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抑郁癥 切莫輕言患抑郁
抑郁癥的高發,讓我們很多朋友一旦出現了一些類似抑郁的癥狀,就以為自己真的患上了抑郁癥,其實,這往往是因為我們對抑郁癥不是真正發解才會發生這種恐慌的,專家建議我們:要在生活中多多學習關于心理疾病的一些常識,正確判斷自己的不良情緒,避免誤解自己的心理狀態。
著名央視主持人崔永元名嘴,患的是“抑郁癥”嗎?無論是他親口的幽默,還是一種深度的憂慮抑或媒體的象征性說法,隨著世界衛生組織確認對人類的三大殺手之一以來,“抑郁癥”這個詞兒,似乎成為百姓耳熟能詳的高頻度的熱門詞匯。
事實上,“抑郁癥”與“抑郁心情”、“抑郁情緒”是有性質上不同。尤其是,大眾心里的“抑郁癥”通常與普通人群中的“神經衰弱”、“亞健康”狀態等相提并論
然而,讓我感到困惑的是在許多正規傳媒的輿論報道中,甚至心理、醫療等專業網站都對上述相提并論的含義,予以肯定,以至擴大或渲染非屬“抑郁癥”的人群范圍。以至讓那些本來只有一點抑郁心情的人群,由于對“抑郁癥”的蒙朧認識,而由一般的“抑郁心情”轉變成了“抑郁情緒”;而具有一定“抑郁情緒”的人群,因對“抑郁癥”的莫名擔心,更雪上加霜,心中陰霾重重,從而加重了抑郁情結,最終導致有這類不正確心理狀況的人群患上了真正的“抑郁癥”呢!
從心理咨詢的專業角度分析,“抑郁心情”往往還夠不上心理問題呢,而“抑郁情緒”也不過仍屬心理問題的范疇。但是,“抑郁癥”卻病態和病理范疇,在2005年8月國家頒發的《心理咨詢師職業大典》中,“抑郁癥”人群已不屬于規范的心理咨詢對象,已成為重性精神病的范疇。兩者的區別,也體現在治療過程中是否施用藥物的問題。>>>抑郁是心靈的感冒
當然,“抑郁心情”、“抑郁情緒”和“抑郁癥”三者之間有著既相對獨立又密切關聯的辯證統一。被確診為“抑郁癥”的人群,必然有一個“抑郁心情”向“抑郁情緒”的發展深化過程,尤其是“抑郁心情”和“抑郁情緒”在時間和空間的量變積郁,是完全可能向“抑郁癥”質的轉變。
溫馨推薦
因此,有“抑郁心情”或“抑郁情緒”的人群,雖可以通過自我調適,化解心中的抑郁情緒,但是,其中有相當一部人群卻應當及時去看“心理醫生”,這是有效防止自己向“抑郁癥“轉變的有效手段。
筆者相信,隨著心理咨詢師職業的進一步發展和規范,人們對“抑郁心情”、“抑郁情緒”和“抑郁癥” 這些界限,一定會愈來愈有自己心中的尺度。
-
及時發現抑郁傾向的9個特征抑郁癥已經成為侵害人類心理健康的第一大殺手,而且抑郁癥正用著獨特的“善良之刀”奪去人類的生命。
-
抑郁癥食療方法你知道嗎抑郁癥食療有哪些?我們平時的飲食注意營養就行,不要吃的太油膩,對于抑郁癥的飲食你們都知道怎么吃嗎?我們的心理都要健康的,不
-
大學生早戀容易產生抑郁癥早戀容易產生抑郁癥嗎?現在的年輕人都很開放,都容易產生早戀的可能,所以我們要注意怎樣調理自己的心理健康!不要產生抑郁癥的可
-
中年人得了抑郁癥怎么辦?中年人面對的生活壓力更大,所以更容易出現精神抑郁的情況,面對中年人抑郁需要及時采取相應的措施來改善,藥物治療是常用的治療
-
抑郁癥是什么造成的說到抑郁癥的時候相信在生活中也是非常的熟悉,因為這個疾病也是屬于心理疾病,在發生的時候也是非常危險的,一般嚴重的情況下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