吵鬧并非衡量癔癥嚴重與否的唯一標準
長期的臨床工作中,常常會遇到一些癔癥患者的家屬這樣詢問:“醫生,我的孩子從不大吵大鬧,只是性格孤僻、懶散、不與人來往,是不是病情很輕,處于早期,不需要用藥吧?”
在這些家屬的心目中,吵鬧是衡量癔癥病情嚴重與否的唯一標準,只要不吵不鬧,病情就輕微,可以不用藥或小劑量用藥;而一旦大吵大鬧,病情就嚴重,自然會聽從醫生的建議進行治療。其實,這是一個認識誤區,吵鬧并不能衡量癔癥的輕重。
同樣是癔癥病人,在精神因素作用下,可以出現情感爆發,患者常表現為大吵大鬧、哭笑無常、滿地打滾,情緒轉變迅速,伴有戲劇樣表演動作,亂說亂講,他們的言語內容往往反映內心不愉快的體驗。
有的癔癥病人,則處于昏睡狀態,終日臥床不動,呼之不醒,推之不動,雙目緊閉;或者不言不語,不用言語回答問話及表達自己的意見,只用手勢、表情或書寫進行交談,而閱讀和書寫的能力完全保存,智能無任何改變。
有的癔癥患者表現為完全發不出聲音,或可以發出嘶啞聲及耳語聲,但咳嗽時仍咳出聲音,當呼吸時可見其構音器官如舌、唇和聲帶機能完全正常。同一種疾病可有不同的臨床表現,吵鬧不能說明病情的輕重。
癔癥是一種輕型的精神病,同樣,吵鬧也不能衡量重性精神病,重性精神病可表現為不吵不鬧。精神分裂癥病人在幻覺、妄想等病態支配下,可出現吵鬧,到處亂跑、沖動、毀物傷人,也可能由于本能活動亢進,出現食欲亢進和性欲亢進,甚至意向倒錯,如吃大小便等臟物。
不過精神衰退的精神分裂癥病人,往往表現為性格孤僻內向、不吵不鬧、生活懶散、行為退縮、與現實社會隔絕等陰性癥狀。而且這常常是精神分裂癥的早期癥狀,隨著病程的進展,這些陰性癥狀越來越突出,導致病人社會功能受損。由于陰性癥狀往往不易引起家人的重視,延誤了診治時機,治療效果不如大吵大鬧等陽性癥狀者。
躁郁癥病人在躁狂發作時,言語動作明顯增加,口若懸河、滔滔不絕,喜歡熱鬧,無法靜處,自命不凡,大吵大鬧是常有的事;而抑郁發作時,言語動作明顯減少,反應遲緩,無精打采,情緒低落,自認為生不如死,常常悄悄地實踐自殺計劃,自殺成功率居各類精神疾病之首,可以說其危害性遠大于躁狂癥。
總之,吵鬧絕不能衡量癔癥病情的輕重,有的不吵不鬧病情更重比吵鬧更危險。
相關文章
-
癔癥型人格治療方法我們都知道一生在生活中也是非常常見的,其實這也是特別嚴重的一種心理方面的疾病,尤其是對于小孩子來說,或者是有一些學生來說
-
癔癥不積極醫治會帶來哪些危害癔癥屬于精神類疾患,所以對患者的心智帶來巨大不良影響,這通常都是和患者自己遭受外加帶來的不利重大事件,繼而讓自己無法得到
-
癔癥兒童都有哪些典型的癥狀癔癥兒童都有哪些典型的癥狀?癔癥不僅困擾著成年人群,在兒童當中癔癥的發病率也是非常高,因此家長朋友要提高警惕,那么癔癥兒
-
癔癥患者的日常護理方法有哪些癔癥患者的日常護理方法有哪些?癔癥的發病因素有很多,其中不和諧的生活是導致癔癥發病的主要原因,一旦患上癔癥要及時治療,同
-
預防癔癥要采取哪些方法預防癔癥要采取哪些方法?癔癥是精神疾病的一種,疾病的出現給患者的身體和心理帶來雙重的傷害,因此做好癔癥的預防工作很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