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開個處方辦事不再拖拉
我覺得不少人有辦事拖拉的習慣,這樣不好,應該是什么時間干什么事情,給開個處方辦事不再拖拉......
對于很多人來說,拖拉可能就是一種習慣性的行為。明明是現在可以馬上做完的事情,你就是不愿意動手去做,而想著在等一會吧,結果一拖再拖總是不能如期完成。如果只是在生活上拖拖拉拉還好,朋友們總是可以包容你的行為的,雖然你老是遲到。但是如果在工作上也這樣的話,那么你就等著吃苦頭吧。
明日復明日 “拖延病”的處方
case 1:我經常擔心事做的不夠完美。但盡力做了完美主義者,可做事的效率不是很高。經常接到任務以后,心里想的是盡快完成,可總是一拖再拖。為什么?
→病名:擔心引起的拖延病。
→處方:總想把事情做的完美一些,但壓力越大就越擔心做不好事遲遲不敢付出行動。總是把萬事的結果定為,不是成功就是失敗、只要作錯了一點,做的再好也都是錯的。出了事就算不是自己的責任也會攬到自己身上。
首先得醒悟“自找擔心”是多么消極的事情。
假如,在準備報告時,最初就能寫出完美的報告是不可能的。一定會有一些偏差也有理論上說服力較小的地方。所以,完美是不存在的。追尋一下到現在為止你所做過是事有多少事是完美的,一定沒有特別完美的事。但一定也沒耽誤什么事。
case 2:一旦接到什么任務總會擔心“我一定能做好嗎?做錯了教授會不會責備我?”在想這些的時候時間已悄悄溜走了。
→病名:自我指責的拖延病
→處方:對過去一些失敗的記憶會變成一種壓力。想治好自我指責的病,可以把責任都推托到別人身上。不要因為善良的自卑感而把一切問題都自己扛。這樣只會讓你的自信心下降。輕視自己之前先把責任都推到別人身上吧!然后,用另一種方式解釋自己的失敗。比如:在小組功課中有了一個好的創意。但因為沒有時間,結果在報告中露掉了。在這種情況發生的時候,如果是自我指責的人就會想:“哎!因為沒有發表這個創意,以后教授知道了會不會扣我的學分呢?”取代上面想法的應該是“我真了不起,能有這么好的創意。”或“下次寫報告時用就可以了。那一定比這次輕松多了。”
-
有正確的自我觀念 心理更健康心理健康是如今很多人都追求的,但是現實中我們總是會受到來自各方各面的人的壓力,因此心理健康就很難維持。尤其是青少年,更容
-
青少年好勝虛榮心理要克制處于青春期的孩子如果不注重心理健康,很容易走進心理誤區,很多孩子正是因為這樣才會患上一些心理疾病。如今,青春期的孩子為什
-
90后大學生 容易踏入心理陷阱90后這一代人,沒有70后的樸實,沒有80后的沖勁,給人一種十分叛逆的感覺。很多90后的大學生從來都不注重心理健康,很容易走進心
-
家長要預防孩子青春期社交障礙我們每天在工作中和生活中都會和比人打交道,這樣的行為可以說是一種社交。但是,諸位有沒有發現,現在很多的孩子在青春期的時候
-
處在青春期 怎么調節自己的情緒每個人都會有情緒,每個人都會有青春期,青春期和情緒是密不可分的,也是和心理健康有關聯的。因為,處在青春期的時候,自己的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