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愛妄想癥與浪漫癡情的區別
被愛妄想癥你知道嗎?怎樣的表現在臨床上被認為是被愛妄想癥呢?被愛妄想癥是不是就是浪漫和癡情呢?如果不是的話,它們之間又有怎樣的區別和不同呢?
被愛妄想狂不同于色情狂及愛慕狂,但有時會與后兩者混淆。被愛妄想癥是一種精神疾病,病人陷入被愛的瘋狂臆想中。這種病患由于社交網絡的發展而得到更多發作空間。
十年來,蔻伊一直被一個男人騷擾。在少女時代的一個夏夜,她曾對他展露一個笑顏,從此她的生活失去了平靜。那名男子堅信女孩愛著他,什么也不能阻擋他接近她的意愿。除了奪命連環call和成百上千封情書,他有時還開車到她工作的地方,在車里睡了幾個星期,只為了看她。對于蔻依而言,他是噩夢一般的存在。她“一直很恐懼”。即使他偶爾消失,她仍然被恐懼感縈繞。
蔻依的騷擾者患的是一種真正意義的精神病,叫做被愛妄想癥(Erotomania)。“一種持久型妄想癥,堅信自己被愛”,精神病學家Laurent Karila解釋說:“充滿激情的偏執性精神病,會讓受害者遭受地獄般的騷擾。”
與浪漫癡情的區別
被愛妄想癥與所謂的“死纏爛打”的追求不同,也跟“性癮”毫無關聯。成癮心理治療師Emmanuelle Lacroix指出。
“被愛妄想癥患者尋求愛情和認可,不是追求性滿足。青春期的少年少女容易被愛沖昏頭,可能會花上幾天時間去破譯心上人的某句話或者某個舉動是“愛”還是“不愛”。而被愛妄想癥經過了青春期,這些癥狀反而變本加厲。“
“癡迷沒有定律。沒有什么客觀原因。”Laurent Karila醫生說,“有時,癡迷源于一種完全無心的姿態,迷離的眼神,微微抬起眼睛框,或者簡單的一聲你好,都會引起病人的錯覺。受害者得明白,這是病人自身的一種幻覺,與受害者本人關系不大。”
希望,惱恨和行動
精神科醫生確定了三個發病階段:首先是希望,即發表愛的宣言,寫情書和打電話。接下來病人因被拒絕而開始惱恨,變得悲傷,抑郁。。。。。。然后進入行動階段:威脅,仇恨,騷擾甚至暴力行為。電影《Anna M》(安娜女士)就很好地展現了這種演變。影片中女主角Isabelle Carré飾演的女病患堅信她的醫生愛上了她。一個溫柔保守的女子,漸漸變得精神失常,為了接近他,甚至到醫生所在的大樓應聘做保姆。
注意,并非所有的被愛妄想癥患者都會變得危險,也不會變成上述電影中偏執的女主角。“但是,病患有危險的潛質,所以不能諱疾忌醫,作為受害者不能沉默。”“要傾訴出來,因為對于受害者而言這是很大的精神負擔。如果你感到害怕,要及時報警,甚至投訴。”
-
幻想癥也可以被治愈妄想癥在生活中也是非常常見的,一般來說這個就是一種精神方面的疾病,可能很多人都會出現一些胡思亂想,或者是平時的時候想象的
-
妄想癥還能治療嗎 三個方法治愈妄想癥現在的心理疾病真的是非常之多,有的是抑郁癥,有的是焦慮癥,有的是強迫癥,有的是妄想癥,下面我們就來和大家說說妄想癥,到底
-
治療妄想癥最常用的藥物有哪些?出現一些疾病是人們很難預料的,但既然有了疾病自然就會影響身體的健康,所以大家在發現是這樣病的時候更是要了解妄想癥會給患者
-
大家該怎樣去治療妄想癥呢妄想癥的出現人們也都知道它是屬于心理上的毛病,而就是這樣病的出現是會已經人的健康,因此人們在面對的時候更是要有好心態去面
-
妄想癥的幾個特征是什么很多人都知道有心理疾病往往會給身體照成傷害的,所以大家更是要去注意和發現,特別是當患上了妄想癥后會影響人的心理健康,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