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不當孩奴的5個理由
時間過得真快,轉眼間我們這些80后們也陸續到了而立之年,身邊朋友們的小寶寶一個個的降生了,開心網上小家伙們的照片逐漸取代了不久前還鋪天蓋地的婚紗照。
自從結了婚,辦公室里的姐姐們就對我格外關照起來了:外出的飯局再不用我敬酒了,就連關窗戶的動作大了點都會被馬上叮囑一句:“小心,以后懷孕時可不能有這樣的動作,怕閃著了孩子!”眼瞅著我就要“被懷孕”了,卻總也和姐姐們說不明白,每次還沒等我把話說完,就被姐姐們從各個角度反駁回來,總而言之,女人不生孩子怎么行?!不過,不想生小孩,不要當孩奴卻是個事實。于是只好在這里將理由一一陳述,希望各位好心的姐姐們能看到。
什么是孩奴?百度上的解釋是:孩奴,是一種新名稱,用來形容父母一生都在為子女打拼,為子女忙碌,為子女掙錢,而失去了自我價值體現的生活狀態。不當孩奴,理由如下:
第一,我不是超人——家庭事業難兼顧
在大學畢業生滿街跑的今天,找份工作不容易,想要保住飯碗且還能升職就更不容易了。以我們目前的狀況來說,雖說工作都還算穩定,但每天幾乎十小時的滿負荷工作,回到家里已經精疲力竭,哪有精力再來照顧個活力無限的小寶寶呢?
第二,沒有辦法的辦法——防止“二次啃老”
想當初結婚的時候,夸張的房價是剛剛工作的我們沒有能力負擔的,于是只能啃老,讓父母為我們掏了買房子的錢,同時也使我們免受當“房奴”之苦。如今再生了孩子,又沒有時間照看,請保姆也不放心,那么,這個任務無疑又落到了父母身上,使剛剛退休,辛勞了一生的他們又被牢牢地拴在了家里看孩子。但我們多么希望,為我們操勞了一輩子的父母,能利用現在這難得的屬于自己的時間,安排一些他們自己年輕時想做,但又沒有條件做的事情,比如出去旅旅游,散散心。買房子,是在經濟上啃老;讓父母幫著帶孩子,是在時間上啃老。二次啃老,于心不忍。
第三,真的是“千金”啊——對孩子負責
我們曾不止一次地計算過,目前為止,我們兩個人的月工資加起來是5000元。而不論是孩子的奶粉錢還是將來的學費,都是個不小的數字,遠不是我們這區區5000元可以承受地起的。眼看著現在社會競爭日益激烈,連小學生都在業余時間報滿了諸如鋼琴班、劍橋英語班、古箏班、羽毛球班之類,在這樣的大環境下,無論愿意與否,想來我們也不能免俗,而且,我們也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但是,這一切,都需要有強大的經濟支柱,F在看來,我們還不具備這個條件,我們抱不起這個“千金”。
第四,誰來照顧誰——養兒防老成歷史
俗話說:養兒防老。這也是中國人的傳統觀念,每當聽到我們不打算要孩子的時候,總會有人問:“那你們老了怎么辦呢?沒有孩子誰照顧你們呢?”話雖然是這樣說,但養兒真的就能防老嗎?不是說我們的孩子不孝順,而是到那個時候,作為獨生子女的獨生子女,他們面對若干個老人,只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古時養兒防老,是四五個年輕人,供養兩個老人;而現在,兩個年輕人要照顧四五個甚至更多的老人,我們已經很茫然,那到他們那時候呢?現如今,社會保障制度越來越完備,所以,倒不如將培養孩子的錢積攢起來,將來為自己選個合適的養老院更實際一些。
第五,該怎么教育你
我的寶貝——對社會負責。都說80后是蜜罐里泡大的一代,心智不成熟,不要孩子是因為怕被束縛,是沒有責任感的表現。其實不然,不要孩子,并不能說明我們沒有社會責任感,相反,這正說明了我們很理智,能夠看清自己。培養、教育一個孩子,不是件簡單的事,俗話說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所以就為人父母、教育孩子來說,在現代這樣復雜的社會環境中,我想以我們的閱歷和水平確實還不夠格,一旦教育失敗,無疑是給社會增添了負擔,那么,就還不如不生。這是對自己負責,也是對社會負責。再說句玩笑話,中國如此13億人口的大國,我們少生一個,應該也算是為生態平衡、為計劃生育做貢獻了吧!
自從結了婚,辦公室里的姐姐們就對我格外關照起來了:外出的飯局再不用我敬酒了,就連關窗戶的動作大了點都會被馬上叮囑一句:“小心,以后懷孕時可不能有這樣的動作,怕閃著了孩子!”眼瞅著我就要“被懷孕”了,卻總也和姐姐們說不明白,每次還沒等我把話說完,就被姐姐們從各個角度反駁回來,總而言之,女人不生孩子怎么行?!不過,不想生小孩,不要當孩奴卻是個事實。于是只好在這里將理由一一陳述,希望各位好心的姐姐們能看到。
什么是孩奴?百度上的解釋是:孩奴,是一種新名稱,用來形容父母一生都在為子女打拼,為子女忙碌,為子女掙錢,而失去了自我價值體現的生活狀態。不當孩奴,理由如下:
第一,我不是超人——家庭事業難兼顧
在大學畢業生滿街跑的今天,找份工作不容易,想要保住飯碗且還能升職就更不容易了。以我們目前的狀況來說,雖說工作都還算穩定,但每天幾乎十小時的滿負荷工作,回到家里已經精疲力竭,哪有精力再來照顧個活力無限的小寶寶呢?
第二,沒有辦法的辦法——防止“二次啃老”
想當初結婚的時候,夸張的房價是剛剛工作的我們沒有能力負擔的,于是只能啃老,讓父母為我們掏了買房子的錢,同時也使我們免受當“房奴”之苦。如今再生了孩子,又沒有時間照看,請保姆也不放心,那么,這個任務無疑又落到了父母身上,使剛剛退休,辛勞了一生的他們又被牢牢地拴在了家里看孩子。但我們多么希望,為我們操勞了一輩子的父母,能利用現在這難得的屬于自己的時間,安排一些他們自己年輕時想做,但又沒有條件做的事情,比如出去旅旅游,散散心。買房子,是在經濟上啃老;讓父母幫著帶孩子,是在時間上啃老。二次啃老,于心不忍。
第三,真的是“千金”啊——對孩子負責
我們曾不止一次地計算過,目前為止,我們兩個人的月工資加起來是5000元。而不論是孩子的奶粉錢還是將來的學費,都是個不小的數字,遠不是我們這區區5000元可以承受地起的。眼看著現在社會競爭日益激烈,連小學生都在業余時間報滿了諸如鋼琴班、劍橋英語班、古箏班、羽毛球班之類,在這樣的大環境下,無論愿意與否,想來我們也不能免俗,而且,我們也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但是,這一切,都需要有強大的經濟支柱,F在看來,我們還不具備這個條件,我們抱不起這個“千金”。
第四,誰來照顧誰——養兒防老成歷史
俗話說:養兒防老。這也是中國人的傳統觀念,每當聽到我們不打算要孩子的時候,總會有人問:“那你們老了怎么辦呢?沒有孩子誰照顧你們呢?”話雖然是這樣說,但養兒真的就能防老嗎?不是說我們的孩子不孝順,而是到那個時候,作為獨生子女的獨生子女,他們面對若干個老人,只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古時養兒防老,是四五個年輕人,供養兩個老人;而現在,兩個年輕人要照顧四五個甚至更多的老人,我們已經很茫然,那到他們那時候呢?現如今,社會保障制度越來越完備,所以,倒不如將培養孩子的錢積攢起來,將來為自己選個合適的養老院更實際一些。
第五,該怎么教育你
我的寶貝——對社會負責。都說80后是蜜罐里泡大的一代,心智不成熟,不要孩子是因為怕被束縛,是沒有責任感的表現。其實不然,不要孩子,并不能說明我們沒有社會責任感,相反,這正說明了我們很理智,能夠看清自己。培養、教育一個孩子,不是件簡單的事,俗話說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所以就為人父母、教育孩子來說,在現代這樣復雜的社會環境中,我想以我們的閱歷和水平確實還不夠格,一旦教育失敗,無疑是給社會增添了負擔,那么,就還不如不生。這是對自己負責,也是對社會負責。再說句玩笑話,中國如此13億人口的大國,我們少生一個,應該也算是為生態平衡、為計劃生育做貢獻了吧!
相關文章
-
有正確的自我觀念 心理更健康心理健康是如今很多人都追求的,但是現實中我們總是會受到來自各方各面的人的壓力,因此心理健康就很難維持。尤其是青少年,更容
-
青少年好勝虛榮心理要克制處于青春期的孩子如果不注重心理健康,很容易走進心理誤區,很多孩子正是因為這樣才會患上一些心理疾病。如今,青春期的孩子為什
-
90后大學生 容易踏入心理陷阱90后這一代人,沒有70后的樸實,沒有80后的沖勁,給人一種十分叛逆的感覺。很多90后的大學生從來都不注重心理健康,很容易走進心
-
家長要預防孩子青春期社交障礙我們每天在工作中和生活中都會和比人打交道,這樣的行為可以說是一種社交。但是,諸位有沒有發現,現在很多的孩子在青春期的時候
-
處在青春期 怎么調節自己的情緒每個人都會有情緒,每個人都會有青春期,青春期和情緒是密不可分的,也是和心理健康有關聯的。因為,處在青春期的時候,自己的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