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知分子易陷“地攤級騙術”
“知識分子的使命,是讓人民不受騙”,這是臺灣“自由主義的領港人”殷海光的名言。然而,理應筑起防騙“防火墻”的知識分子、甚至“高知”(高級知識分子)們,卻每每成為騙子的囊中之物———央視女編導被假“國情局長”騙財騙色、清華大學教授被親友騙去十余萬元、數百名中小學校長被山寨“教育專家委員會”蒙騙……這些我們看來有識有能的高級人才,為何會失去了判斷是非真偽的基本能力呢?
中國政法大學犯罪心理學研究中心主任羅大華在接受《生命時報》記者采訪時說:“從根源來分析,知識分子受騙的原因一般集中在三個方面:一是本來有所需求,二是對騙子和行騙事件缺乏了解;三是容易產生憐憫之心。詐騙者往往會通過研究他們的這三種心理,投其所好,抓住弱點設下騙局。”特別是抓住受騙者的心理需求方面,往往一抓一個準,比如有騙子就抓住知識分子老來求一名傳于后世的心理,用“入選中華名人園”騙了京城數百名“高知”。
令人疑惑的是,讓“高知”們上當受騙的,并非是高智商的騙子設定的驚天欺詐,卻多是一些漏洞百出的“地攤級騙術”,這又是為何呢?
“嫻熟的專業技能和應對錯綜復雜生活的能力是截然不同的兩個領域。”羅大華說,“這些受騙的知識分子大多只埋頭于專業,對社會生活缺乏了解。往往只注重專業知識,而忽略生活知識和生存技能,只注重知識的記憶和積累,不注重知識的創新和運用。犯罪分子則利用了他們的單純善良,求得其在認知上的認同、情感上的相融,從而使他們墮入騙局。”這就印證了一個道理:木桶能裝多少水,在于它最短的一塊木板。
面對騙子的胡吹海侃時,如何避免受騙上當?羅大華強調,“無論面對怎樣的誘惑都要堅持以下信念:餡餅不會從天降,貪婪之心不可有;不要輕信甜言蜜語,遇事不要輕率做決定,多問幾個為什么,多了解其人其事;多了解復雜的社會生活,學點法律法規;多和身邊的人商量討論。”
中國政法大學犯罪心理學研究中心主任羅大華在接受《生命時報》記者采訪時說:“從根源來分析,知識分子受騙的原因一般集中在三個方面:一是本來有所需求,二是對騙子和行騙事件缺乏了解;三是容易產生憐憫之心。詐騙者往往會通過研究他們的這三種心理,投其所好,抓住弱點設下騙局。”特別是抓住受騙者的心理需求方面,往往一抓一個準,比如有騙子就抓住知識分子老來求一名傳于后世的心理,用“入選中華名人園”騙了京城數百名“高知”。
令人疑惑的是,讓“高知”們上當受騙的,并非是高智商的騙子設定的驚天欺詐,卻多是一些漏洞百出的“地攤級騙術”,這又是為何呢?
“嫻熟的專業技能和應對錯綜復雜生活的能力是截然不同的兩個領域。”羅大華說,“這些受騙的知識分子大多只埋頭于專業,對社會生活缺乏了解。往往只注重專業知識,而忽略生活知識和生存技能,只注重知識的記憶和積累,不注重知識的創新和運用。犯罪分子則利用了他們的單純善良,求得其在認知上的認同、情感上的相融,從而使他們墮入騙局。”這就印證了一個道理:木桶能裝多少水,在于它最短的一塊木板。
面對騙子的胡吹海侃時,如何避免受騙上當?羅大華強調,“無論面對怎樣的誘惑都要堅持以下信念:餡餅不會從天降,貪婪之心不可有;不要輕信甜言蜜語,遇事不要輕率做決定,多問幾個為什么,多了解其人其事;多了解復雜的社會生活,學點法律法規;多和身邊的人商量討論。”
相關文章
-
有正確的自我觀念 心理更健康心理健康是如今很多人都追求的,但是現實中我們總是會受到來自各方各面的人的壓力,因此心理健康就很難維持。尤其是青少年,更容
-
青少年好勝虛榮心理要克制處于青春期的孩子如果不注重心理健康,很容易走進心理誤區,很多孩子正是因為這樣才會患上一些心理疾病。如今,青春期的孩子為什
-
90后大學生 容易踏入心理陷阱90后這一代人,沒有70后的樸實,沒有80后的沖勁,給人一種十分叛逆的感覺。很多90后的大學生從來都不注重心理健康,很容易走進心
-
家長要預防孩子青春期社交障礙我們每天在工作中和生活中都會和比人打交道,這樣的行為可以說是一種社交。但是,諸位有沒有發現,現在很多的孩子在青春期的時候
-
處在青春期 怎么調節自己的情緒每個人都會有情緒,每個人都會有青春期,青春期和情緒是密不可分的,也是和心理健康有關聯的。因為,處在青春期的時候,自己的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