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怕黑又怕鬼?簡單3招克服恐懼
天色一暗,你家的小寶貝就開始緊張兮兮,晚上不敢一個人睡覺,還堅持房間裡有鬼嗎?2至3歲的孩子對周遭環境的敏感度提升,加上受到媒體和大人言詞的影響,許多小朋友怕黑又怕鬼。幼兒保育專家提出3個小撇步,教爸媽帶領孩子走出恐懼!
很多幼兒既怕黑又怕鬼,總是不敢一個人睡覺,令爸媽相當困擾。
許多家長都有這樣的經驗:晚上睡覺時間一到,孩子躺上床就開始哭鬧,既不讓爸媽離開身邊,也不許爸媽將房間電燈關掉。孩子還沒入睡,陪伴多時的家長已經累得忍不住打盹了。為什么小小孩對于黑暗和鬼魂總是如此害怕?
家長勿恐嚇避免增加幼兒恐懼心理
孩子害怕黑暗,通常與父母教養方式有關。比如,爸媽總是將孩子一個人丟在房間裡就關燈、踏出房門,孩子就會將「黑暗」與「父母離開」相互連結,造成幼兒缺乏安全感。
另外,如果父母經常以恐嚇的言詞嚇唬孩子,比如「再吵就把你關起來!」,也會強化孩子對于黑暗的負面印象,當然會怕黑。
家長觀看靈異節目時應該選擇孩子不在場的時候,另外也要注意孩子單獨看電視時,是否接觸了不當內容,因而怕鬼。
睡眠儀式很重要從小習慣不怕黑
事實上,避免孩子怕黑應該從嬰兒時期就開始做起。段慧瑩教授表示,爸媽應該建立一個固定的「睡眠儀式」,比如喝完奶之后,就讓寶寶在床上躺好,接著減弱燈光,降低房間的亮度,讓寶寶習慣這一連串動作完成,就是該睡覺了。當孩子習慣關燈就是要睡覺,就比較不會對黑暗有其他負面聯想。
「萬物有靈」不看靈異節目減少聯想
至于怕鬼,段慧瑩教授表示,兩三歲的孩子對世界的認知是「萬物有靈」,不只是玩偶娃娃,就連衣櫥、桌子、窗簾都是「有生命」的。在這樣的心理認知之下,孩子自然認為環境中還有其他生物,而且可能躲在家具后面。
另外,如果家長曾經對孩子說鬼故事,或者于孩子在場時收看靈異節目,這些行為也會加深小朋友對鬼魂的恐懼。為了避免困擾,家長應該減少幼兒接觸這些媒體內容的機會。
-
恐懼癥原因有哪些?了解恐懼癥的原因恐懼癥的發生主要與遺傳因素有關,身體素質差也是導致恐懼癥發生的主要原因,生理因素是誘發恐懼癥的常見因素,大家要注意恐懼癥
-
如何預防恐懼癥?從生活習慣開始生活中大家要注意恐懼癥的預防,不要對自己有太高的要求,不要刻意在意自己的身體反應,預防恐懼癥要及時克服恐懼的心理,及時緩
-
恐懼癥有哪些表現?深入了解恐懼癥生活中很多人對于恐懼癥不了解恐懼癥是一種常見的精神疾病,恐懼癥會導致患者產生恐懼的心理,也會導致患者出現異常出汗的現象,
-
患了社交恐懼怎么辦 嘗試心理暗示法如果我們在平時的時候得了社交恐懼癥的癥狀,也是會給我們的身體帶來非常大的疾病的困擾的,那么在得了社交恐懼癥的時候,我們應
-
心理恐懼怎么辦恐懼癥在生活中也是非常常見的,在生活中可能很多人都感覺心里特別的害怕,有時候做事情的時候總是心碰碰的跳之類的,那么這種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