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調節心理緊張呢?
娛樂笑星趙本山曾經演過一個小品,里面的人物要在鏡頭面前征婚,但由于是第一次面對鏡頭,心情自然忐忑不安,雖然角色也在不停地調整自己的心態,穩定情緒,然而一開口自我介紹,又露餡了,“我叫不緊張”(趙本山《我想有個家》)。當然,沒有人會叫“不緊張”這樣的名字,之所以出了這樣的笑話,只不過人在太緊張的情況下,拼命自我暗示“不緊張”而又無效的結果。
雖然不是每個人都會因為緊張而鬧笑話,但每個人生活中都會有緊張的時候,而每個人應對或緩解緊張的方式也各不相同。一些人因為過于緊張,還可能對自己的身心導致一些負面的影響,比如,有的人緊張時舉止不當,有傷雅觀,如轉筆,撓頭;有的人緊張導致工作能力降低,壓力性吸煙或暴飲暴食;甚至有人因緊張導致了心理障礙,如社交恐怖、強迫癥,等等。
但是,這并不是說,所有的緊張都是壞事,其實緊張也并不可怕,從心理學上說,緊張是人在應激狀態下的一種自然表現,它常常因為一個人面對重要事件,而又沒有把握時有效處理時產生。如一個人要去求職面試,這個職位對他而言很重要,但自己又對成功獲得職位并無自信,那么他(她)在考官面前表現得有些緊張,這是非常自然的事。其實,在這種情況下,適度的緊張還是有好處的,因為緊張可以使我們的大腦保持警覺,充分調動自己的心理機能來應對當前的困境,比如,面試時的緊張可以讓人集中精力去回答考官的問題。如果一個人對什么都不緊張并不是說心理素質就好了,也可能表明這個人沒有追求,什么都不當回事,沒心沒肺。生活中,自然有些重要的有價值的事,值得我們去追求,值得我們去緊張。對于我們每個人,所需要的并不是回避所有的緊張情境,而是在面對困境時能將自己的緊張心情調整到適度的狀態。
相關文章
-
有正確的自我觀念 心理更健康心理健康是如今很多人都追求的,但是現實中我們總是會受到來自各方各面的人的壓力,因此心理健康就很難維持。尤其是青少年,更容
-
青少年好勝虛榮心理要克制處于青春期的孩子如果不注重心理健康,很容易走進心理誤區,很多孩子正是因為這樣才會患上一些心理疾病。如今,青春期的孩子為什
-
90后大學生 容易踏入心理陷阱90后這一代人,沒有70后的樸實,沒有80后的沖勁,給人一種十分叛逆的感覺。很多90后的大學生從來都不注重心理健康,很容易走進心
-
家長要預防孩子青春期社交障礙我們每天在工作中和生活中都會和比人打交道,這樣的行為可以說是一種社交。但是,諸位有沒有發現,現在很多的孩子在青春期的時候
-
處在青春期 怎么調節自己的情緒每個人都會有情緒,每個人都會有青春期,青春期和情緒是密不可分的,也是和心理健康有關聯的。因為,處在青春期的時候,自己的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