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說越是聰明的人越焦慮?
你是經常覺得有點事沒有做完?你是不是做事都要求非常完美,非常精確?你是不是經常會有焦慮的情緒?這些都是焦慮癥的表現,這些表現都來自于非常聰明的人,而且越是聰明,他的壓力越大,也越是焦慮。這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
焦慮多源于追求完美
究竟什么樣的人更容易焦慮?“其實,美國著名女心理學家霍妮早指出過,更容易焦慮的人通常有幾類:聰明的人,有創造力的人,競爭性強的人,以及經濟條件 好的人。聰明的人、有創造力的人更容易想到很多不好的可能性。"余金龍說,“焦慮通常跟個性、成長背景關系密切。最普遍、最多見焦慮問題的個性,正是追求 完美的個性。這種個性在焦慮患者中非常多見,他們追求卓越,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永遠不滿足現狀,他們當然大多表現優秀,這也是他們智商測驗成績好的原因 之一。
其次,還有愛表現,喜歡成為眾人中心的表演型個性的人,也容易焦慮。比如很多演員都存在這類心理問題。也有一些控制欲望、依賴性和暗示性比較強的 人,也就是容易受人家影響的人,也容易有焦慮。在個性、成長背景之外,還有一類焦慮其實來源于我們對死亡的恐懼。我們每個人都會面臨死亡帶來的恐懼和焦 慮,因為死亡一定就在前方不遠的地方等待著我們,誰也躲避不開。”余金龍如是說。
“全民焦慮”之一:
重男輕女觀念引發心理傷害
當下中國,在余金龍看來,幾乎是“全民焦慮”的。引起國民焦慮性格以及相關心理健康問題的其實有幾個深切弊端和根源,需要我們從文化的根上揚棄。
“首先是重男輕女的問題。在這種家庭出來的男性往往有戀母情結,而女性則多有母親情結。他們往往在工作、生活、感情和家庭中會遇到更多的困難和沖突,帶 來更多的焦慮。這樣的家庭對男女都不好,但更傷害女性,尤其是家中排行第二的女兒。但排行第二的女兒一般都特別用功、努力和聰明能干。我曾接診過一個非常 極端的案例。她總是被瀕死、要瘋掉的感覺突然抓住,還看見身后站著面目可怕的鬼影。治療中才發現,她的童年很不受父親喜歡,父親有一次因醉酒而掐住她的脖 子,幾乎讓她昏死。在我看來,其實是重男輕女思想的鬼魅。受這樣集體潛意識傷害的女性,往往成年后更重男輕女,尤其是為親人長期犧牲和奉獻,卻得不到相應 的感激和回報,心理不平衡所造成的內心沖突是形成她們焦慮的重要原因。”
“全民焦慮”之二:
升學壓力大引發“學校恐懼癥”
“再者,是溺愛孩子引起的心理健康問題。只有讓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經歷磨難、挫折,獨立承擔后果和風險,孩子的內心才更有力量、更有自信。而我們當下家庭 的問題是過度保護,這等于告訴孩子外面不安全,孩子內心缺乏安全感也是造成孩子焦慮的重要原因。父母也沒有在孩子小時候有意識地進行獨立訓練或挫折訓練。 只要是在孩子能承受得起的范圍,無論是丟臉、跌倒,還是失敗、碰壁,都應該讓孩子多經歷一些。過去,孩子在初中升高中的階段比較容易出現焦慮問題,我們稱 之為‘學校恐懼癥’。不愿上學或拒絕上學,或一見到學校就緊張、難受、不自在,甚至全身發抖、暈厥之類。現在,小升初的孩子已經越來越多出現‘學校恐懼 癥’的問題。現在的孩子內心沒有力量,沒有自信,沒有安全感,而外面的環境競爭又異常激烈。不要以為是笨小孩得這種病,恰恰相反,越聰明的、越懂事、成績 越好的孩子越容易得這種病。” 余金龍說。在他看來,父母對孩子最好的教育,是父親為人包容,母親心態平和,父母之間互敬互諒。言教不如身教。孩子不能包 容自己的缺點和不完美,其實是父母沒有示范好如何包容所引起的。孩子的個性是從父母那里雙向吸收而來的。中國家庭父親的注意力往往放在外面,陪伴孩子的時 間很少,這種父親角色缺失也是造成孩子焦慮和強迫的重要原因。尤其3歲后,孩子特別需要來自父親的榜樣和力量感。
-
克服心理焦慮癥有哪些辦法 用這6個小竅門大家都知道在生活中每個人都可能會出現一些焦慮癥的,而且焦慮癥其實也是屬于一種心理疾病的,嚴重的就會影響到自己身體健康的,
-
什么是焦慮 焦慮有好有懷如何自我緩解的在說到焦慮癥的時候,相信很多人也并不是那么的熟悉,因為這個焦慮癥其實也是有一些負面的影響的,因為這個焦慮癥的發生也是非常
-
怎么緩解工作壓力生活壓力也是越來越大了,不管是身體方面的或者心理方面的壓力。也是很多現代人的通病,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壓力比較大的情況下到
-
在職場中如何拉近同事關系 不妨試試這樣做如果是換了新工作以后,可是很多人都不知道應該怎么做才可以和新同事在一起相處的,應該怎么做才可以拉近一些關系的,而且我們大
-
你了解焦慮癥嗎?焦慮癥原因有哪些焦慮癥與遺傳因素有密切關系,焦慮癥有家族病史,有家族病的人更容易出現焦慮癥,所以平時要注意調整情緒,緩解壓力,焦慮癥也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