躁狂癥精神疾病的診斷依據
狂躁癥精神疾病在早期的表現并不明顯,患者會表現的比平時要多動,精神足。這些往往不會被視為一種疾病。只有狂躁癥比較嚴重以后,才會被周圍人重視起來。但是那時候再治療就比較麻煩了。
對于狂躁癥精神疾病,我們要多了解它的一些診斷依據,這才能在患病的初期及早發現和治療。
躁狂癥診斷依據
1、發病特點:
多見于16-25歲;起病可急可緩,以急性和亞急性為多;癥狀持續1周以上,可導致工作或學習家務能力損失,或社交能力受損,或給別人造成困境和麻煩,或給本人造成危險與不良后果。
2、臨床表現:
(1)情緒高漲:自我感覺良好,如感頭腦特別靈活,或身體特別健康,或精力特別充沛。
(2)易激惹:可困小事或自己意見未被子采納或遭到駁斥而勃然大怒,暴跳如雷,甚至傷人毀物,但一會兒又表現若無其事、悠然自得。
(3)思維加速:聯想加速,或觀念飄忽,或自覺說話速度跟不上思維活動的速度;注意力不集中、不持久,或有隨境轉移;患者一般自我評價過高,夸大自己有過人的智力、才華、健康、地位與錢財,且高傲自大、盛氣凌人,可達妄想程度。
(4)語言動作增多:言語比平時顯著增多,睡眠需要減少,且無疲乏感;精力充沛,活動增多,愛串門,好管閑事,忙忙碌碌,不知疲勞,但往往有頭無尾,缺乏成效;食欲亢進,性欲明顯亢進,行為輕浮,好接近異性。
(5)在躁狂癥狀消退之后,不存在內容與情緒癥狀不協調的妄想或幻覺,也無怪異行為、緊張癥狀群。
對于狂躁癥患者,在疾病的控制和治療上自己的行為能力比較弱,所以周圍的家人和朋友要多注意患者的情況。除了按照醫生的指導進行治療以外,在平時的飲食上不要吃一些辛辣、刺激性的食物。
相關文章
-
導致躁狂癥發作的因素很多人在生活中可能會出現一些莫名其妙的煩躁,但是心情不好的時候,感覺是不是特別的不舒服,有時候連吃東西的時候都感覺特別的
-
狂躁癥的癥狀是什么呢?現在的科技發達也在慢慢的發展,而且生活中人們的工作壓力真的是越來越大了,而且現在的生活節奏那么快,很多人都會患上各種各樣
-
春天出現躁狂癥的原因春天的氣候相對在不斷提高,這不時讓人們的心理尤為感到煩躁,特別是日常進行長期的酗酒后,繼而發生更加的情緒躁動極大不合理情
-
經常的抱怨 其實也是一種慢性疾病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可能經常有些人抱怨別人,總是說別人這個不好,那個不好,其實抱怨也是一種慢性疾病的抱怨,也是一種釋放壓
-
上班族你有電腦狂躁癥嗎你是不是也有狂躁癥呢?如果你有去過網吧的經歷相信你也見過這樣的情形,當一個人在玩游戲的時候情緒高漲,突然他對著電腦的鍵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