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拖延是為了緩解焦慮癥
拖延這個毛病,有時候看起來沒什么大不了。很多人都有過把該干的工作拖到最后,最后期限要到了才加班加點趕工完成的情況。甚至有時候因為時間的壓力,人變得更敏捷、更專注,工作反而完成得更快更好。
然而,拖延并不總能變成這樣的好事。當拖延已經形成習慣,事無巨細,甚至在自己非常看重的問題上都拖延;當自己深深地被其困擾,無數次寄望于“第二天”能改變但還是身不由己地拖下去的時候,拖延就確實是一個嚴重的問題,需要認真的面對和解決。
因為拖延工作的時間基本都是在玩,拖延常常被認為是懶惰。然而它并不只是懶惰這么簡單。想想拖延可能的后果:失去重要的機會,各種負面情緒的困擾,如失去機會的負罪感、效率低下的無能感、荒廢時光的空虛感等,這些足以讓很多懶人變勤快。如果這么大的代價都不能讓一個人放棄拖延,那么就有理由相信,拖延對于這個人而言,存在某種不小的價值。
拖延是一種推遲進行任務的行為,這種行為表明了我們對所拖延的事情的真實態度:抗拒。我們需要做一件事,然而真實的內心因為種種原因又抗拒去做,這就產生了內心沖突。如果個人能意識到并勇敢面對沖突,就能采取積極的方式進行解決,看哪些理由更合理、更符合自己的利益,然后決定是否要做。
然而很多沖突并不容易解決,涉及客觀現實,涉及我們長久已來根深蒂固的信念,面對起來會產生巨大的焦慮。于是我們只好無意識地采取拖延來逃避面對。所以,拖延本質上是一種保護自己暫時免于內心沖突和焦慮的手段。
比如小佳,她拖延寫稿,其實是對工作不滿意的表現。所以她會說“生活太平庸”,“沒有好選題”、“好機會”,“缺少點燃激情的機會”。這樣的問題本來可以通過更積極的手段來解決,要么換一個符合這些要求的工作,要么認識到自己這些要求并不合理。作為記者,她有責任主動搜集選題,也有責任尋找點燃激情的機會。但這個問題涉及的自我批判和改變太大,小佳也許潛意識不愿面對。如果換工作不現實,又不能改變自己,對現狀的不滿就變得無解。每個讓自己必須面對現狀的寫稿任務都成了焦慮的來源,拖延成了唯一的緩解手段。
-
克服心理焦慮癥有哪些辦法 用這6個小竅門大家都知道在生活中每個人都可能會出現一些焦慮癥的,而且焦慮癥其實也是屬于一種心理疾病的,嚴重的就會影響到自己身體健康的,
-
什么是焦慮 焦慮有好有懷如何自我緩解的在說到焦慮癥的時候,相信很多人也并不是那么的熟悉,因為這個焦慮癥其實也是有一些負面的影響的,因為這個焦慮癥的發生也是非常
-
怎么緩解工作壓力生活壓力也是越來越大了,不管是身體方面的或者心理方面的壓力。也是很多現代人的通病,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壓力比較大的情況下到
-
在職場中如何拉近同事關系 不妨試試這樣做如果是換了新工作以后,可是很多人都不知道應該怎么做才可以和新同事在一起相處的,應該怎么做才可以拉近一些關系的,而且我們大
-
你了解焦慮癥嗎?焦慮癥原因有哪些焦慮癥與遺傳因素有密切關系,焦慮癥有家族病史,有家族病的人更容易出現焦慮癥,所以平時要注意調整情緒,緩解壓力,焦慮癥也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