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月供”壓力,患理財焦慮
杭州三位都市白領是大學同學:菁菁是時尚雜志的編輯,安妮是大學教師,Amy在一家外資保險公司謀職,在一般人看來,她們打扮得體,衣著光鮮,有一份體面的工作和不菲的收入。“這只是表面現象,其實我每天都感覺焦慮。”久未謀面的三人最近聚會,菁菁大倒苦水,引來了兩個同伴的共鳴。
每天一醒來 就想到“月供”
“總覺得自己在不停地轉啊轉啊,看不到盡頭。”菁菁坦言自己每天工作超過10個小時,還覺得來不及。她的焦慮主要來自房貸,和孩子的教育費用。
36歲的菁菁原來居住在杭州東山弄一間60多平方米的住房里,三年前孩子出生后,住房的壓力同時到來了。“小孩一出來,家里人口突然膨脹,保姆請來了,雙方大人輪流要過來幫助,一下子覺得空間很擠。那時候兩口子目標一致,買房,至少要一個三居室的房子。”
菁菁后悔自己沒有看準時機,“在最高點買了房。”
“2007年5月份開始就看房,看了半年多,才看中自己滿意的房子,因為想離學校近一點,我們選擇了世紀新城的一套130多平方米的三居室二手房,當時房東一口咬定每平方米1.5萬元,總價195萬,幾次還價后,終于抹掉零頭,190萬成交。”當時銀行方面要三成首付,菁菁付了40萬,剩下的150萬做了30年按揭,“第一次銀行把還款表格寄來時,心里倒吸了一口氣。每月還款12000元,壓力太大了,扛不住,東湊西拼總算把前幾個月的房貸對付過去,幸好后來銀行降息了,現在利率又打了7折,經過幾次提前還款后,本金降到100萬,但每月房貸還要6000多元。”
“每天睜開眼第一件事就是6000多元月供。”菁菁坦言自己背了不止一座大山。
“每月房貸6000多元,孩子讀幼兒園700元,請鐘點工600元,帶孩子出去玩一次最少也要400元。一個月必須支出的費用高達7000元,這已經把家中一個人的工資耗盡了,還不包括吃、穿、水、電、通訊、交通等日常開銷。
菁菁現在最大的向往,就是“無債一身輕”。
-
有正確的自我觀念 心理更健康心理健康是如今很多人都追求的,但是現實中我們總是會受到來自各方各面的人的壓力,因此心理健康就很難維持。尤其是青少年,更容
-
青少年好勝虛榮心理要克制處于青春期的孩子如果不注重心理健康,很容易走進心理誤區,很多孩子正是因為這樣才會患上一些心理疾病。如今,青春期的孩子為什
-
90后大學生 容易踏入心理陷阱90后這一代人,沒有70后的樸實,沒有80后的沖勁,給人一種十分叛逆的感覺。很多90后的大學生從來都不注重心理健康,很容易走進心
-
家長要預防孩子青春期社交障礙我們每天在工作中和生活中都會和比人打交道,這樣的行為可以說是一種社交。但是,諸位有沒有發現,現在很多的孩子在青春期的時候
-
處在青春期 怎么調節自己的情緒每個人都會有情緒,每個人都會有青春期,青春期和情緒是密不可分的,也是和心理健康有關聯的。因為,處在青春期的時候,自己的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