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癔癥病人的五大護理措施
【護理評估】
1.評估主觀資料
(1)現病史:注意疾病發作與情感體驗的關系,如對自身癥狀的過度關心、有意引起別人的同情和關心、自知力等。注意發作原因、頻繁性、嚴重性、持續性及癥狀特點,如癔癥性軀體癥狀(抽搐、癱瘓、失明、失聰等)、癔癥性精神癥狀(幻覺、妄想、漫游、身份障礙等)。
(2)個人史和既往史,支持系統來源、性質和數量,知識缺乏等。
2.評估客觀資料
如一般狀況與外表、思維、情感和行為表現,夸張、表演、哭笑無常、情緒失控和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等。
3.評估相關因素
(1)病理生理因素,如生活自理能力下降或喪失、痙攣、失明、耳聾、情感暴發、意識模糊、定向障礙、雙重人格、假性癡呆等。
(2)可能導致自殺自傷的因素,如情感暴發、痙攣發作、癔癥性漫游,為要挾別人達到某種目的而弄假成真,以及焦慮、抑郁等惡劣心境等。
(3)可能導致營養不足的因素,如認為自己的胃腸道有嚴重疾病、情感暴發、痙攣發作,不能進食且過度消耗。
(4)情境因素,如威脅性情境,對身體的威脅(如手術、疾病)等。
【主要護理診斷】有自殺自傷的危險、有沖動行為的危險、營養不足、定向障礙、言語溝通障礙、焦慮、生活自理能力下降或喪失、知識缺乏。
【護理目標】
(1)癥狀減輕或消失,不發生自殺、自傷或外傷。
(2)在自理能力下降時,保持個人衛生整潔,營養充足,不發生并發癥。
(3)了解癔癥發作的危害及學會應對方法。
【護理措施】
1.安全和生活護理
(1)提供安靜舒適的環境,減少外界刺激。由于病人富有暗示性,不能將其同癥狀豐富的病人安排在同一病室,以免增加新癥狀或使原有癥狀更頑固。
(2)加強觀察和關心病人(但不被病人意識到),加強不安全因素和危險物品的管理,以便早期發現自殺、自傷或沖動行為的先兆,防患于未然。
(3)癔癥發作期應耐心喂飯,一時不能進食可稍緩喂飯。對軀體化癥狀的病人,應用暗示性言語引導進食或分散注意力,避免其全神貫注自己的進食障礙等癥狀。同時在進食時,可用沒有出現不良反應的事實,鼓勵進食。
-
癔癥型人格治療方法我們都知道一生在生活中也是非常常見的,其實這也是特別嚴重的一種心理方面的疾病,尤其是對于小孩子來說,或者是有一些學生來說
-
癔癥不積極醫治會帶來哪些危害癔癥屬于精神類疾患,所以對患者的心智帶來巨大不良影響,這通常都是和患者自己遭受外加帶來的不利重大事件,繼而讓自己無法得到
-
癔癥兒童都有哪些典型的癥狀癔癥兒童都有哪些典型的癥狀?癔癥不僅困擾著成年人群,在兒童當中癔癥的發病率也是非常高,因此家長朋友要提高警惕,那么癔癥兒
-
癔癥患者的日常護理方法有哪些癔癥患者的日常護理方法有哪些?癔癥的發病因素有很多,其中不和諧的生活是導致癔癥發病的主要原因,一旦患上癔癥要及時治療,同
-
預防癔癥要采取哪些方法預防癔癥要采取哪些方法?癔癥是精神疾病的一種,疾病的出現給患者的身體和心理帶來雙重的傷害,因此做好癔癥的預防工作很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