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外牙醫恐懼癥病因差異分析
牙醫恐懼癥,在國外被稱為dental anxiety或者dental fear。所指的是一組與牙科診療相關的異常心理、生理及行為狀態。表現為患者在治療前、治療期間的緊張、焦慮、恐懼,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緒和行為等,臨床表現為心跳加快、血壓異常、出汗、多語、肌肉緊張、面色蒼白乃至暈厥。病人還會因此出現避醫行為,不愿接 受牙科診療和檢查,不愿配合醫生的診療工作等等。
牙醫恐懼的原因有哪些?根據國外的流行病學調查,病因主要分為3類。
1)對牙科診療本身的恐懼
少數患者是對于牙科診療本身的恐懼,比如咽部敏感、口腔不能存水、討厭異味、不適應牙科的診療環境等等,這類恐懼有點類似于恐高癥和恐飛癥。屬于此類的病人不多,但是由于其恐懼的特殊性,治療起來也比較困難。
2)對痛苦經歷的道聽途說
道聽途說型的患者也不在少數,比如來自于父母親屬,或者朋友同事的對于牙科不愉快經歷的轉述,而且這些轉述有著很為夸大的成分。媒體的“力量”同樣不可忽視——影視劇、卡通、漫畫、笑話等對于牙醫、牙科診療等的負面或諷刺性的宣傳,使人們常常形成“刻板印象”:下意識的將牙醫與疼痛、折磨、恐懼相聯系。
3)兒時痛苦的拔牙手術
大多數的牙醫恐懼患者的恐懼主要來源于既往(兒時)不愉快的牙科經歷,比如一次痛苦的拔牙手術,一次治療中出現的意外嗆水,一次充滿疼痛的牙神經治療,或者咽部敏感引發的惡心等等。
國內病人牙醫恐懼的主要原因與國外有差異
國內的牙醫恐懼癥病因與國外基本相同,但也有些差異,以醫源性因素的作用居多。國內牙醫恐懼癥患者常常有不愉快的牙科診療經歷,而且往往與“殺神經”治療和“拔智齒”手術有關,疼痛和敲擊震動是主要原因。
國內由于診療條件有限、病人較多而且醫生觀念問題,常常忽視了對病人心理的保護和關愛。一些醫生只重治療,忽視與病人的交流,忽視無痛原則,把疼痛歸究為病人膽小、忍耐力差,導致治療粗暴進行。病人遺留心理創傷,成為醫源性牙牙醫恐懼癥患者。
相關文章
-
恐懼癥原因有哪些?了解恐懼癥的原因恐懼癥的發生主要與遺傳因素有關,身體素質差也是導致恐懼癥發生的主要原因,生理因素是誘發恐懼癥的常見因素,大家要注意恐懼癥
-
如何預防恐懼癥?從生活習慣開始生活中大家要注意恐懼癥的預防,不要對自己有太高的要求,不要刻意在意自己的身體反應,預防恐懼癥要及時克服恐懼的心理,及時緩
-
恐懼癥有哪些表現?深入了解恐懼癥生活中很多人對于恐懼癥不了解恐懼癥是一種常見的精神疾病,恐懼癥會導致患者產生恐懼的心理,也會導致患者出現異常出汗的現象,
-
患了社交恐懼怎么辦 嘗試心理暗示法如果我們在平時的時候得了社交恐懼癥的癥狀,也是會給我們的身體帶來非常大的疾病的困擾的,那么在得了社交恐懼癥的時候,我們應
-
心理恐懼怎么辦恐懼癥在生活中也是非常常見的,在生活中可能很多人都感覺心里特別的害怕,有時候做事情的時候總是心碰碰的跳之類的,那么這種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