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維特煩惱多 抑郁自殺風險大
6月,惠州一名12歲小學生因在筆記本上寫了一篇內容不雅的故事在班內流傳,班主任對其進行談話教育并通知家長,隨后該名學生從5樓跳下身亡。
7月,中國音樂學院附中8名高一學生,在接到被勸退學的消息后,相約服藥自殺。
8月,自認為父母對自己不好,對今后的生活感到絕望,廣州三名少男少女通過自殺QQ群相約燒炭自殺。
9月,江西九江市廬山區,三名10歲女學生因不能完成作業而相約跳樓,后被送往醫院急救。
10月5日,也就是中國傳統的重陽節,廣東電白縣三名留守兒童相約前往農村喝農藥自殺,其中一人死亡。
……
今年以來,頻頻發生的青少年自殺事件,震驚了社會,也引發了人們對于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的關注和反思。在上周舉辦的“世界精神衛生日”義診活動上,對于多發的青少年心理問題,廣東省精神衛生研究所副所長許明智教授指出,青春期是抑郁癥的高發年齡階段。
壓力大誘發抑郁癥
眾所周知,青少年時期正處于“多夢”的年齡階段,基本的價值觀、世界觀都在此時建立形成,對此階段人們有“少年維特之煩惱”之說,種種煩惱作為應急性突發事件可能就是個誘發因素。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人們遇到的事情多了,承受的壓力也更大了,誘發青少年抑郁癥的風險不斷增加,自殺事件也更多了,許明智說道。
對于思想和心理承受能力都還不夠成熟的孩子,缺乏關愛、失戀、學習壓力,都有可能觸發抑郁癥。像前文所述,老師向家長告狀、被勸退學,甚至寫不完作業,一點小事都導致孩子去自殺。
此外,許明智還談及,近來留守兒童的心理精神問題特別突出,上述電白縣喝農藥的孩子就是實例。他們最明顯的外界誘發因素,就是缺乏父母關愛,感覺孤獨。因此對于偏遠地區,對于那些留守兒童,社會、家庭應給予他們更多的關愛。像禮來公司今年組織的“百優解-最愛路線”活動,就此攜手全國各地精神科醫生走進廣西偏遠地區等,為大家提供幫助。
青少年抑郁癥更易沖動自殺
20日,在進行一項800萬人參與的關于自殺的調研后,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發布報告稱,年輕人是容易有自殺念頭的一個群體。許明智分析說,青少年抑郁癥與成年人抑郁是有區別的。首先,青少年抑郁癥的內源性會更加突出,與社會心理因素的關系沒有成人那么密切。其次,青少年抑郁雙向的可能性會更大。青少年心理還不成熟,整個心理的表現還不如成年人,因此,青少年抑郁癥心理的體驗會比較少,更多地表現為行為的變化,通常表現為容易激惹、發脾氣,而不像成人表現為悲傷、郁悶。第三,青少年抑郁癥的觸動性強,相比成年人,自殺風險更大。許明智說道:“青少年自殺會表現出不同的形式,一些人會有自殺的姿勢(準自殺),其實他們并不是真的想死,但是卻因為沖動而真的死了。”
適度抑郁并非壞事
面對孩子抑郁癥問題,給父母的建議,許明智表示,壓力是把雙刃劍。雖然我們看到,孩子有學習壓力、競爭壓力,但適當的壓力對孩子有好處,一個人不可能整天的快樂,沒有負面情緒,適度的焦慮、抑郁是有利于表現的。如果超出承受能力就會產生抑郁癥。
許明智還談及,由于孩子有很強的模仿能力,父母的言傳身教以及良好的教育有益于早期青少年心理成長,父母需要通過榜樣的力量去幫助青少年成長。
此外,許明智說,患上抑郁癥的孩子,原則上是需要藥物的,至于藥物是否影響孩子生長發育,該不該吃藥,怎么吃,都要咨詢專業醫生,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什么因素誘發孩子抑郁
兒童期(6-12
歲
):在學校,和同學交往中,受到某些小挫折和委屈,聽見父母吵架,親子關系冷淡等。
少年期(12~16
歲
):自尊心受挫,家庭教育方式不良,父母離異,癡迷上網等。
青春期(17~2
3歲
):高度緊張的學習氣氛,升學壓力,睡眠不足,單調枯燥的生活方式等。
-
及時發現抑郁傾向的9個特征抑郁癥已經成為侵害人類心理健康的第一大殺手,而且抑郁癥正用著獨特的“善良之刀”奪去人類的生命。
-
抑郁癥食療方法你知道嗎抑郁癥食療有哪些?我們平時的飲食注意營養就行,不要吃的太油膩,對于抑郁癥的飲食你們都知道怎么吃嗎?我們的心理都要健康的,不
-
大學生早戀容易產生抑郁癥早戀容易產生抑郁癥嗎?現在的年輕人都很開放,都容易產生早戀的可能,所以我們要注意怎樣調理自己的心理健康!不要產生抑郁癥的可
-
中年人得了抑郁癥怎么辦?中年人面對的生活壓力更大,所以更容易出現精神抑郁的情況,面對中年人抑郁需要及時采取相應的措施來改善,藥物治療是常用的治療
-
抑郁癥是什么造成的說到抑郁癥的時候相信在生活中也是非常的熟悉,因為這個疾病也是屬于心理疾病,在發生的時候也是非常危險的,一般嚴重的情況下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