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案例:人際關系恐怖癥
疾病分類: 神經(jīng)癥(恐怖癥――對人恐怖)
常見問題分類: 性心理問題;人際交往問題
治療方法分類: 認知領悟療法
治療師: 鐘友彬
案例出處: 《認知領悟療法》貴州教育出版社
姓名: 略 性別: 男 年齡: 27
教育程度: 研究生畢業(yè) 社會經(jīng)濟地位: 機關職員 婚姻狀況: 未婚
外在表現(xiàn): 臉紅、羞怯、表情不自然、苦惱、焦急。
表現(xiàn)出的問題: 來訪者十余年來怕見生人,只要一見到陌生人就感到心慌、臉紅、表情不自然,非常苦惱。 既往生活史與當前生活情景。
1975年(14歲)在初中三年級讀書時,和同座位一女生相處較好,內(nèi)心里對她有好感,常在一起談天。不久,班內(nèi)調(diào)整座位,那位女生和另一男生排在一個座位上,在他后面。病人和那位男生關系不好。有一次,那位男生向病人借尺子,他回頭遞送時,順便看了他所喜歡的女生一眼。忽然想到那位男生會發(fā)現(xiàn)他對那女生“有意思”而聲張出去,引起同學們“起哄”。這么一想,感到臉一下子紅了起來,發(fā)熱,心跳也加快了,趕快轉(zhuǎn)回身。過了好長時間才平靜下來。以后發(fā)現(xiàn)那位男生在有意地觀察、注意他和那位女生的活動,似乎想發(fā)現(xiàn)什么秘密,感到很緊張。當時,病人在班上擔任讀報員,經(jīng)常要站在講臺上給大家讀報。以前做這個工作時都很自然,沒有困難。從這次臉紅以后,上臺讀報面對同學們時,即感到心情緊張。尤其在讀到關于男女關系、流氓犯罪等消息報導時,更是如此。越是緊張,越感到表情不自然,甚至臉紅、出汗。又過了不久,聽到幾個愛打鬧的男生常常喊“調(diào)情”、“抓流氓”等,病人推測這些話是影射他,是說給他聽的,認為他們一定是在背后議論他和那位女生“搞對象”了。上課時發(fā)現(xiàn)別的同學也在注意他。因此,盡量不再回頭,免得引起別人誤會。平時勞動或開會的時候,也盡量避開那位女生。
高中時期,仍然和該女生在一個班上。病人雖然外表上一切如常,但內(nèi)心理一直緊張,逐漸少和別人交往。有一個學期,和另一個性格活潑的女生同座位,對方常用眼盯看他,他感到坐立不安,老怕被別人發(fā)現(xiàn),在男女關系上挑他的毛病。不久,發(fā)現(xiàn)老師上課時,也用審視的目光看他,似乎看到了他緊張的表情。有一次老師不點名地說:“我真不知道你腦子里在想些什么?”認為老師也在誤解他。整日惶惶不安。他就這樣勉強讀完了高中。
1978年秋考入大學,換了個新環(huán)境,情況好了一些。不久,又和一個男同學關系不好,對方常用眼“瞪”他,他覺得受不了。以后,在面對那位男同學時,又感到臉上表情不自然,且臉紅。逐漸對別的同學,不論男女,都不敢對視。這種恐懼比臉紅、心慌更為難受,嚴重地妨礙了他和別人的交往。
自從在初中期間初次為“男女關系”感到臉紅以后,和女生面對時就感到心情緊張,表情不自然;又怕對方發(fā)現(xiàn),產(chǎn)生誤解,以為他這個人可能“對男女方面的事想得太多”,給人留下不好的印象。在大學期間,聽到別人說“流氓”、“作風不正派”或“小偷”等字眼時,他心理都緊張,怕被人說成是作風不正派的人。腦子里老是不能休息,學習感到困難。雖然學習成績還好,但感到被“折磨”得疲憊不堪。
-
恐懼癥原因有哪些?了解恐懼癥的原因恐懼癥的發(fā)生主要與遺傳因素有關,身體素質(zhì)差也是導致恐懼癥發(fā)生的主要原因,生理因素是誘發(fā)恐懼癥的常見因素,大家要注意恐懼癥
-
如何預防恐懼癥?從生活習慣開始生活中大家要注意恐懼癥的預防,不要對自己有太高的要求,不要刻意在意自己的身體反應,預防恐懼癥要及時克服恐懼的心理,及時緩
-
恐懼癥有哪些表現(xiàn)?深入了解恐懼癥生活中很多人對于恐懼癥不了解恐懼癥是一種常見的精神疾病,恐懼癥會導致患者產(chǎn)生恐懼的心理,也會導致患者出現(xiàn)異常出汗的現(xiàn)象,
-
患了社交恐懼怎么辦 嘗試心理暗示法如果我們在平時的時候得了社交恐懼癥的癥狀,也是會給我們的身體帶來非常大的疾病的困擾的,那么在得了社交恐懼癥的時候,我們應
-
心理恐懼怎么辦恐懼癥在生活中也是非常常見的,在生活中可能很多人都感覺心里特別的害怕,有時候做事情的時候總是心碰碰的跳之類的,那么這種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