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城”富士康:自殺意向可以預防及避免
中國心理衛生協會副會長趙國秋:絕大部分青少年自殺均屬一時魯莽
對自殺行為的誤解
誤區1
“自殺一般無跡可循”、“表明想自殺的人通常不會自殺”。事實上,大部分自殺者有明顯或間接的求助訊息。
誤區2
“自殺未遂者并非真正想死”。事實上,部分自殺未遂者的死亡愿望很強烈。這些人再次自殺的可能性最大。
誤區3
“小事也足以令人尋死”。自殺行為并不能以單一事件去理解,自殺者長期受其他問題困擾,引發自殺的事件其實是導火線。
誤區4
“自殺者都有精神病”。給自殺未遂者貼上“精神病”標簽,會使他們覺得受到侮辱、歧視,往往成為再次自殺的原因。
誤區5
“不能與有自殺可能性的人談自殺,否則會促發他自殺”。 事實上,與可能自殺的人討論自殺問題,可以及時發現自殺企圖。
5月23日,深圳富士康,天橋上出現勸告富士康員工的標語。
“半年不到,1個企業有12人選擇以跳樓的方式結束自己的生命。雖然到目前,自殺原因還不完全清楚,但這種現象肯定是不正常的。”昨天,中國心理衛生協會副會長、2008年曾首批趕赴汶川大地震災區救援的心理專家趙國秋在接受早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我國自殺死亡的發生率在23人/10萬人左右,每年因自殺死亡的人數超過交通事故。
不要過分關注單起事件
普通市民是否會因跳樓事件產生負面情緒,該如何調節?
趙國秋:一定時間段內連續獲悉自殺事件,的確會產生悲傷、壓抑、憤怒的情緒,這與得知汶川大地震等重大災難后,民眾也會產生負面心情的情況類似。如果是沒有過自殺意向的人,我建議他們把自己獲取的信息與他人交流,多方討論的過程也是自我價值觀的調整過程。同時,大家可以參加一些正面、積極的活動,如運動、游玩、聚會等,緩解負面情緒。最重要的一點,是要對事件有正確的認知。富士康的自殺率低于全國的自殺發生率,自殺現象一直存在,不要過分關注單起事件,要意識到這是社會問題,認識到有自殺意向是一種精神疾病,患者需要我們的關愛。
對個人而言,自殺意向是否可預防、避免甚至治愈?
趙國秋:自殺意向可以預防、避免,并可以治愈。我個人認為,應該從小就抓心理健康,對孩子進行抗壓、疏導培訓,國內這方面的教育還很薄弱。富士康跳樓的員工,如果從小有健康的心理承受能力,也許不會采取這種方式。小時候沒有過這方面的教育,現在培養也為時未晚。對成年人,最重要的是架構心理支持系統,增強抵御壓力的能力。
有自殺意向應與人交流
什么樣的人較容易有自殺意向?
趙國秋:年輕人自殺比例高于中老年人。家長有自殺、暴力傾向的家庭,子女有自殺意向的比例較高。還有個性沖動的人,絕大部分青少年自殺均屬一時魯莽,他們自制力甚低,自殺多未經縝密考慮。另外,很多地方的研究均指出,曾自殺未遂的人再次自殺的機會很高,香港一項調查顯示,20%自殺者有過自殺未遂記錄,其中35%用同一方法自殺。其實,引起自殺有很多原因,一般來說,性格特別內向、不擅表達或遭受重大變故的人群也是自殺高危人群。
如果發現自己有自殺意向,該如何調節?
趙國秋:最重要的是與人交流,從他人處獲取支持,改變思考方式;參加活動、做最感興趣的事、廣交良友、多運動。
如果自身無法排解,就要及時向專業人員求助。據我了解,打電話求助的人員不在少數,這是一種很好的方式,成功率也很高。那些患抑郁癥想自殺的人,專家6-8周可以把他堅決想自殺的念頭打消、對治療有信心,3-6個月可以緩解甚至治愈抑郁癥。
不要替想自殺的人保密
有沒有方法可以自檢或是觀察親友是否有自殺意向?
趙國秋:有自殺意向的人過半存在抑郁癥傾向。有個簡單的“3+2”判別方法,3個主要癥狀:持續性情緒低落超過2周;興趣減退;經常自我否定;2個輔助癥狀:工作能力下降,整天感到疲勞,睡眠不能解決問題;早醒,每天5點前自動醒來,1個月內70%的時間以早醒結束睡眠。有這些癥狀就須提高警惕,可能已患有抑郁癥,應及時求助心理醫生。
很多自殺者在結束生命前會發出求救信號,自殺行為或多或少存在一些線索。比如將自己最珍貴的東西送人,收集與自殺方式有關的資料并與人探討,流露出絕望、無助,以及對自己或世界感到氣憤,將死亡、抑郁作為談話或藝術作品的主題,有條理地安排后事,突然性格改變等,或常說“生活一點意義也沒有”、“再也不想活了”、“沒人能幫得了我”、“沒有我,別人會生活得更好”之類的話。周邊的人對這些都應該引起重視。
如發現親友有自殺意向,應該如何幫助他們?
趙國秋:對任何自殺跡象均應認真對待,不論是什么方式流露的。要向他表達你的關心,傾聽他們的感受、擔憂。一定要詢問他們是否有自殺的想法,不要害怕詢問會促使他們自殺,這會挽救他們的生命。還有一點,如果對方告訴你他有自殺想法,往往會要求替他保密,這時一定不要答應他。一來,你可以盡量取得他人的共同幫助;二來,可以讓他考慮到周圍人受其自殺的影響,讓他產生“如果自殺就是不負責任”的想法。
如果認為他即刻自殺的危險系數很高,要立即采取措施:不讓他獨處,移除危險物品,或將他轉移至安全的地方;陪他去精神心理衛生機構尋求專業人員幫助。如果自殺行為已發生,應立即將其送往就近的急診室,給予希望,讓他們知道面臨的困境能夠有所改變。
-
有正確的自我觀念 心理更健康心理健康是如今很多人都追求的,但是現實中我們總是會受到來自各方各面的人的壓力,因此心理健康就很難維持。尤其是青少年,更容
-
青少年好勝虛榮心理要克制處于青春期的孩子如果不注重心理健康,很容易走進心理誤區,很多孩子正是因為這樣才會患上一些心理疾病。如今,青春期的孩子為什
-
90后大學生 容易踏入心理陷阱90后這一代人,沒有70后的樸實,沒有80后的沖勁,給人一種十分叛逆的感覺。很多90后的大學生從來都不注重心理健康,很容易走進心
-
家長要預防孩子青春期社交障礙我們每天在工作中和生活中都會和比人打交道,這樣的行為可以說是一種社交。但是,諸位有沒有發現,現在很多的孩子在青春期的時候
-
處在青春期 怎么調節自己的情緒每個人都會有情緒,每個人都會有青春期,青春期和情緒是密不可分的,也是和心理健康有關聯的。因為,處在青春期的時候,自己的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