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為什么害怕被困電梯
你有過被困在電梯里的經歷嗎?在一個黑漆漆的空間里,明知沒用卻還是會拼命用手拍打電梯門,或是瘋狂地去按那一連串的按鈕;你大聲地求救,卻根本不可能有人聽見。等到電梯門打開,重見光明的那一刻,你發現自己的腿還在打顫。如果有過這樣的經歷,下次步入電梯的時候你是不是還心有余悸呢?北京華仁心理咨詢師宋玉梅告訴記者,大部分人在電梯被困之后,心態很快就能調整過來,下次坐電梯也不會有太多的顧慮;然而,也有相當一部分人此后便對它產生了畏懼,想到電梯就會心發慌、出虛汗,甚至演變成連爬山、上樓都害怕,這就是心理學中常說的“神經官能癥”。
這個看似深奧的名詞,表現為我們常見的神經衰弱、焦慮、強迫癥、恐懼等現象。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這一人群生活得這般唯唯諾諾、裹足不前呢?宋玉梅分析說,這一系列反應是由于他們在兒時缺少安全感導致的。一個成年人在六七歲時的經歷,或者是他早已淡忘了的,但在潛意識里卻可以讓他刻骨銘心一輩子。“舉個例子吧,比如一個小孩看到過別人自殺,看到了血,當時留下的恐懼感是揮之不去的。”待到長大成人,這些兒時的烙印可能會因為一件看似不相干的事被“翻”出來。于是他也許會怕黑、怕空曠、怕與人的目光對視。宋玉梅說,在他們接手的案例中,甚至還出現過怕羽毛的。
一次電梯被困之后,不坐電梯、飛機、火車,甚至住平房都可以暫時緩解焦慮。然而回避得了一時,又如何回避得了一世?總不能讓自己的一生都在這種痛苦中掙扎吧。宋玉梅說,如果你清楚自己所患的是“神經官能癥”,可以用藥物去控制它,但最好的方法還是找個心理醫生聊聊,進行一些精神層面的溝通。除非你有足夠的勇氣挖掘自己內心深處的秘密,否則所有的努力只是在掩蓋內心的戰栗。
相關文章
-
有正確的自我觀念 心理更健康心理健康是如今很多人都追求的,但是現實中我們總是會受到來自各方各面的人的壓力,因此心理健康就很難維持。尤其是青少年,更容
-
青少年好勝虛榮心理要克制處于青春期的孩子如果不注重心理健康,很容易走進心理誤區,很多孩子正是因為這樣才會患上一些心理疾病。如今,青春期的孩子為什
-
90后大學生 容易踏入心理陷阱90后這一代人,沒有70后的樸實,沒有80后的沖勁,給人一種十分叛逆的感覺。很多90后的大學生從來都不注重心理健康,很容易走進心
-
家長要預防孩子青春期社交障礙我們每天在工作中和生活中都會和比人打交道,這樣的行為可以說是一種社交。但是,諸位有沒有發現,現在很多的孩子在青春期的時候
-
處在青春期 怎么調節自己的情緒每個人都會有情緒,每個人都會有青春期,青春期和情緒是密不可分的,也是和心理健康有關聯的。因為,處在青春期的時候,自己的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