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人們常有的拖延心理
一個朋友讀小學的時候,第一次給他暗戀的女同學打電話,猶豫著,徘徊著,設想不下10種的可能:她接電話的時候在寫作業(yè);她在做作業(yè),***媽接的電話;她也很寂寞,很想找個無聊的人說話;她正在被父母訓斥,郁悶著;她正在想另外一個男孩,靠窗站著;她父親接電話,問干什么、有什么事;她家正好來了什么親戚,親戚接了電話;她接了電話,但父母就在身邊,說話不方便……
就這樣,他整整想了一個下午,想好了各種情況的心理準備和應對的策略;然后,卷起袖子,往手心里吐口唾沫,哆嗦著抓起電話,按下那幾個“腹”述無數次的號碼鍵……
結果是,電話占線。然后如釋重負地放下電話,嘴角還有一絲微笑。
其實,他只是在拖延,目的也是拖延,所以打不通電話,正中下懷,可以繼續(xù)名正言順地拖延。
我們都覺得拖延是不對的,然后會無意里用很多想法或者行為來掩飾,以減輕內心掙扎的痛苦和輕微負罪感。比如,打架之前,捋起袖子;比如,面試之前,不停地上廁所;比如,問路之前,清了清嗓子……都是或長或短的拖延心理。
拖延會延誤效率,也會失去機會。
“蜀地傳說”是一個餐廳的名字,北京3家、上海2家、東莞1家、齊齊哈爾1家……老板是畢業(yè)于上海戲劇學院表演系的任泉,他的目標是開20家分店。大學剛畢業(yè)的時候,一次吃到朋友父親做的“辣魚”,很是喜歡,于是籌劃著自己開家餐廳。“剛開始就幾張桌子,幾把椅子,慢慢才形成了規(guī)模。”理想就這樣通過幾把椅子搭了起來!
在談到創(chuàng)業(yè)經驗的時候,他堅定地說:只有一點,有想法就馬上去做,不要拖,不要想太多。
有時太多的論證、包袱、準備或者使命感,往往是一種漂亮的拖延、心理的自我袒護,是退卻的“完美反應”。
相關文章
-
有正確的自我觀念 心理更健康心理健康是如今很多人都追求的,但是現實中我們總是會受到來自各方各面的人的壓力,因此心理健康就很難維持。尤其是青少年,更容
-
青少年好勝虛榮心理要克制處于青春期的孩子如果不注重心理健康,很容易走進心理誤區(qū),很多孩子正是因為這樣才會患上一些心理疾病。如今,青春期的孩子為什
-
90后大學生 容易踏入心理陷阱90后這一代人,沒有70后的樸實,沒有80后的沖勁,給人一種十分叛逆的感覺。很多90后的大學生從來都不注重心理健康,很容易走進心
-
家長要預防孩子青春期社交障礙我們每天在工作中和生活中都會和比人打交道,這樣的行為可以說是一種社交。但是,諸位有沒有發(fā)現,現在很多的孩子在青春期的時候
-
處在青春期 怎么調節(jié)自己的情緒每個人都會有情緒,每個人都會有青春期,青春期和情緒是密不可分的,也是和心理健康有關聯的。因為,處在青春期的時候,自己的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