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弟戀為何對男孩那么誘惑?
父親樂意撫育孩子,甚至當一個“家庭婦男”,似乎成了一種漸漸風行的潮流。在中國,父親對家庭教育的介入程序和參與熱情都有顯著提高。
近些年來,人們對成功父親的觀念發生了變化。怎樣才算得上“成功父親”?美國有一項稱為“爸爸工程”的調查發現,在人們的心目中,“父親”,不單單是養家糊口的支柱,而且又多了一層含義:撫育孩子。有6/7被調查的男青年認為,成功男性的定義中應包括:做個好父親。雖然媽媽的含義未變,但爸爸媽媽之間的區別淡化了。事實也印證了這項調查結果,美國在近10年當中,父親對撫養孩子的介入時間,已從每周5小時增加到32小時。
父親樂意撫育孩子,甚至當一個“家庭婦男”,似乎成了一種漸漸風行的潮流。在中國,父親對家庭教育的介入程序和參與熱情都有顯著提高。我參與的一項調查表明:目前,父親與母親參加孩子父母會的比例在接近,母親參加父母會的占38%,父親參加的占37%。父親擔當家庭決策角色的比例也比較高,上海的父親擔當決策角色的占54%,母親擔當決策角色的占17%,祖父母則占21%。在離異家庭中,原來單身母親帶孩子的比單身父親帶孩子的多得多。而現在單身母親帶孩子的和單身父親的比例在接近。
人們漸漸明白了一個道理:父親的智力可以“補”給孩子,由“家庭婦男”帶大的孩子智商更高。這樣的孩子在學校里能取得更大的成功,走上社會后也更容易獲得成功”。十多年前,美國耶魯大學的科研人員,選擇了從剛出生的嬰兒到十幾歲少年為對象,進行了連續12年嚴謹的跟蹤調查。在排除了“處在不同階層”這一因素后,研究人員發現,爸爸帶大的孩子,智力高于平均水平。正因為如此,生活中“樂當家庭婦男”的父親在增加。
如果有一天,熱戀中的你突然被對方毫無征兆地一腳踹掉,你會怎么想?條件反射的答案通常只有一個:準是被“暗劈”了!事實上,生活中的“愛情猝死”多半也與這個答案八九不離十。昨天還柔情萬端今日就冷若冰霜總讓人匪夷所思,這種衰事誰碰上了都郁悶。
九龍坡區24歲男子柳岳(化名)近日就不幸中招,他打來電話,劈頭扔來一堆問號“到底怎么回事啊?是我哪里惹到她了嗎?是有人逼她和我斷絕來往嗎?會不會是得了什么絕癥……”
柳岳認識小珊(化名)是在3個多月前,驢友組織的戶外Party上偶然相遇后,兩人可謂一見鐘情,默契天成。本來并不算開朗健談的柳岳話匣子打開了就關不住,小珊粉頰生輝,眉目含笑,對柳岳的好感也非常明顯。之后他們的感情果然很快發展得如火如荼,小珊有約必應,每次相見,彼此都心潮澎湃意猶未盡。柳岳暗自激動,他打心眼里喜歡知性隨和的小珊,慶幸終于等來了自己真心實意想娶進門的女孩。可正打算將熱戀發展至第二階段見家長,小珊卻上演了單人版24hours,一天之內臉色驟變,隨后便刻意疏遠柳岳,稱他們只能做朋友。這個突變讓一直認為戀情形勢一片大好的柳岳目瞪口呆,可無論他怎么問,小珊總是那一句話“突然覺得不合適”。
這個理由搪塞度極高,別說柳岳不信,我聽了柳岳詳細的交往敘述,我也不信。
-
有正確的自我觀念 心理更健康心理健康是如今很多人都追求的,但是現實中我們總是會受到來自各方各面的人的壓力,因此心理健康就很難維持。尤其是青少年,更容
-
青少年好勝虛榮心理要克制處于青春期的孩子如果不注重心理健康,很容易走進心理誤區,很多孩子正是因為這樣才會患上一些心理疾病。如今,青春期的孩子為什
-
90后大學生 容易踏入心理陷阱90后這一代人,沒有70后的樸實,沒有80后的沖勁,給人一種十分叛逆的感覺。很多90后的大學生從來都不注重心理健康,很容易走進心
-
家長要預防孩子青春期社交障礙我們每天在工作中和生活中都會和比人打交道,這樣的行為可以說是一種社交。但是,諸位有沒有發現,現在很多的孩子在青春期的時候
-
處在青春期 怎么調節自己的情緒每個人都會有情緒,每個人都會有青春期,青春期和情緒是密不可分的,也是和心理健康有關聯的。因為,處在青春期的時候,自己的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