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員工心聲:看到到處是報道感覺很壓抑
5月27日消息,在富士康頻繁發生員工跳樓事件之后,富士康研發部門的一名員工鄧先生(以下簡稱“小鄧”),小鄧表示自己感覺很壓抑,他同時也擔心目前輿論對富士康員工自殺事件的過度聚焦將會進一步傳染員工頻繁自殺所造成的壓抑氣氛。
現在感覺蠻壓抑
鳳凰網:作為富士康的員工,以及你身邊的同事,大家現在的情緒怎么樣?
小鄧:我們都不是當事人,都不曉得他們是怎么想的。但是,現在越來越多的這種情況,我們本身是在這里的一分子,現在氣氛蠻壓抑。而且從上到下,其實我們一直在做很多的措施,比如讓周圍的人成立關愛小組,填寫一些情況反饋表格,跟主管開會等,都正在宣導樂觀和積極的態度。
富士康沒有在內部論壇公布具體有多少人,沒有這樣做。這些信息,全部來自于外界,電視、網上、報紙、手機短信,幾乎全部都頭條,只要上網,就可以看得到。
現在我自己都覺得蠻壓抑,但是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想法。對我來講,就算不是富士康,如果每一天都告訴你哪個地方的人跳樓,我都不開心,更不用說我還是其中的一分子。作為一個人,都會去思考這個問題,都在擔心。大一點來說,創造這個社會,希望它和諧的話,當然是希望老有所依,但現在都出現這種非自然的死亡,給人心理的打擊,以及對社會的想法,都會有點波動吧。
而周圍的同事多多少少會受那么一點,但是沒有表現在臉上,只能這樣想。因為畢竟距離我們相對有點遠,發生在工廠,我是別的園區。但是有第十起就發生在我們最初的那個飯堂那里,就是我們所在的這個樓,最初那個飯堂那里,會不會對他們有影響,我想是有的。但不是那么直觀,不是那么強烈,畢竟這邊做的事情相對獨立一點,不像生產線,這邊是一個研發部門,所以這邊的氣氛和管理相對會好一點。不會像報道中那面出現的情況。這邊的領導也有一定學歷,批評都會用一些文明的語言,以事論事這樣的態度,而懲罰的手段最多也就是批評,或者是年終考評時,從A降到B這樣有理可循的方式。產線那邊,我有所聽聞,我自己也有在產線那里感受過,其實基本也會是這樣子,只是管理者有些聲音很大,給人的感覺不是太好。
平時有壓力也只是工作層面
鳳凰網:你覺得工作壓力大嗎?
小鄧:要看情況:一個是難度,一個是時間。時間緊不緊、數量多不多,會造成我們的壓力。就我個人而言,今年訂單有上漲的趨勢,定單拿多了,有壓力。第二就是人員的流動,最近也是走了不少人,對于我們剩下的人來講也是一種壓力。第三,就是研發難度,科技在發展,對我們來講也是有壓力。所以三方面,對我自己來講,壓力是蠻大的。但這只是工作層面的,不是精神上的壓抑感的那種壓力
鳳凰網:您剛才說到,部門有一些人員離職,這里工作流動很頻繁嗎?
小鄧:其實很簡單,出去工資都翻倍,甚至翻三倍,不走才怪呢。
鳳凰網:像你們部門工作待遇,跟其他地方比起來,是處于什么水平?
小鄧:我們這個部門有點特殊,之前的老總為我們爭取過一些加薪,還蠻大的,那個時候的加幅有1K到2K吧。所以,穩定了一部分人心。但是后來那個主管走了之后,剩下的人一直薪資比較低,在這里工作一年半的本科生工資在2500左右。加上飲食補助和外出補助,也就是3千出一頭。所以他們現在直接跳出去,以他們的技術基本可以拿6K,有些甚至會好一點,7K都可以拿得到,這也是我頭疼的地方。
氣氛是可以傳染的
鳳凰網:作為員工,你們覺得這種原因到底是出在哪里?員工自己有想過應對嗎?
小鄧:我們私底下也有聊過,我也看到媒體報道中提到維特效應,我不了解念心理學的,會不會有不敢肯定。但是我絕對承認,氣氛是有影響的。就小范圍來講,每個人都不開心,這種氣氛會傳染的;相反一次活動,大家都很開心,有說有笑的,會是另一種情形。所以我首先先承認這一點,氣氛是可以傳染的。產線那邊的小弟弟小妹妹之間,這種氣氛是怎么傳播的,他們是怎么受到這些影響的?我們也討論過一個問題,就是世界觀、人生觀。世界觀和人生觀的培養不是一朝一夕的,當然每天看到的新聞、每天所看到的事情、每天的生活所感所想,也會或多或少影響你的人生觀。而在富士康的這段時間,每天都要工作睡覺,在這段時間,他的世界觀就變成了富士康觀,因為他是從這里往外去看整個世界,這是第一。
第二點,現在的媒體夸大會不會也影響到他的世界觀?我認為會影響。周圍都是網吧,只要一打開主頁,頭條都是這個。我自己是當事人、是這里的員工,會不會點開看看?我會,他們都會,他們不是只會看言情小說和玩游戲,也買報紙看,現在鋪天蓋地都是這種新聞。現在關注程度已經聚焦在一點上,30萬,40多萬人都聚集在一點,大家都在關注這件事情。這些輿論,絕對還在改變他們自己的世界觀。
另外一種觀點,說到有很多人可能會炮轟這種觀點,但是我覺得有那種可能。有這樣的意外,公司會做出賠償,那他就會為了這個。現在生活壓力蠻大,我有一個同事,他從農村一下出來,在這邊孤身一人,也沒有兄弟姐妹,朋友也很少,他就會覺得第一迷盲,第二就是壓力。他家庭壓力是很大的,如果家里比較困難,他自己也想過通過努力去掙錢,去改變環境;但另一方面自己的能力有限,又難以改變現狀。
我還擔心有一種宣導,就是從基層那里宣導,就是說現在這里的條件比外面很多廠區要更好,你在這里都干不好,到別的地方能干的好嗎?或者他會覺得其他地方也都一樣。當然,如果世界上只有一家富士康萬惡的話,其他都很好,而且他們都有機會進去,我相信會是另外一種情況。但現在滅掉他們希望的會不會是:我在這里尚且這樣,到了外面是不是也一樣沒有希望?但也就回到我剛才所說的世界觀這個問題,他們的世界觀在進了富士康之后多少是受到影響的。為什么他們沒有想到有外面的廠去工作?或者是到別的城市去工作?是誰把他們這些意念給打斷的?那可能就是周圍的人,他的領導可能也是站在一種所謂過來人的角色給他們講,外面都怎么怎么差,這里環境已經很好了,又有這么多錢。于是對他們來說,假如我不想在這里干了,但又要寄錢回家、養家,而外面別的地方比這里甚至更糟糕。這種選擇的念想,是誰幫他們切斷的?富士康不會說你到外面吧,外面比這里更好,不會做這種宣導;肯定會說這里一定做得很好,這里有很好的硬件。這意味著什么?意味著他們會覺得外面如果比這里更差,而我現在又受不了這里的話,我怎么會在可能適應外面?
離開富士康,他們能去哪里
鳳凰網:這樣的話,可能有時候有一種絕望的心理?
小鄧:對。你想一下,我初中畢業,甚至初中都沒有畢業,我要保證自己生存,我能干什么?現在這是很現實的一個問題,還有另外一個問題大家可能沒有去關注,有一些不想死離開富士康的,但卻又想發達,他們會做什么?偷、搶,犯罪。這個有沒有可能?絕對有可能。生活本身就是有這樣的壓力。
富士康能聚集30多萬的普工,證明他有需求,有一個地方可以讓這部分人工作、解決就業問題。會不會還有其他地方幫忙解決就業問題?還有另外的廠嗎?國內這么大規模的廠還有嗎?據我所知,即使像寶鋼、武鋼那些的大企業,他們也不可能招類似這樣的小工。當然話又說回來,也有很多挖煤礦的,他們也這樣子去干。但他們的密集程度會不會像富士康這樣子?我不知道。痛苦的人真的很多,究竟他們出去能干什么?如果你現在告訴他們,你可以跳出去,但問題是他們能干什么?我能去哪兒?他們沒有學歷,也沒有家底,還有一種就是只能回到農村。
-
有正確的自我觀念 心理更健康心理健康是如今很多人都追求的,但是現實中我們總是會受到來自各方各面的人的壓力,因此心理健康就很難維持。尤其是青少年,更容
-
青少年好勝虛榮心理要克制處于青春期的孩子如果不注重心理健康,很容易走進心理誤區,很多孩子正是因為這樣才會患上一些心理疾病。如今,青春期的孩子為什
-
90后大學生 容易踏入心理陷阱90后這一代人,沒有70后的樸實,沒有80后的沖勁,給人一種十分叛逆的感覺。很多90后的大學生從來都不注重心理健康,很容易走進心
-
家長要預防孩子青春期社交障礙我們每天在工作中和生活中都會和比人打交道,這樣的行為可以說是一種社交。但是,諸位有沒有發現,現在很多的孩子在青春期的時候
-
處在青春期 怎么調節自己的情緒每個人都會有情緒,每個人都會有青春期,青春期和情緒是密不可分的,也是和心理健康有關聯的。因為,處在青春期的時候,自己的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