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慮癥狀的臨床表現及緩解和預防
焦慮癥是心理疾病的其中一種,如果不能得到及時的改善液或損害我們的身心健康。接下來我就為大家詳細介紹一下焦慮癥的臨床表現,以及我們應該如何來控制或是預防它。
一、診斷:
人們預感到不利情景的出現而產生的一種擔憂、緊張、不安、恐懼、不愉快等的綜合情緒體驗。焦慮伴有明顯的生理變化,尤其是植物神經活動的變化。表現為血液內腎上腺素濃度增加、心悸、血壓升高、呼吸加深加快、肌張力降低、皮膚蒼白、失眠、尿頻、腹瀉,等等。
可起病于任何年齡,以40歲以前發(fā)病為多見。起病可急可緩,病前常有心理或軀體方面的誘因。
1、急性焦慮癥,又稱驚恐發(fā)作(panicattack)。突然出現強烈恐懼,伴有植物神經功能障礙為主要表現。患者突然恐懼,猶如“大難臨頭”或 “死亡將至”、“失去自控能力”的體驗,而尖叫逃跑、躲藏或呼救。可伴有呼吸困難、心悸、胸痛或不適、眩暈、嘔吐,出汗,面色蒼白、顫動等。每次發(fā)作持續(xù)數小時,一月可數發(fā),間歇期可無明顯癥狀。
2、慢性焦慮癥,又稱普遍性焦慮或廣泛性焦慮癥(Generalizedanxiety)是一種自己不能控制的,沒有明確對象或內容的恐懼,覺到有某種 實際不存在的威脅將至,而緊張不安、提心吊膽樣的痛苦體驗。還伴有顫動等運動性不安,胸部緊壓等局部不適感及心慌、呼吸加快、面色蒼白、出汗、尿頻、尿急 等植物神經功能亢進癥狀。在慢性焦慮癥的基礎上可有驚恐發(fā)作。
二、分類:
1、狀態(tài)性焦慮。由于某一種情境而引起的焦慮,情境改變時,焦慮隨之消失。但有時某種情境很特殊,產生的焦慮十分強烈,有可能產生短暫的人格變化。
2、特質性焦慮。由于一個人的人格特點與眾不同,在相同的情境中,其情緒反應的頻度和強度也與眾不同。例如,在與陌生人相處的時候,有的人就會出現這種特質性焦慮。
三、預防
1、良好的自我心態(tài)
首先要樂天知命,知足常樂。其次是要保持心理穩(wěn)定,不可大喜大悲,要心寬,凡事想得開,要使自己的主觀思想不斷適應客觀發(fā)展的現實。不要企圖讓客觀事物 納入自己的主觀思維軌道,那不但是不可能的,而且極易誘發(fā)焦慮、抑郁、怨恨、悲傷、憤怒等消極情緒。再次是要注意"制怒",不要輕易發(fā)脾氣。
-
克服心理焦慮癥有哪些辦法 用這6個小竅門大家都知道在生活中每個人都可能會出現一些焦慮癥的,而且焦慮癥其實也是屬于一種心理疾病的,嚴重的就會影響到自己身體健康的,
-
什么是焦慮 焦慮有好有懷如何自我緩解的在說到焦慮癥的時候,相信很多人也并不是那么的熟悉,因為這個焦慮癥其實也是有一些負面的影響的,因為這個焦慮癥的發(fā)生也是非常
-
怎么緩解工作壓力生活壓力也是越來越大了,不管是身體方面的或者心理方面的壓力。也是很多現代人的通病,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壓力比較大的情況下到
-
在職場中如何拉近同事關系 不妨試試這樣做如果是換了新工作以后,可是很多人都不知道應該怎么做才可以和新同事在一起相處的,應該怎么做才可以拉近一些關系的,而且我們大
-
你了解焦慮癥嗎?焦慮癥原因有哪些焦慮癥與遺傳因素有密切關系,焦慮癥有家族病史,有家族病的人更容易出現焦慮癥,所以平時要注意調整情緒,緩解壓力,焦慮癥也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