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夫”成潮流 沖破心理牢籠
如今,一個新名詞正在流行——SAHD(stayathomedads),即“家庭婦男”。1986年,英國全國只有445位“家庭婦男(全職父親)”。20年后,這一數字攀升至2.1萬多。今年5月,英國平等機會委員會(EOC)宣布,79%接受調查的男士表示他們十分愿意自己在家照看孩子,讓妻子出去工作。一種曾經被認為是古怪的行為已成為時下的主流。
在美國,至少170萬個失業已婚男子靠妻子來支付家庭生活賬單,一家電視臺還為此開播了名為《好萊塢“家庭婦男”》的節目,反響強烈。世界各地“家庭婦男”增加勢頭有增無減。因此有關人士稱,“家庭婦男”時代已經來臨。
專家分析,“家庭婦男”的出現主要有三個因素:一是經濟形勢惡化造成傳統男性工作領域的萎縮,從而出現大量失業人口。二是社會文化的進步和價值多元提供了家庭模式多樣化的可能。三是女性自身教育和素質的提高使她們有能力在新興的服務領域大顯身手,從而能夠擔當養家糊口的責任。
角色轉變讓“婦男”心情沉重,家庭關系不和諧
從社會發展的角度來看,“家庭婦男”的出現無疑是對傳統家庭體制的挑戰和突破。在體現社會多元化和寬容度的同時,互換家庭角色有助于促進性別平等意識,女人們在決勝職場的同時,男人們也在表明自己在育兒持家方面的能力。
當然,“男主外、女主內”的傳統認識至今仍然根深蒂固,傳統家庭角色的互換還是給家庭和社會帶來了沖擊。妻子因與孩子在一起時間減少并且成為家里唯一的收入來源而增加了焦慮感,丈夫則因為來自周圍及自身心理的壓力而心情沉重。據調查,英國有“家庭婦男”認為上班比在家照看孩子更有成就感。推薦閱讀:一周工作節律圖
相關文章
-
有正確的自我觀念 心理更健康心理健康是如今很多人都追求的,但是現實中我們總是會受到來自各方各面的人的壓力,因此心理健康就很難維持。尤其是青少年,更容
-
青少年好勝虛榮心理要克制處于青春期的孩子如果不注重心理健康,很容易走進心理誤區,很多孩子正是因為這樣才會患上一些心理疾病。如今,青春期的孩子為什
-
90后大學生 容易踏入心理陷阱90后這一代人,沒有70后的樸實,沒有80后的沖勁,給人一種十分叛逆的感覺。很多90后的大學生從來都不注重心理健康,很容易走進心
-
家長要預防孩子青春期社交障礙我們每天在工作中和生活中都會和比人打交道,這樣的行為可以說是一種社交。但是,諸位有沒有發現,現在很多的孩子在青春期的時候
-
處在青春期 怎么調節自己的情緒每個人都會有情緒,每個人都會有青春期,青春期和情緒是密不可分的,也是和心理健康有關聯的。因為,處在青春期的時候,自己的情