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家長患上“家訪焦慮癥”的因素是什么
現在的勞師對待工作越來越重視,開學之前老師要家訪,這可愁懷不少家長,讓很多的家長不知道該做什么,其實家訪就是老師看看學生最近的情況,沒有那么大的問題。
準備半天老師只吃了兩顆葡萄
章女士的孩子9月就要上幼兒園了,前段時間接到老師電話說近期要來家訪,可沒說是哪天,說來了會再通知。“到底是哪天啊,搞得我和老公都挺緊張的。”
上周五6點左右,章女士一家三口正在吃飯,突然接到一個電話,是幼兒園老師打來的,說現在就來家訪,再過半個小時到。“半個小時,太突然了。”全家趕緊“兵分三路”:婆婆在家收拾碗筷,老公整理客廳,章女士下樓去買了些水果,還順道買了新果盤來盛放。
“準備工作”剛就緒,“貴客”就登門了。30分鐘的交流時間里,兩位老師了解了孩子的行為習慣,會不會自己吃飯、上廁所,以及叮囑了孩子入園后的注意事項。整個過程,老師連水都沒喝,還是章女士為了讓女兒“表現”下,老師才吃了女兒遞過來的兩顆葡萄。“不知道,第一次見面有沒有給老師留下好印象。”章女士有些擔憂。
李女士也為“家訪”的事焦慮不已。孩子要上小學一年級了,班主任第一次家訪,不知道會問些什么問題,就怕自己回答不好,影響班主任的第一印象。“要不要準備超市卡呀,也許第一次見面就送不太好,但怕別的家長都送啊。”李女士很糾結。
弱點不用藏著掖著
坦誠相告老師才能針對性教學
“家長的心情我們理解,但真不用緊張。”舟山路幼兒園趙小春老師說,其實家訪的目的很簡單,就是了解下孩子的第一手信息,然后再混個“臉熟”。
趙老師說,有次去家訪,孩子見了老師很膽怯,一直抱著爸爸的脖子不肯下來。這時趙老師就和小家伙套起了近乎:“呀,你的玩具好多呀,你最喜歡哪樣?”小女生一聽玩具,眼睛都亮了:“我最喜歡這個大娃娃,會唱歌哦。”這一來一回,師生倆就熟悉了。“家訪也是一次‘破冰之旅’,現在和孩子熟悉了,等開園了孩子在陌生環境中能找到熟悉的人,能更好地適應。”趙老師說。
拱宸橋小學的王水清老師這學期教新一年級,8月份她也走訪了不少新生家庭,過程中她發現了一個現象:不少家長為了給老師留下好印象,總是極力地展現孩子的優點,而一些薄弱項卻是藏著掖著。
比如有一次家訪,家長準備得很充分,把孩子幼兒園獲過的獎狀拿出來給老師看。而在交流的過程中,孩子在邊上的沙發上上躥下跳,家長提醒了還是沒有收斂。“這個孩子很優秀,但是在自控力上稍顯不足,家長在介紹孩子情況時也沒提到這點。”王老師說,每次和家長交流時,她都會問有沒有特別需要老師幫助的地方,但也許是怕暴露孩子的薄弱點,家長們說的都不多。“家訪并不是提前給孩子打分評等級、下定論,我們只是想提前了解孩子的一些長處與不足,這樣在開學后才能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所以也真心希望家長能坦誠相告。”
家訪無需做特別準備
送禮是對老師工作的不信任
針對新生家長的“家訪恐懼癥”,我們采訪了多位幼兒園、小學的一線教師,他們就家長最關心的3問題,專門提供了一份攻略。
-
克服心理焦慮癥有哪些辦法 用這6個小竅門大家都知道在生活中每個人都可能會出現一些焦慮癥的,而且焦慮癥其實也是屬于一種心理疾病的,嚴重的就會影響到自己身體健康的,
-
什么是焦慮 焦慮有好有懷如何自我緩解的在說到焦慮癥的時候,相信很多人也并不是那么的熟悉,因為這個焦慮癥其實也是有一些負面的影響的,因為這個焦慮癥的發生也是非常
-
怎么緩解工作壓力生活壓力也是越來越大了,不管是身體方面的或者心理方面的壓力。也是很多現代人的通病,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壓力比較大的情況下到
-
在職場中如何拉近同事關系 不妨試試這樣做如果是換了新工作以后,可是很多人都不知道應該怎么做才可以和新同事在一起相處的,應該怎么做才可以拉近一些關系的,而且我們大
-
你了解焦慮癥嗎?焦慮癥原因有哪些焦慮癥與遺傳因素有密切關系,焦慮癥有家族病史,有家族病的人更容易出現焦慮癥,所以平時要注意調整情緒,緩解壓力,焦慮癥也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