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撫慰:讓受災群眾走出悲情
膠州路公寓火災發生后,經歷過這場災難和給予持續關注的人群,都有可能產生各種不良情緒,這些需要及時予以疏導,讓他們盡快撫平傷痛。連日來,市衛生局精選了60多名心理專家,積極介入受災群眾的心理治療,幫助他們盡早擺脫痛苦情緒,開啟新生。一起來看報道
(抵觸心理撫慰的實況:要出門是吧,正好要吃飯去,我們是衛生局派來的心理醫生,等一會來,沒心情接待你們。)
火災后,不少受災居民還無法從情感上接受嚴酷的現實,他們對來自周邊的關懷容易產生懷疑和抵觸心理,不愿意打開心扉。在心理醫生看來,這些都很正常。
(心理醫生 從心理學上來說,它是一個否認,這么大的事情,這樣的創傷,這種反應是正常的,他們這樣說出那些話來,我們只能傾聽,耐心地聽。)
受災居民壓抑的情緒要有爆發的出口,而平復他們創傷也應有心靈良藥。在經過針對性的培訓之后,昨天有65名心理專家分成20個小組,進駐了各個居民安置點和醫院,其中不少人曾有過汶川地震災區心理支持的經驗。
(丁曉滄 靜安區衛生局副局長 可能關鍵就是心理上的疏導往往是個人本人 不像我發熱咳嗽我自己會去尋醫 而是要你想辦法去把它找出來 )
幸存者丁先生在逃生過程中與妻子和老岳母失散了。在連續尋找沒有音訊的情況下,丁先生流露出厭世的情緒。
(幸存者 丁慶華:假如說她是不在人間了 第一個晚上也是要陪她的 我當時是這么想的 所以我不睡覺)
心理救援人員一邊開導丁先生,一邊千方百計地協助他尋找失散的親人。昨天上午,丁先生的妻子金女士終于找到了,眼下正在華山醫院搶救。
(實況:你愛人的情況比原來已經有所穩定 醒了沒有 醒還沒醒 但是可能明天就希望能把呼吸機取掉 明天肯定嗎 希望是這樣 哦 謝謝)
(幸存者 丁慶華:在這種悲劇突然來的時候 你感覺總是心情很壓抑的 有時候很無助的 但是有人在跟你說 在跟你疏通 那是一件令人很安慰的事情)
盡管妻子還沒有康復,但心理救援人員帶來的消息,讓丁慶華心里寬慰了不少。
(心理危機干預人員 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副主任醫師 吳國君 對他來說 這些親人的信息如果能知道了 或者能夠好轉了 對他來說是最大的安慰 就是有心理上的支撐了)
76歲的夏翠生老人現在被安置在贛園賓館,火災發生時,有人看見他的老愛人艱難逃生了,但隨后就失去了消息,直到昨天中午噩耗傳來。
(夏翠星的女兒130644昨天才得到確切的信息,所以都睡不著,我爸爸的血壓都很高的,升到200。/希望他早點消化掉吧,平靜下來。)
老愛人的故去讓夏翠星深受打擊,從事發到現在,幾乎沒合過眼,讓家人非常擔心。安置點的心理醫生定時為老人量血壓測血糖,并和其親友一起同老人拉家常,使他的情緒逐漸穩定下來。心理學家告訴記者,受災居民目前不僅需要來自至親的安慰、政府的救助、醫護人員治療,也需盡快了解事故調查進展和原因。
(上海市心理咨詢中心主任 張海音 當然這個本身對許多非常的情緒會有幫助的作用)
專家同時認為,心理干預治療是一個持續性的過程,如果短時間的集中關注突然消失,可能會引發當事人更嚴重的心理問題。而對于那些正在接受治療的傷者來說,因為受傷、毀容等原因而造成心理創傷的反應時間則可能更長,因此,要針對不同個案制定相應的策略,予以持續有效的關注。
專家說,大火之后,不僅受災居民需要心理干預,主動有效釋放哀傷情緒;對于電視機前持續關注事故的觀眾、或居住高樓環境的市民也會或多或少留下心理陰影。因此,進行應急消防物品的準備,火災逃生知識的傳授等活動,也有助于公眾擺脫負面情緒。我們相信,人間有愛,一時的災難陰影都會煙消云散。以上就是今天的新聞透視。
-
有正確的自我觀念 心理更健康心理健康是如今很多人都追求的,但是現實中我們總是會受到來自各方各面的人的壓力,因此心理健康就很難維持。尤其是青少年,更容
-
青少年好勝虛榮心理要克制處于青春期的孩子如果不注重心理健康,很容易走進心理誤區,很多孩子正是因為這樣才會患上一些心理疾病。如今,青春期的孩子為什
-
90后大學生 容易踏入心理陷阱90后這一代人,沒有70后的樸實,沒有80后的沖勁,給人一種十分叛逆的感覺。很多90后的大學生從來都不注重心理健康,很容易走進心
-
家長要預防孩子青春期社交障礙我們每天在工作中和生活中都會和比人打交道,這樣的行為可以說是一種社交。但是,諸位有沒有發現,現在很多的孩子在青春期的時候
-
處在青春期 怎么調節自己的情緒每個人都會有情緒,每個人都會有青春期,青春期和情緒是密不可分的,也是和心理健康有關聯的。因為,處在青春期的時候,自己的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