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癥是老年人最常出現的心理障礙
隨著年齡的增加,老人年生理與心理的調節機能下降,很容易出現心理問題。市第三人民醫院副院長、心理專家傅深省指出,抑郁癥是老年人最常出現的心理障礙。“老年抑郁癥多發生于60歲以上的老年人,發病率為12.89%,其主要的表現為情緒低落、煩躁、焦慮不安、精神不振、對什么事情都不感興趣、總覺得睡眠不夠或者睡眠減少、反應遲緩、敏感多疑、總覺得身體不舒服等等。”
據傅深省介紹,由于老年抑郁癥表現往往不典型,容易被忽視,從而錯失了治療時機。要想發現老年抑郁癥的“蛛絲馬跡”,就要注意以下的“危險信號”。
信號1:性情突變、常常自責
如果一個平常性格開朗的老人,突然變得回避人群、懶言少語,并且常常獨自哭泣,甚至說自己犯了大罪對不起眾人,如果他所說的罪責在旁人看來都是些雞毛蒜皮的小事或者陳年舊事,那么家人就要對這種情況引起注意,及時帶老人到專科醫院就診。
信號2:總覺得身體這里或那里不舒服
總覺得身體各部位有不適感,如胃腸道系統不適:腹脹腹瀉,厭食惡心;心血管系統不適:心慌、憋氣、胸悶、壓迫、難受感等;運動系統不適:腰背痛、頭頸痛、全身肌肉痛等;植物神經系統不適:全身忽冷忽熱、出汗等。這些癥狀經過各種檢查,往往都查不出有什么大問題。
信號3:煩躁、焦慮不安、緊張擔心
莫名其妙的煩躁、焦慮不安、緊張擔心,例如擔心自己的錢不夠花、子女不能照顧自己、自己做不了家務、家人會出意外等。這些在旁人看來完全沒有必要擔心的事情,患者卻因此整日坐臥不安、茶飯不思,甚至自傷、自殺。
信號4:覺得自己腦力減退、精力下降
患者會覺得自身記憶力減退、智能下降,感覺腦子變慢了,什么都記不住。與老年癡呆癥不同的是,抑郁癥的患者能夠認識到自己存在記憶力、智能方面的問題,而且隨著抑郁癥癥狀的緩解,他們的記憶力、智能能夠逐漸恢復。
除了感覺腦力減退外,患者常常還會感覺精力不足、疲乏無力,嚴重者終日臥床不起,事事都要人服侍。他們不僅將自身的情況想像得嚴重化,還會出現旁人無法理解的荒謬想法,例如認為自己的腸子腐爛了,已經病入膏肓了,或者自己變成了窮光蛋等。
專家提醒,如果出現以上的表現,要及早到專科醫院就診,采取及時有效的治療,如果家中有抑郁癥的老年患者,傅深省建議:首先要幫助患者樹立治療的信心,以積極的心態面對疾病。一般而言,老年抑郁癥的治療效果大多良好;第二要鼓勵患者多與別人交流,傾訴自己內心的煩惱,將不良的情緒和感受宣泄出來;第三,還要鼓勵患者多做文體活動,例如唱歌、散步、游泳、爬山、旅游等。
-
及時發現抑郁傾向的9個特征抑郁癥已經成為侵害人類心理健康的第一大殺手,而且抑郁癥正用著獨特的“善良之刀”奪去人類的生命。
-
抑郁癥食療方法你知道嗎抑郁癥食療有哪些?我們平時的飲食注意營養就行,不要吃的太油膩,對于抑郁癥的飲食你們都知道怎么吃嗎?我們的心理都要健康的,不
-
大學生早戀容易產生抑郁癥早戀容易產生抑郁癥嗎?現在的年輕人都很開放,都容易產生早戀的可能,所以我們要注意怎樣調理自己的心理健康!不要產生抑郁癥的可
-
中年人得了抑郁癥怎么辦?中年人面對的生活壓力更大,所以更容易出現精神抑郁的情況,面對中年人抑郁需要及時采取相應的措施來改善,藥物治療是常用的治療
-
抑郁癥是什么造成的說到抑郁癥的時候相信在生活中也是非常的熟悉,因為這個疾病也是屬于心理疾病,在發生的時候也是非常危險的,一般嚴重的情況下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