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說春天是抑郁癥高發的季節
抑郁癥女孩“@走飯“自殺,在微博上引發無數網友集體悼念。抑郁癥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她有看醫生,有吃藥,卻依舊無法排解抑郁癥帶來的“副作用“,這是為什么呢?
抑郁癥:春天是自殺高發期
"抑郁癥是我國目前一種高發的心理疾病,困擾著各類人群。"日前在廣州舉行的輝瑞中國中樞神經高峰論壇會上廣東省精神衛生研究所所長賈福軍介紹說。近年來,因抑郁癥自殺、自殘的新聞時常見諸報端。在中國,抑郁癥的發病率為3%-5%,抑郁癥患者估計有3000萬人。在這些抑郁患者中,有10%-15%的人最終可能死于自殺。我國自殺和自殺未遂的人群中,抑郁癥患者占50%-70%。
值得一提的是,春天是精神障礙復發極高的時期,約占全年復發率的70%。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精神科郝偉主任解釋,這主要是因為患者對氣溫、氣壓、濕度等天氣變化非常敏感,此時氣溫波動比較大,加上春天氣壓較低,容易引起大腦激素分泌紊亂,導致復發。還有的病人,覺得天氣好了、或者想在新年有個"好開頭",擅自停藥或減藥,很容易導致復發。
專家表示,受抑郁癥困擾的人群主要有工作壓力大、精神高度緊張的白領人群,老年人、特殊生理期(產后、更年期)的女性,尤其是兒童和青少年日益嚴重的心理健康問題。
識抑郁:低識別率和高誤診率
賈福軍表示,與高發病率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僅有2%-5%的抑郁癥患者接受過治療,在現有的抑郁癥患者中,只有不到10%接受了相關的藥物治療。影響抑郁癥就診率的因素包括以下幾方面———
1.公眾對抑郁癥的誤解,部分患者認為抑郁癥只是一種心理反應,自己調整心情就可好轉,甚至由于怕被認為是精神疾病而遭受歧視,刻意掩蓋或否認病情,增加了診治困難;
2.公眾對于抑郁癥的識別率低,因為不了解抑郁癥的癥狀,所以很多患者有了抑郁癥狀渾然不知,以致出現更嚴重的癥狀才去就醫,錯過最佳治療期;
3.公眾對抑郁癥的歧視依然存在,部分公眾認為抑郁癥是精神有問題,有的企業甚至會辭退抑郁癥患者,使患者羞于承認,并掩蓋病情,延誤治療;
4.綜合醫院對情感障礙的識別率較低,目前超過一半的焦慮抑郁患者會尋求非精神科醫生就診,而全國地市級以上醫院對抑郁癥的識別率不到20%,導致只治療軀體癥狀疾病,而忽視抑郁癥的存在。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神經科主任李焰生指出,抑郁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諱疾忌醫。由于受到傳統文化的影響,很多人遇到精神問題時,都不愿意去診治。殊不知,頭痛、頭暈,突然的胸口疼痛、郁郁寡歡等,都可能就是抑郁癥的表現。
-
及時發現抑郁傾向的9個特征抑郁癥已經成為侵害人類心理健康的第一大殺手,而且抑郁癥正用著獨特的“善良之刀”奪去人類的生命。
-
抑郁癥食療方法你知道嗎抑郁癥食療有哪些?我們平時的飲食注意營養就行,不要吃的太油膩,對于抑郁癥的飲食你們都知道怎么吃嗎?我們的心理都要健康的,不
-
大學生早戀容易產生抑郁癥早戀容易產生抑郁癥嗎?現在的年輕人都很開放,都容易產生早戀的可能,所以我們要注意怎樣調理自己的心理健康!不要產生抑郁癥的可
-
中年人得了抑郁癥怎么辦?中年人面對的生活壓力更大,所以更容易出現精神抑郁的情況,面對中年人抑郁需要及時采取相應的措施來改善,藥物治療是常用的治療
-
抑郁癥是什么造成的說到抑郁癥的時候相信在生活中也是非常的熟悉,因為這個疾病也是屬于心理疾病,在發生的時候也是非常危險的,一般嚴重的情況下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