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認生或是社交恐懼癥
案例:小廖夫婦的兒子已經4歲,原來是夫妻倆自己帶,后來隨著工作日漸繁忙,照顧孩子的時間也越來越少,于是他們將兒子送到了幼兒園,想讓他適應一下集體生活。沒想到幾周后,幼兒園老師打電話來,說他們的孩子可能有社交恐懼癥,建議進行心理輔導。小廖夫婦很是詫異,每天上下學接送,兒子一看見父母就笑逐顏開,回家也不停地說在幼兒園學到了什么新東西,沒看出異常啊。于是小廖決定請一天假,到幼兒園看個究竟。
在老師的陪同下,小廖來到兒子的班級,躲在窗外觀察。他發現,無論是上課還是自由活動,自己的兒子總是一個人躲在小朋友們的后面。老師上課提問到他,他低著頭、紅著臉,不知道囁囁嚅嚅的在說什么;自由活動時,小朋友們大部分都聚在一起玩,但自己的兒子卻一個人搬著小板凳在邊上自個兒玩積木。同時,小廖注意到,晚上帶孩子散步,見到同院的叔叔阿姨,兒子從來不叫,要么裝沒看見,要么死命地拽著媽媽的衣角,往身后躲。
其實,這樣的現象在許多孩子身上都很常見。我們知道,兒童由于缺乏獨立生存能力和社交經驗,在離開父母,獨自面對陌生人的時候,會產生焦慮。隨著和陌生人交往次數的增加,焦慮逐漸降低,最終會成為“熟人”。但如果長時間、反復出現持續的焦慮情緒和回避行為,就表示有社交恐懼癥的嫌疑了。
焦慮癥的原因可分為先天和后天兩種。根據雙生子研究,同卵雙胞胎的共病率是24%,異卵雙胞胎的共病率是15%。此外,直系親屬中有社交恐懼癥的,兒童患社交恐懼癥的概率比直系親屬中無社交恐懼癥的高10倍之多。可見,生物遺傳因素是導致兒童社交恐懼癥的原因之一。
相關文章
-
恐懼癥原因有哪些?了解恐懼癥的原因恐懼癥的發生主要與遺傳因素有關,身體素質差也是導致恐懼癥發生的主要原因,生理因素是誘發恐懼癥的常見因素,大家要注意恐懼癥
-
如何預防恐懼癥?從生活習慣開始生活中大家要注意恐懼癥的預防,不要對自己有太高的要求,不要刻意在意自己的身體反應,預防恐懼癥要及時克服恐懼的心理,及時緩
-
恐懼癥有哪些表現?深入了解恐懼癥生活中很多人對于恐懼癥不了解恐懼癥是一種常見的精神疾病,恐懼癥會導致患者產生恐懼的心理,也會導致患者出現異常出汗的現象,
-
患了社交恐懼怎么辦 嘗試心理暗示法如果我們在平時的時候得了社交恐懼癥的癥狀,也是會給我們的身體帶來非常大的疾病的困擾的,那么在得了社交恐懼癥的時候,我們應
-
心理恐懼怎么辦恐懼癥在生活中也是非常常見的,在生活中可能很多人都感覺心里特別的害怕,有時候做事情的時候總是心碰碰的跳之類的,那么這種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