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適度激發潛能的焦慮癥
“焦慮是幾乎每位考生考前都出現過的一種心理現象,它由應考情景引起,主要表現為緊張、憂慮、不安、煩躁等心理情緒。適當的焦慮反應可以激發潛能,有助于自我挑戰。”趙菊叢老師說,當一個人面對危險和困難,或是一件好事或壞事突然降臨時,就會有一種焦慮情緒。這種焦慮是不能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是無法憑借人的意志來左右的。對于面臨中考和高考的考生來說,越是平日里學習成績好的學生,在考試面前越表現得焦慮,他們總是擔心考不好怎么辦?老師、家長和學生本人對成績的期望越高,他們的焦慮值也就越大。而適當的焦慮卻更有助于激發考生的潛能,有利于考試的發揮。
趙菊叢老師表示,面對考試的來臨,家長們沒有必要“談焦慮色變”,適度的焦慮會調動人的潛能,去迎接困難,解決問題。人在遇到重大事情的時候會產生不安,會出汗,甚至會全身發抖,而恰恰這時人的大腦反應最靈敏,這時也就會超水平發揮人的智力和體力去戰勝困難。
過度焦慮非短期形成
趙老師說,過度的焦慮會造成心理和生理的失調,這就需要由專業醫生進行指導或治療。過度的焦慮情緒會引起一些生理反應失調。例如晚上睡不好、失眠、白天上課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下降,更有甚者會頭痛頭暈、四肢酸痛、眼睛干澀、煩躁易怒等,較嚴重者會心跳加快、呼吸困難、莫名其妙發抖與盜汗、胸痛、腸胃不適等等。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趙老師說,許多家長反映,孩子平日學習挺好的,可是就差兩個月了,孩子突然學不進去了。家長、老師苦口婆心地勸,讓孩子堅持兩個月,試考完了,就能輕松了,可這最后一搏卻怎么也搏不上去了。其實,這就是一種典型考前焦慮癥的表現。孩子的這種焦慮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這是長期以來,學校、家長、社會的種種壓力造成的。對待這類的考生,家長不要再給孩子鼓勁了,適當地給孩子減減壓,更有利于孩子的考試。
對于焦慮情緒特別嚴重的考生,家長可帶著孩子找專業的醫生幫忙。根據孩子的一些表現,用少劑量的藥物,可以緩解焦慮情緒。
-
克服心理焦慮癥有哪些辦法 用這6個小竅門大家都知道在生活中每個人都可能會出現一些焦慮癥的,而且焦慮癥其實也是屬于一種心理疾病的,嚴重的就會影響到自己身體健康的,
-
什么是焦慮 焦慮有好有懷如何自我緩解的在說到焦慮癥的時候,相信很多人也并不是那么的熟悉,因為這個焦慮癥其實也是有一些負面的影響的,因為這個焦慮癥的發生也是非常
-
怎么緩解工作壓力生活壓力也是越來越大了,不管是身體方面的或者心理方面的壓力。也是很多現代人的通病,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壓力比較大的情況下到
-
在職場中如何拉近同事關系 不妨試試這樣做如果是換了新工作以后,可是很多人都不知道應該怎么做才可以和新同事在一起相處的,應該怎么做才可以拉近一些關系的,而且我們大
-
你了解焦慮癥嗎?焦慮癥原因有哪些焦慮癥與遺傳因素有密切關系,焦慮癥有家族病史,有家族病的人更容易出現焦慮癥,所以平時要注意調整情緒,緩解壓力,焦慮癥也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