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像流感在蔓延 情緒變化或是根源
抑郁,是我們今天的頭號“心靈公敵”。據不完全統計,全球抑郁癥患者至少1.2億;約13%—20%的人在一生中可能有一次抑郁體驗。然而,抑郁癥在我國就診率和治療率卻很低。抑郁從何而來,該如何應對?已至而立之年的IT工作者王先生用日記記錄了他和身邊人的情緒變化,或許我們能從中找到一些答案。
理想太遠
2012年1月20日
不久前,我被醫生診斷為輕度抑郁,這讓周圍很多人不解。在他們看來,我的生活似乎沒有什么缺陷,從小家庭條件優越殷實,生活學習環境良好,大學畢業后又留在大城市里工作……可事實是,無情的歲月,像篩子一樣把年少時的夢想篩得支離破碎。學著不喜歡的專業、做著很勉強的工作,我的心情一直反反復復,越來越消沉,甚至恐懼、迷茫,覺得自己一無是處,也許我消失了,世界會更美好……
點評:理想是生活的目標,本是美好而值得期待的,但如果它在預期時間內沒有實現,內心的不平衡、委屈、痛苦就會紛紛而至。就像德國哲學家亞瑟·叔本華所說:“一天不得滿足,人就要痛苦一天。”廣西心理學會會長李宏翰等人針對大學生所做的一項研究也發現,“理想—現實”的差距,可能導致悲觀、自卑、敏感、自尊心過強等諸多心理問題,進而容易產生抑郁情緒。
欲望一旦產生,就會開始橫沖直撞,直到吞噬理智。面對理想與現實的差距,一方面,每個人都應當提醒自己“知足常樂”,從手中已經得到的東西里找快樂,比如擁有和睦的家庭、健康的身體等。另一方面,當夢想與現實出現較大心理落差時,要盡快反省自己,找到短處、肯定長處,及時調整目標和方向。
責任太重
2012年2月5日
深夜,周圍一片寂靜,我卻怎么也睡不著,胸口就像壓著一塊大石頭,感覺就要窒息了。仔細想想,我的生活又何嘗不是如此呢?上學時,家人成天強調“好好學習,將來一定要上名牌大學”;工作了,父母每次打電話都要交代“要上進、給家里爭光”;結婚后,妻子不斷說著“5年內換套大房子”……這些溫柔的囑托,就像重重的大山一直壓著我,讓我透不過氣。快樂似乎已經是很久之前的記憶了。
點評:“為什么每一片落葉都是趴著,因為傷感太重;為什么恐龍最后滅絕,那是因為受不了生命的重。因為生命很重,所以我們的生活要輕。”——這樣一句在網絡上廣為流行的話,道出了無數人的心聲。升學壓力、工作競爭、經濟負擔等,生命中各種不得不承受之“重”,讓我們的心靈疲憊不堪,稍不注意,就會被擊垮。
面對如此沉重的包袱,有必要學會慢節奏、輕生活。第一,給生活做“減法”。放棄對物質的過分追求,對名利的過度看重。第二,適當“服服軟”。再強的人也要學會示弱,壓力太大時,有必要讓家人知道你累了,需要理解和安慰。第三,留些時間給自己。有時要適當“瀟灑”一回,把責任、負擔暫時放到一邊,做點自己喜歡的事情,如看書、散步等,感受生活的美好和最真實的自己。
本領太少
2012年3月18日
整整一上午,什么工作也做不了,思緒簡直一片混亂。很常規、很自然的簡單工作,也能帶給我重重的壓力。今天鄰桌同事大張悄悄告訴我,自從他當了小組負責人,情緒好像也有些不對勁,升職明明是好事,他卻常常莫名其妙地失落、煩躁、抱怨,在單位還能勉強撐著,回到家就想發火、摔東西。他問我:“我是不是得看心理醫生了?”
點評:“單位笑瞇瞇、回家兇巴巴”的“職場雙面人”如今并不少見。為了工作生活,很多人往往會刻意展示自己積極陽光的一面,扮演與自己性格不同的角色,或者硬著頭皮接任務,勉強承擔可能超出自己能力范圍的工作。但是,人的心理需要平衡,如果總是掩飾、壓抑,不良情緒找不到出口,最終可能“引火燒身”,陷入痛苦的深淵。
我們需要卸下面具,把自己的真實感情表現出來,而不是“為了微笑而微笑”。當負面情緒積壓時,要允許自己適當表達憤怒和不滿。無論工作還是生活,不必強自己所難,碰到難題,可以主動向有經驗的人請教,或者把問題分解,從小的任務開始,逐步接近目標。當然,如果真的出現了抑郁,一定要及時尋求專業醫生的診治,不要試圖單純通過講道理、勸說等解決問題。總體來說,抑郁癥目前的治療有效率可以達到60%—70%,甚至更高。
-
及時發現抑郁傾向的9個特征抑郁癥已經成為侵害人類心理健康的第一大殺手,而且抑郁癥正用著獨特的“善良之刀”奪去人類的生命。
-
抑郁癥食療方法你知道嗎抑郁癥食療有哪些?我們平時的飲食注意營養就行,不要吃的太油膩,對于抑郁癥的飲食你們都知道怎么吃嗎?我們的心理都要健康的,不
-
大學生早戀容易產生抑郁癥早戀容易產生抑郁癥嗎?現在的年輕人都很開放,都容易產生早戀的可能,所以我們要注意怎樣調理自己的心理健康!不要產生抑郁癥的可
-
中年人得了抑郁癥怎么辦?中年人面對的生活壓力更大,所以更容易出現精神抑郁的情況,面對中年人抑郁需要及時采取相應的措施來改善,藥物治療是常用的治療
-
抑郁癥是什么造成的說到抑郁癥的時候相信在生活中也是非常的熟悉,因為這個疾病也是屬于心理疾病,在發生的時候也是非常危險的,一般嚴重的情況下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