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躁是種可怕的焦慮 浮躁帶來了哪些危害
現代社會,浮躁似乎成了“通病”。做學問的少了,作秀的多了;默默無聞的少了,追求出位的多了;獨立自主的少了,人云亦云的多了。浮躁之風使青年人不能安心,中年人思想搖擺,老年人自怨自艾,哲學家甚至稱之為“時代的基本焦慮”。
浮躁帶來了哪些危害,我們該如何應對?本期,《生命時報》邀請心理專家詳細解讀。
金錢從節儉到投機勤奮付出獲回報
“恭喜發財”是我們常說的吉祥話,金錢的地位也的確越來越重要了。曾幾何時,我們把勤儉節約看成道德準則,痛批資本主義唯利是圖。而今,人人幾乎都想賺錢致富,而且要賺大錢、最短時間賺最多的錢。于是從炒普洱、炒綠豆到炒房,從賣假煙、假酒到假奶粉,只求發財“捷徑”。
北京航空中心醫院心身醫學科喻小念教授表示,經濟高速發展使得人們過度關注物質,把物質豐富作為生活是否幸福的評判標準,這種引導使人變得沖動、情緒化,滋生浮躁心理。加上電視里住豪宅開名車的鏡頭渲染,報刊上成功人士傳奇故事的宣傳,讓人感覺如今遍地是黃金,人人都能當富豪,急于求成。
實際上,為人處事倘若沾染了浮躁,只會好高騖遠、隨波逐流,難以獲得真正的成功。比爾·蓋茨之所以能夠使他的微軟帝國屹立不倒,靠的絕不是急功近利,據說他每年會像武俠小說中的絕頂高手那樣,“閉關”兩次,遠離塵囂,靜心思考。墨子有云,“君子愛財取之以道”,浮躁絕不是其中之道,唯有忠實勤奮地付出,才能帶來實實在在的回報。
事業從扎根到跳槽腳踏實地有發展
熱播電視劇《鋼鐵年代》重現了老一輩像螺絲釘一樣建設新中國的故事。“一廠獻終身”是他們的驕傲,但在新生代眼里卻是歷史。“一要發展,二要高薪,三要可以隨時跳槽”的職業觀造就了現代一大批“習慣性跳槽者”,他們被形象地稱為“閃電猴”。
亞洲積極心理研究院首席研究員汪冰指出,頻繁跳槽是年輕人浮躁心態的典型表現,這與艱苦創業、腳踏實地、勵精圖治的傳統事業觀是對立的。但事實上,跳槽太快未必能心想事成。一家職業咨詢公司的調查顯示,60%的跳槽者會產生挫敗感。另一項統計顯示,頻繁跳槽未必能拿到理想的薪水。
任何一項工作,只有踏踏實實地工作一段時間,才能有所收獲、有所鍛煉。并非跳槽越頻繁,就代表自己越有本事,即使在美國,跳槽也是有限度的,一般四年跳一次才正常,否則就會被看成一個心性很差的人。建議“閃電猴”們心境先踏實下來,穩定以后再圖謀發展。
-
導致躁狂癥發作的因素很多人在生活中可能會出現一些莫名其妙的煩躁,但是心情不好的時候,感覺是不是特別的不舒服,有時候連吃東西的時候都感覺特別的
-
狂躁癥的癥狀是什么呢?現在的科技發達也在慢慢的發展,而且生活中人們的工作壓力真的是越來越大了,而且現在的生活節奏那么快,很多人都會患上各種各樣
-
春天出現躁狂癥的原因春天的氣候相對在不斷提高,這不時讓人們的心理尤為感到煩躁,特別是日常進行長期的酗酒后,繼而發生更加的情緒躁動極大不合理情
-
經常的抱怨 其實也是一種慢性疾病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可能經常有些人抱怨別人,總是說別人這個不好,那個不好,其實抱怨也是一種慢性疾病的抱怨,也是一種釋放壓
-
上班族你有電腦狂躁癥嗎你是不是也有狂躁癥呢?如果你有去過網吧的經歷相信你也見過這樣的情形,當一個人在玩游戲的時候情緒高漲,突然他對著電腦的鍵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