都比較容易患上情緒病。醫學研究表明,情緒病患者腦部的遺傳物質,特別是血清素失去平衡,顯示出生理變化也是引起情緒病的原因。此外,環境因素,如突然面對生離死別、生活壓力太大、失業、感情因素等都有機會觸發情緒病。例如去年爆發非典型性肺炎后,香港健康情緒中心曾進行電話調查,研究非典型性肺炎對香港人情緒的影響。結果發現,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患上情緒病,當中又以家庭主婦最為高危。
情緒病是目前全球最流行的都市病。世界衛生組織預測到2015年,單單抑郁癥就會僅次于心臟病成為全球第二號疾病殺手。根據香港統計資料顯示,每5個成年人中便有一個于一生中患上不同程度的情緒病。情緒病雖然不是世紀絕癥,但它與感冒一樣非常普遍,可發生在任何人身上,而且殺傷力比身體感冒高得多,香港每天平均有三個人自殺身亡,其中大約八成曾患有抑郁癥,不過,它是可以借助藥物和心理治療而治愈的。
情緒病小測試
為自己做個小測試,看看你的身心是否健康?
1.過去四個星期,你是否經常有下列四個或者以上的癥狀?
身體方面:1)頭痛2)失眠3)身體虛弱4)胸口不適5)腸胃不適6)疲倦7)多夢,睡醒后卻覺得像沒有睡過一樣8)周身骨痛
精神方面:1)心情煩躁,容易發脾氣2)精神緊張,難以松弛3)情緒低落,提不起勁4)腦海里不停想著許多不愉快的事情5)覺得自己沒有用6)精神難以集中7)覺得將來沒有希望8)覺得不想做人;
2.過去四個星期,你是否受到上述四個或者以上癥狀的困擾?
3.過去四個星期,你的社會功能(例如工作、社交、家庭關系、處理家務等等)是否受到上述四個或者四個以上的癥狀影響?
結果分析:如果在你問題2和3中有一項選擇了是,初步顯示你患有情緒病,請盡快尋求醫生的意見。
如果你在問題2和3都選擇否,初步顯示你沒有情緒病的問題。
情緒病種類與病癥
情緒病包括抑郁癥、經常焦慮癥、驚恐癥、社交焦慮癥、強迫癥、創傷后情緒病等等六種病。
抑郁癥:連續兩星期或以上覺得情緒低落、食欲下降,感到絕望、身體疲累及反應遲鈍。如:歌手張國榮、演員林建明及劉玉翠。
經常焦慮癥:持續恐懼及精神緊張、失眠、心悸及各種頭痛。如:填詞人林夕。
驚恐癥:突然性,心跳加速,胸口不適、呼吸困難、害怕失控、自信心下降。如演員顏國墚。
社交焦慮癥:在公眾場合時感到緊張、害怕,經常逃避出席社交活動。
強迫癥:經常性、不難控制地進行某些行為,如經常洗手、檢查門窗等。
創傷后情緒病:天災人禍后發生,如非典、“9·11”事件后變得警覺性高。
20個快樂小貼士
香港中文大學及香港健康情緒中心在對現代都市人“情緒病”研究后發現,許多“情緒病”患者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最缺乏的重要“營養”便是快樂,所以,無論我們面臨怎樣的工作壓力和生活的變故,都應該保持快樂的心情。
1.一吐為快。切莫將想說的話強壓心底,只有說出來才有助于心態的平衡。
2.兩手準備。凡事應該預先多設想可能出現的最壞結果及相應的對策,這樣,你就會對自己的應變能力充滿信心。
3.擁抱自然。旅行可使你重獲活力。有時間,到郊外走走,看看青山隱隱,聽聽流水潺潺,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4.多聽聽音樂。音樂是一個多功能的處方。當你煩得快要不行的時候,不妨買上一盒帶有海浪拍岸或熱帶叢林背景音樂的CD,在一個寧靜平和的氛圍中閉目聆聽。
5.快樂復習。當你覺得壓力已不堪承負,甚至連做夢都在與別人唇槍舌劍的時候,給自己一個Freenight,沏杯熱茶,扭亮臺燈,打開相冊,讓昔日慢慢重來。于是,世間的紛爭于你也就不那么重要了。
6.意外之喜。不要把自己圈在朝九晚五的圈子里,更不要浸在為人之母的忙亂中,要從這些習以為常的事情中脫離出來。比如,閑來無事時,做做陶藝,織織毛衣,畫張小畫。
7.朋友一生一起走。打個電話問候一下久不聯系的朋友,最好是個愛說笑話又懂幽默的。這樣一來,既可以放松你的心情,又可以讓你感到依然有許多朋友可以親近。
8.體味童趣。有空多和你的孩子一起玩耍,和他一起盡情歡笑,體味兒時的那種無憂無慮。
9.忙里偷閑。提早起床,外出散步,嘗試做做運動,
10.稍稍放縱。稍稍放低要求,不必讓每天穿著的衣服,在洗滌和熨燙上都達到專業水平。
11.嬌慣自己。健康的飲食、良好的睡眠都會讓你擁有一個不錯的心境,此外,多接觸社會,多陶冶自己,會讓你永葆青春。
12.職場休息。當面前厚重的文件使你幾近崩潰的時候,不妨走出低矮壓抑的寫字樓,給自己一個職場休息,去感受一下天空的高遠與空氣的清爽。哪怕只是短短的5分鐘,重新開始工作的時候,所有的難題都會豁然開朗。
13.發泄療法。給自己買一個玩具(最好是毛絨玩具),權且在心情煩亂的時候充當一下發泄的對象。
14.超越極限。你只需要在晨練時多跑出一里,或者只是幾米,讓自己覺得即使在如此大的壓力下,依然可以有實力超越自己。
15.幽默Maker。做一個辦公室里的幽默大師,隨時釋放你的幽默感。
16.洗盡煩惱。這是我們最傳統的減壓法,在晚間的浴室里增加一點沁人心脾的芳香,關上電話機,在愜意的溫水浴中徹底放松,然后再睡個好覺,會使你迅速重獲全新能量。
17.回到港灣。人生旅途上,家是你避風的港灣。當你又被壞心情侵襲的時候,試著將自己融入家庭的溫馨中,在與家人進行情感溝通的同時,你會感受到愛與被愛的快樂。
18.做小女人。早上讀讀張愛玲,翻翻瓊瑤;下午逛逛街,購購物;晚上鉆進廚房,弄兩道精制小菜,和他來個燭光晚餐,再和他撒撒嬌,膩一膩,神仙也不過如此了!
19.挖掘潛力。創造力是對自身能力的最好肯定,它可以讓你感到一種被認可的快樂。所以要努力挖掘你的創造力。
20.獨自偷歡。給自己買上一束鮮花或一件小禮物,到咖啡廳去品味一杯濃郁的德國咖啡,和一些從未見過面的朋友一起聽聽音樂,聊聊心事。從自己的世界中脫離出來,認識一些新世界,因為每一個人都是一個世界。
專家建議:心理、生理雙管治療
香港健康情緒中心臨床心理學家郭碧珊指出,情緒病的治療方法主要有兩種,心理治療(認識行為治療)及藥物治療。情緒病患者常常不自控地過度負面或采取鉆牛角尖的想法與態度去面對各種事情,認識行為治療的原理是臨床心理學家透過有系統地協助情緒病患者糾正自己的負面情緒、思想、行為及生活模式。而藥物治療則是透過服用血清素調節劑增加患者腦部血清素的傳送,從而令腦部功能恢復正常,改善情緒病。
郭醫生同時指出,情緒病的病癥特征在生活中非常常見,但并不是表示一出現上述病癥,我們就一定是情緒病患者,事實上,當某種病癥必須持續至少四個星期發生,而且對日常生活、社交活動造成影響,最后亦必須經由臨床心理學家臨床驗證,證實患病才進行治療。
很多情緒病患者未必知道發病原因,如果身邊朋友、家人不諒解、潑冷水、只會令治療更加困難。所以,如果你身邊朋友、家人、同事可能患上情緒病時,最好不要跟對方講否定的話,例如說“你只是一時情緒低落,很快沒事情”等否定句,應該用聆聽,鼓勵對方尋求專業意見,接受治療。
相關文章
-
克服心理焦慮癥有哪些辦法 用這6個小竅門大家都知道在生活中每個人都可能會出現一些焦慮癥的,而且焦慮癥其實也是屬于一種心理疾病的,嚴重的就會影響到自己身體健康的,
-
什么是焦慮 焦慮有好有懷如何自我緩解的在說到焦慮癥的時候,相信很多人也并不是那么的熟悉,因為這個焦慮癥其實也是有一些負面的影響的,因為這個焦慮癥的發生也是非常
-
怎么緩解工作壓力生活壓力也是越來越大了,不管是身體方面的或者心理方面的壓力。也是很多現代人的通病,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壓力比較大的情況下到
-
在職場中如何拉近同事關系 不妨試試這樣做如果是換了新工作以后,可是很多人都不知道應該怎么做才可以和新同事在一起相處的,應該怎么做才可以拉近一些關系的,而且我們大
-
你了解焦慮癥嗎?焦慮癥原因有哪些焦慮癥與遺傳因素有密切關系,焦慮癥有家族病史,有家族病的人更容易出現焦慮癥,所以平時要注意調整情緒,緩解壓力,焦慮癥也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