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大學生的心理危機
“90”后現已成為大學新生的主力,在人們眼中,“90”后就似乎已經成了“另類”、“個性”的代名詞。而當這些強調個性張揚的大學新生們離開家庭的呵護,走進大學校園時卻普遍出現了一些心理障礙,遭遇了他們人生當中第一次大規模的心理危機。
據專門針對“90”后大學生進行的一項調查報告顯示,大多數“90”大學生的心理素質較弱,尤其是抗壓能力,明顯不足。72.3%的人表示在遭遇挫折后,自己心理會留下陰影;有5.1%的同學表示自己會因此一蹶不振;表示愿意“總結經驗,從頭再來”的則只有9.4%。另外,在信息技術高度發達的環境下成長起來的“90”后們,人際交往主要靠電話、短信、QQ及MSN等方式,而傳統的聚會、信件等溝通方式則不受青睞。調查結果顯示,僅有17.4%和13.8%的“90后”愿以這種方式交朋友。同時,有77.4%的學生感到缺少知心朋友,會因自己無人傾訴而覺得“莫名空虛”和“無助”。
“90”后大多都是獨生子女,在家庭中常處于核心地位,老人寵溺、家長放縱等使其普遍缺少抗挫折能力,一旦自己的需求得不到滿足或未能達到預期目標便容易產生挫敗感。而缺乏與同齡人面對面的交流,使得他們的人際交往能力較弱,常表現為以個人為中心,不考慮他人感受,于是當這些個性鮮明的孩子們聚集到大學的大家庭中時便會出現各種摩擦。性格叫內向的人還可能因為缺乏與同學有效的溝通而產生抑郁情緒。
“90”后大學生常見的心理問題
1、人際交往障礙,這一點可能是“90”后大學生中最為普遍的一種心理障礙。由于多為獨生子女,從小在關愛中長大,加之現在人們普遍的溝通減少,使他們缺乏與同齡人的直接接觸和磨合經歷。但他們從五湖四海聚到一個學校、一個班級、一個宿舍時不免產生一些列的摩擦。而這些摩擦很有可能給一些心理素質較差的人帶來一定的不良影響。有些很還存在一定的社交恐懼,如害怕與人接觸、害怕在公共場合說話等。
2、孤獨感和自卑感,由于從以往熟悉的環境轉換到陌生的環境,遠離了朝夕相處的親人和朋友,新生們很容易產生孤獨感。許多新生在入學是各個學校的佼佼者,但在大學校園里發現自己原來很普通,這一落差是他們感到非常失落,進而產生強烈的自卑。
3、情感問題,“90”后一代對于早戀的問題顯然更加開化,在調查中有50.6%的“90后”新生承認,自己在進入大學以前就已經談過一次“戀愛”。其中有接近10%的學生則談過多次。雖然他們的感情經歷看起來更加豐富,但并不意味著他們不再為情所困。感情是其在大學意見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一旦出現波動很可能會對其造成不小的傷害。
4、就業焦慮,人們認為“90”后似乎沒有什么責任感,實際上他們的責任觀念還是比較強的,在調查中半數以上的大學生能夠比較好地理解“責任”的概念,敢于承擔責任。而他們入學之際正逢大學擴招一代畢業及金融危機,造成大學生的就業率下滑,加之許多新生的人生目標尚不明確,無形中增加了新生們的就業焦慮感。
“90”后的心理問題已經引起越來越多人的關注,因為“90”后終歸會成為社會的核心力量,對他們的關注也是對社會發展的關注。希望在分析他們心理狀況的同時,能夠得出更好的處理方法幫助“90”后順利的度過心理危機期,而不是以過多的負面言辭來抨擊他們的行為及心理問題。
-
有正確的自我觀念 心理更健康心理健康是如今很多人都追求的,但是現實中我們總是會受到來自各方各面的人的壓力,因此心理健康就很難維持。尤其是青少年,更容
-
青少年好勝虛榮心理要克制處于青春期的孩子如果不注重心理健康,很容易走進心理誤區,很多孩子正是因為這樣才會患上一些心理疾病。如今,青春期的孩子為什
-
90后大學生 容易踏入心理陷阱90后這一代人,沒有70后的樸實,沒有80后的沖勁,給人一種十分叛逆的感覺。很多90后的大學生從來都不注重心理健康,很容易走進心
-
家長要預防孩子青春期社交障礙我們每天在工作中和生活中都會和比人打交道,這樣的行為可以說是一種社交。但是,諸位有沒有發現,現在很多的孩子在青春期的時候
-
處在青春期 怎么調節自己的情緒每個人都會有情緒,每個人都會有青春期,青春期和情緒是密不可分的,也是和心理健康有關聯的。因為,處在青春期的時候,自己的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