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勿讓“網絡恐懼癥”蔓延
江門第一職業技術學校學生因在新浪微博上發帖,表達對江門創文行動中校方某些做法的不滿,學校強迫該生刪除微博后,仍給他記大過處分。這一報道被多個網站轉發,引起一些網友的關注。但由于不清楚該帖的具體內容,無法分辨它到底是民意的激烈表達抑或是低俗的惡搞,故筆者不可能、也不想議論個中的是非曲直,而只是試圖就此探討如何對待網絡輿情的問題。
在當前的社會轉型中,由于經濟發展方式加快轉變,利益多元分化,人們思想活動獨立性、多樣性和選擇性顯著增強等所引發的深層次矛盾和問題不斷出現。而由于其公開、方便和傳輸快捷的特性,網絡已成為新聞和信息傳播的新渠道、各種言論或思潮發表的新陣地、民意表達和社會監督的新工具,其傳播力和影響力之強大不可小視。但由于管理難度大,網絡上也不時有不實的誤傳或謠言、惡毒攻擊的粗暴語言,甚至惡意煽動等出現。
面對網絡這個開放性的信息傳播、思想表達和輿論博弈平臺,有的領導思想僵化,觀念嚴重滯后于時代的發展。面對一些所謂敏感問題,他們容不得網民自由表達自己的意思,無法接受有別于所謂正統宣傳的言論,對激烈的表達方式感到不可思議,總希望按照自己的意愿管治和控制民意。但是,輿論完全一律、思想高度一致,乃至以言治罪的年代,早已一去不復返。在網絡時代,體現公民權利意識強化的網民表達熱情高漲,公眾監督無所不在,總想掩蓋和回避矛盾,甚至封鎖壓制,其實是對網絡新媒體很不適應,甚至患上了恐懼癥。
就以江門創建文明城市中的一些具體做法來說,為了營造煥然一新的市容環境以迎接“國檢”,也曾臨時關閉了一些有礙觀瞻的店鋪、攤檔。部分檔主對此表示理解并配合執行,但也有人因自身利益受損而微詞頗多,如果這些不滿在網絡上發泄,其實只是一種自己思想公開表露的正常反應。我們對此不能簡單粗暴地堵塞、壓制,只有充分理解和尊重,讓批評意見找到宣泄出口,才不至于使不滿情緒蓄勢發酵,甚至導致事態擴大升級。
要妥善應對網絡輿情,關鍵是轉變觀念,消除“網絡恐懼癥”。對于敏感的網絡輿情,不要老是抱著陳舊的“打壓”思維不放,除封堵言路外就別無他法。當然,對無中生有、造謠惑眾、歪曲事實、惡毒攻擊、惡意煽動一類的違法信息,我們也決不能讓它泛濫成災,必須及時屏蔽刪除。但從不斷提高輿情應對能力來看,我們更加迫切需要增強接受質疑和批評的勇氣,培養包容不同及反對意見的雅量,建立信息及時公開、滿足公眾知情權和監督權的制度,形成有效吸引公眾理性表達和有序參與的機制,爭取民意和輿論的信任支持。
-
恐懼癥原因有哪些?了解恐懼癥的原因恐懼癥的發生主要與遺傳因素有關,身體素質差也是導致恐懼癥發生的主要原因,生理因素是誘發恐懼癥的常見因素,大家要注意恐懼癥
-
如何預防恐懼癥?從生活習慣開始生活中大家要注意恐懼癥的預防,不要對自己有太高的要求,不要刻意在意自己的身體反應,預防恐懼癥要及時克服恐懼的心理,及時緩
-
恐懼癥有哪些表現?深入了解恐懼癥生活中很多人對于恐懼癥不了解恐懼癥是一種常見的精神疾病,恐懼癥會導致患者產生恐懼的心理,也會導致患者出現異常出汗的現象,
-
患了社交恐懼怎么辦 嘗試心理暗示法如果我們在平時的時候得了社交恐懼癥的癥狀,也是會給我們的身體帶來非常大的疾病的困擾的,那么在得了社交恐懼癥的時候,我們應
-
心理恐懼怎么辦恐懼癥在生活中也是非常常見的,在生活中可能很多人都感覺心里特別的害怕,有時候做事情的時候總是心碰碰的跳之類的,那么這種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